文/茅为蕙(旅美钢琴家,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的孙女)
我有一句话一定要强调:业余可以, 随便不可以。
去各地巡回教学的时候,我也不止一次听到类似的说法。刚开始学琴的时候,一些家长就把观点传达给老师,同时也传达给孩子了,他说:“我们是随便学学。 ”我要说,没有抱着非常功利的目标送孩子学琴,这很好。但“随便学学”这四个字是绝对错误的态度。
业余,不代表可以随便。的确,很多家长送孩子学琴,只是为了陶冶情操,事先就想好了不走专业道路。但家长起码要保证,在孩子学琴的这几年中,学到的知识是正确的,培养出的习惯和性格是可贵的。
我接触过的老师和家长中,如果仅仅是家长有这种错误态度,尚且可以通过老师来纠正。但若是老师有这种心理,害处就大了。每次观察到类似的错误观点,我都一定会在课后和老师私下认真沟通。比如,小孩子上第一堂课,老师就问:你今 后想不想走专业道路?这是绝对不成熟和不专业的。这时老师的潜台词可能是如果你想走专业道路,我们就高标准严要求; 如果不想走专业道路,那就随意学学,无需认真。这种把业余和随便等同的观点,我们一定要尽全力来消除。
波兰著名的钢琴家简·帕德雷夫斯基说过这样的话:“学习艺术必须耐心、刻苦,并持之以恒;没有技术,艺术就不过硬,就没有风格,没有特性。练习曲、音阶、琶音、和弦等都是非常货真价实的,不能骗人。
学琴,不光是学习弹钢琴,还有其他乐器,如古典吉他、小提琴等,它是对孩子全方位的培养,包括性格方面。练琴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律性、责任心,如果父母拿捏得好,孩子不仅在音乐上能有所成就,对情商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但如 果抱着随便学学的心理,对很多事情都会有放任自流的心态,结果学了几年琴,孩子苦没少吃,家长钱也没少花,最后收获的只是几首弹得面目全非、错误百出的钢琴曲。
注:本文内容来源网络,仅供参考,不代表上海音协官方观点。
===============================
如何关注“上海音协”官方微信微博公众账号
1、打开微信,点击“通讯录”,点“添加”,选择“搜号码”,输入 shanghaiyinxie 或者选择查找公众号,输入“上海音协”,点击关注即可。
2、通过微信扫一扫,扫描一下二维码加关注。
3、打开新浪微博,点击查找,输入“上海音协”,点击关注即可。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