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能量故事

一家五口四位病人 六旬老人苦拼照顾瘫痪女儿

2014-06-27 / 来源:羊城晚报

姚渠秀正在给瘫痪女儿喂饭,每次喂饭都得耗时近两小时

姚渠秀正在给瘫痪女儿喂饭,每次喂饭都得耗时近两小时

羊城晚报讯 记者余宝珠、通讯员刘兰兰摄影报道:家住东莞市企石镇博夏村的姚渠秀,家里只有五口人,却有四个是长期病号:女儿和女婿患有小儿麻痹,丈夫中风行走不便,自己去年又突发脑溢血做了手术,只有8岁的外孙是健康的。七年前,姚渠秀的女儿脑部萎缩瘫痪在家后,姚渠秀就担负起照顾瘫痪女儿和年幼外孙的重责。生活坎坷,姚渠秀却从未放弃,现在,她不敢奢望女儿能病愈恢复如初,只是希望能尽快攒够钱修补漏水的屋顶,让女儿一家在多雨的夏季能安心居住。

姚渠秀今年59岁,白发半头,头上清晰可见手术后留下的疤痕。据姚渠秀称,去年她突发脑溢血做了手术,所幸发现及时没落下后遗症。不过,年迈的姚渠秀要担负起照顾瘫痪女儿的重担。记者了解到,为了全家人的生活,女婿陈田洪每天早上4时就得出门卖早餐,姚渠秀丈夫中风行动不便,照顾瘫痪女儿黄玉娥的重任就留给姚渠秀一人。

喂饭、换尿片、喂药、按摩身体、洗澡、洗衣物床单,这些看似简单的家务,却足以让姚渠秀忙乎一整天。记者了解到,由于女儿瘫痪生活无法自理,姚渠秀每次喂饭都得花上两个小时左右。到了晚上,她还要负责外孙的生活起居。

据介绍,姚渠秀33岁的女儿黄玉娥虽然患有小儿麻痹,但在25岁之前生活一直可以自理。2006年,黄玉娥顺利生下一名男婴后,就开始变得不正常了。“经常走路跌倒,慢慢连开口说话也不会了,孩子出生后一年,女儿就只能瘫坐在家里了”,姚渠秀带着女儿去东莞人民医院,医生称黄玉娥脑部萎缩,无法治愈,只能靠吃药物延缓萎缩。姚渠秀说,早知道生育会对女儿带来这么大的影响,就不会让她受这份罪。现在,身体无法动弹的女儿一到晚上就抑郁吼叫,吵得旁人无法入睡。

生活艰辛,手头拮据,让姚渠秀一家非常不幸。目前这一家子仍住旧瓦房,一到下雨屋顶就漏水,但他们拿不出多余的钱修补屋顶。女婿陈田洪表示,他卖早餐一个月收入只有一千多元,瘫痪在床的妻子一个月光是买成人尿片的钱就要三百元。

“家里根本拿不出多余的钱来修屋顶”,外孙出生后,连奶粉钱都是姚渠秀从积蓄中掏钱去买的。自从去年脑溢血做手术之后,姚渠秀离不开降压药,小外孙生活和上学也需要多种开支。更要命的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女婿陈田洪本来就患有小儿麻痹症,腿脚也不是很利索。前年,陈田洪在出摊卖早餐的途中从电动车上摔了下来,右肩和左手手腕骨折,前后做了两次手术,身体虽然渐渐恢复,但一双手却再也提不起重物。

全部评论 0

合作媒体

  • 齐鲁晚报
  • 扬子晚报
  • 钱江晚报
  • 都市快报
  • 华西都市报
  • 大河报
  • 新闻晨报
  • 楚天都市报
  • 潇湘晨报
  • 成都商报
  • 南国早报
  • 工人日报
  • 春城晚报
  • 辽沈晚报
  • 生活报
  • 海峡都市报
  • 贵州都市报
  • 重庆商报
  • 东方今报
  • 新消息报
  • 新民晚报
  • 三秦都市报
  • 南方都市报
  • 三晋都市报
  • 南国都市报
  • 燕赵都市报
  • 都市消费晨报
  • 每日新报
  • 信息时报
  • 重庆晚报
  • 三湘都市报
  • 新安晚报
  • 内蒙古晨报
  • 西藏商报
  • 重庆晨报
  • 武汉晚报
  • 郑州晚报
  • 半岛都市报
  • 长春晚报
  • 兰州晚报
  • 江淮晨报
  • 现代快报
  • 南昌晚报
  • 西海都市报
  • 当代生活报
  • 信息日报
  • 新疆都市报
  • 沈阳晚报
  • 温州晚报
  • 大连晚报
  • 襄阳晚报
  • 三峡晚报
  • 荆门晚报
  • 东南商报
  • 长沙晚报
  • 兰州晨报
  • 北方新报
  • 山西晚报
  • 浔阳晚报
  • 汴梁晚报
  • 牡丹江晨报
  • 珠江时报
  • 东莞时报
  • 深圳晚报
  • 三江晚报
  • 江南晚报
  • 千山晚报
  • 绵阳晚报
  • 京江晚报
  • 彭城晚报
  • 成都晚报
  • 承德晚报
  • 大江晚报
  • 西安晚报
  • 保定晚报
  • 遵义晚报
  • 金华晚报
  • 快乐老人报
  • 央视12套
  • 西湖明珠电视
  • 浙江之声
  • 郑州新闻广播
  • 中国文明网
  • 人民网
  • 央广网
  • 亚心网
  • 大江网
  • 天山网
  • 联系邮箱:
    zhengnengliang@alibaba-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