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之谜】日本留影以及无比芜杂的心绪

2014年05月21日16:39  品图专栏  作者:张海龙  

   摄影|王轶庶

文|张海龙

  日本是一个古怪的国度:数不清的人向它学习过,但是后来都选择与它对立的原则;数不清的人憧憬着投奔过它,但是最终都厌恶地离开了它。它像一个优美的女人又像一个吸血的女鬼;许多人在深爱之后,或者被它扯入灭顶的泥潭深渊,或者毕生以揭露它为己任。

  为什么呢?

  作家张承志在《日本留言》里这样发问,却并不能得出准确的答案。

  身为我们的近邻与宿敌,日本的存在总让我们骨鲠在喉,有不舒服的感知却无法将之轻易拿下。日本的魅力,在于对接受的一切文化都爱不释手,又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将之仪式化,于是源自中国的琴棋书画茶香花剑等等,反倒成了日本精神的标签,反过来嘲笑着中国传统的“失范”。另外一个方面,日本又是亚洲国家里“西化”最成功的一个。在“脱亚入欧”的过程中,日本实现了今天的现代化,却把国家和国人撕裂开来,形成了强大而又锐利的暧昧。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日本都从未摆脱“一直在模仿,从来未超越”的历史宿命。对亚洲,日本一意孤行实施侵略;对欧美,日本全面开放却未获理解。事实上,日本才是真正的“亚细亚孤儿”,所以它心理晦暗却又追求极致,标新立异却不被理解。

  所有这一切难于言表的东西,都被王轶庶一言不发地摄入镜头当中:地铁车厢中的倦行人、仆倒地面的醉酒者、广岛街头雕塑般的路人、餐厅里吃晚饭的沉默妇人、缤纷落樱上的粗暴践踏者……所有照片都安安静静到了奇怪的境地,却呈现出一种巨大的“视觉暴力”,让人总感觉什么事情就要发生,但永远也等不到“靴子落地”那一时刻。王轶庶的镜头似乎装上了“消音器”,把眼见所见环境中的一切噪音全部过滤消解掉,制造了如同惊悚片中大镜头来临前的诡异氛围。要知道,在野外环境中,若是野生动物们的音量突然降低,那就意味着有大的自然灾害即将到来。那么,此时此刻,王轶庶的镜头究竟意欲何为?

  认识他已有20多年,身为他的师兄乃至前同事,以我对他的谙熟了解,他一直在用照片“举手提问”,并惯于在照片中“埋藏隐喻”。他知道,这个世界在表面形态之下仍有惊人的秘密。他不停拍照,像扣扳机一样按下快门,以照片对秘密没完没了地频繁提问,也以照片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人生是一段旅程,摄影是通过可见之物抵达不可见之境的方法之一。很多时候,他只标注拍摄时间与地点,却不着一字图片说明。他有他的自信,因为他的照片中有很多语言无法讨论的东西,内容是一部分,色块、画面、结构是另一部份,然后整体形成一种绝然与众不同的气息。

  眼毒手快,一直是王轶庶摄影行为的鲜明特征。很多照片,你总觉得他“不怀好意”却又“意味深长”,他总是“请人猜谜”却从无“标准答案”。或许,是因为“说不清”就是他有意要制造的暧昧效果。仅就这组“日本留影”来看,时间仿佛冰冻凝滞,他把日本与日本人之间的撕裂感信手翻开,又将自己那种无比芜杂的心绪全部填充进去。快门咔嚓之声,似乎就是引发雪崩的那声唿哨,巨大的不安无所不在,真要让人念叨那句“且行且珍惜”吧。

栏目编辑|马俊岩  实习生|刘杨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日本 照片 留影 王轶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他不相信我是喀什人,更不相信我在这里生活了18年。后来还是google告诉我,哪里是喀什老城,哪里是高台民居。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定义着喀什。

如果摄影真的能够改变世界,一定是从改变人心开始的。因为人性中的丑陋和不美好才是这个世界上一切社会弊病的根源。

那些带血的GDP不仅肮脏,如再不制止,还会像毒瘤一样蔓延。

我在新闻摄影上经历了“抓拍”—“摆拍”—“摆中抓”—“抓中摆”,在“S”形弯道上摇摆着一路走来,不知对错。

1944 年长衡会战时,胡宗煊所在师部奉命增援广西柳州,当时陈喜梅因有了身孕不能继续随军,留在了湘阴。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