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科普: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2014年7月11日 09:30 阅读 374

目前网络上的急救科普少有专业严谨之作,多是真真假假,或者似是而非,令公众难以分辨,甚至更加混淆。夜鹰经常在微博分析一些错误急救方法或辟谣,但是错误的产生总是远远超过纠正的传播速度和广度。

前天晚上,夜鹰有一篇【针对一儿童溺水案例的医疗急救建议】博文,得到了微博女王 @姚晨 的转发,7千万粉丝的威力确实令人惊叹,博文一夜转发近两千次,评论近三百次,点赞上千次。

此文针对真实案例分析得出,并传达了溺水急救的急救建议,“提倡早期心肺复苏、采用ABC复苏顺序、避免任何形式的控水”,并倡导“急救不能傻傻等、不能盲目送,要现场第一目击者采取有效措施急救的理念。”

这些都是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根据循证医学证据提出的靠谱建议。此文夜鹰按照医生病例讨论的标准严格要求,避免传达错误或者混淆信息。

昨日中午,@姚晨 女士删除转发微博。夜鹰分析原因在于姚晨女士的转发是在网友 @纯蓝墨水2010 的点评之上的,→“@姚晨: //@纯蓝墨水2010:目前新的国际急救标准已经不需要人工送气。一直做心脏按摩即可。不要气馁,坚持做,一个小时都有可能救回来。再次推荐北京红十字会的急救课程,两天,谁都可以报名参加。心扉复苏不是看电视就能学会的。”

大家看看@纯蓝墨水2010 的这几句点评有什么问题?

纯蓝墨水网友的这4句话,除了推荐参加北京红十字会的急救课程这一句,其他3句话全部成为“槽点”。被不少网友指出,言语批评中使得姚晨也受到波及,最终使得姚晨将微博一删了之。(这是夜鹰猜测)

我们来逐一分析 纯蓝墨水2010 网友点评中的3个“槽点”

槽点1. 目前新的国际急救标准已经不需要人工送气吗?

这是完全错误的认识,2010年AHA复苏指南针对心源性心脏骤停提出了CAB的急救顺序,即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比例是30:2。从没有说过不需要人工呼吸。

新指南为了鼓励更多第一目击者开始启动心肺复苏,针对未接受过急救培训的人员,推荐对突然倒地,无反应且无呼吸者给予单纯胸外按压,单纯胸外按压对于心源性心脏骤停同样有效(建立在高效的急救反应系统基础上)。

切记,提倡单纯胸外按压,但并不否认人工呼吸,也不是摒弃人工呼吸。

夜鹰此文专门针对溺水儿童案例提出的针对性急救方案。此方案中,人工呼吸必不可少,并且还要求在胸外按压之前给予,这是2010复苏指南专门讨论推荐的。而纯蓝墨水网友在此微博基础上提倡单纯胸外按压,更加不妥。

槽点2.“一直做心脏按摩即可。不要气馁,坚持做,一个小时都有可能救回来。”

目前国内统一用 “胸外按压”而不用 “心脏按摩”,用“胸外按压”来描述,在急救原理上和操作动作上更贴切。现场急救第一步是早期识别并拨打急救电话,不要盲目相信自己的CPR技术,单纯CPR大部分只是为急救人员到达开展进一步急救提供更多机会。

槽点3.“心扉复苏不是看电视就能学会的”

大家都看出了错别字。夜鹰看到的却是急救理念。心肺复苏能不能通过看电视学习?能不能学会? 心肺复苏学习一定要参加急救班吗?

如果你想参加急救培训班,来夜鹰这里报名吧!(插播广告)。

但是夜鹰推荐的学习心肺复苏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观看网络急救视频、关注夜鹰微博(又是广告,注意掉粉!)。

近几年,美国心脏协会在推广家庭CPR学习,买一个心肺复苏学习家庭套装,里面有迷你安妮按压模拟人,根据视频讲解即可学习心肺复苏了。

这不就是看电视学习心肺复苏吗?绝对靠谱。

另美国心脏协会为了进一步推广单纯胸外按压,推出了“1分钟CPR”视频学习心肺复苏的理念。

更甚至,在实践中发现,从没有学习心肺复苏的公众,如果能听从调度员的指令,给予心脏骤停者单纯胸外按压,急救效果也是杠杠的!!!

MY GOD!在学习心肺复苏的道路上已经没有任何障碍了。

微博微信强大的传播扩散能力为急救科普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急救技术本身很简单,培养正确的急救理念、学会简单的现场急救处置,就会对增加生命存活和减少进一步伤害产生巨大影响。

然而网络上不乏危害大传播广的假急救科普,例如 心肌梗死咳嗽自我急救法,溺水者倒背控水、鱼刺卡喉吞饭团、烫伤处涂抹鸡蛋酱油葱花(是鲁菜吗?)......这种不靠谱的内容经常扩散的比靠谱的内容更快更广更容易被公众采纳。这就是科普工作者一生的对手。

夜鹰呼吁更多的医生护士们加入医学科普行列,写出更多的简洁、实用、靠谱的科普作品,惠及大众。

昨晚我梦见与女神站在一起,7千万夜鹰急救粉丝齐声高呼 “溺水急救,让控水法见鬼去吧!” 把我给乐醒了,哈喇子流了一枕头。(节操去了哪儿?)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让更多人懂一点简单急救。工作邮箱:4631185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