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2014(第五届)中国最佳环境报道奖揭晓

南周绿色 千篇一绿
2014年07月25日 20:15

5月27日,由中外对话、网易新媒体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合办的2014(第五届)最佳环境报道奖”评选结果揭晓。除获得奖金外,部分一等奖获得者将应德国外交部和中外对话的邀请,赴德国进行为期一周的交流访问。


在这个纸媒唱衰的时代,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强调了媒体的作用,自己一项历时四年的研究受到了国务院重视,居然是因为南方周末的一篇报道。


所以,小千的同事,获奖者谢丹说:“我觉得这个行业很有前途”。获奖者汪韬则认为:“这份职业需要一点点点儿的荣誉感”。


唯一的遗憾,最高奖项“年度最佳记者”空缺。留白,是留给前行者和后来者的期望。


南方周末绿色新闻部6人获奖,赢回了5个奖项。在前四届评选中,南周绿色亦获得不少荣誉。建议主办方明年设立“最佳新媒体奖”,小千一定参选!


“2014(第五届)最佳环境报道奖”获奖名单


【二等奖】


李锋,《长沙晚报》

《洞庭湖水天鹅泪——20只小天鹅命丧洞庭湖》

刘拉雅,《南方能源观察》

《美国PJM怎么玩》

严昊、黄芳、石毅、黄志强,《东方早报》

《追霾》

吕明合、袁端端、冯洁,《南方周末》

实习生 李一帆、龚君楠

《石油系反绿》

王尔德,《21世纪经济报道》

《大气治理政策系列》

吕宗恕,《南方周末》

《“捆绑”武汉的飞灰遗祸》

冯洁,《南方周末》

《地下水防治的“地下”史》

李静,《瞭望东方周刊》

《三江源投入75亿之后》

甘晓,《中国科学报》

《多位专家解析华北地下水治污“处方”》

徐智慧,《中国新闻周刊》

《浩勒报吉地下水危机》

【公民记者二等奖】


黄运国(@神农耕者)


湖北神农架的农民,自从在手机上开始使用微博之后,神农架的环境问题就开始得到了持续的曝光,包括毁林种植烟草、机场开发未环评先通航、大九湖湿地保护困境、山上兽夹多导致野生动物大量伤亡、保护区参与修建水电站、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腹锦鸡被持续盗猎,等等问题,都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同时,他又主动作为志愿者上山清理兽夹、清理乡村垃圾、探索发展生态旅游等,正在成为当地的环境监督者。


陈浩波(@洞庭守护者)


一支主体是由渔民组成的江豚保护团队,是中国最了解濒危物种江豚的群体。他们在2003年就开始保护江豚和洞庭湖生态,他们的微博应用虽然用得不多,但偶尔发布的“巡湖日记”,体现了朴素的民间环保情感。读起来生动感人。他们正以一种最为乡土的存在方式,向社会诉说着环境保护的真正价值。


【单项特别奖】


最佳调查报道奖:《镉病将至》

刘虹桥 财新新世纪周刊

图片

评委会颁奖词:这个奖既是颁给《镉病将至》的作者刘虹桥,也是颁给财新《新世纪》的环境健康报道团队。从2011年开始,财新持续刊发重磅报道,关注镉污染,勾勒出从土壤镉污染,到镉米污染,到镉病这样一条灾难性链条。

最佳影响力奖:《地下水砷污染危及近2000万国人》

宣金学 中国青年报

图片

评委会颁奖词:美国《科学》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称,中国生活在地下水砷超标的高风险地区的中国人有1958万人之众。1958万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却难以让人感知。记者通过47岁的受害村民吴智强的故事,揭示了宏大数字背后令人震惊和悲伤的故事。

最佳突发报道奖:污灌地下水

高胜科、许竞、贺涛 财经杂志


评委会颁奖词:在“山东地下水污染”悬而未决,“潍坊企业直排地下水”事件虽经微博热传、很多媒体却找不到证据时,《财经》记者历经近半月的调查,在相隔千里之遥的河南平顶山市抓到了省级重点企业地下排污的现形。


最佳深度报道奖:新能源十年反思

谢丹、陈荷 《南方周末》

图片

评委会颁奖词:2012年中国新能源产业经历了从高峰到破灭极其惨重的跌落,谢丹在2013年初第一时间,就这场全国范围内的新能源产业泡沫破灭故事进行了反思和总结,访谈了30多位企业家、地方官员、决策者和学者,还原了新能源泡沫破灭如何一步步被推高,一次次错过挽救时机,最终出现大量企业亏损破产的故事,文章原标题《新能源大败局》,作为媒体最早提出的系统性反思,观点在业内引起较大反响。


最佳青年记者奖:汪韬 南方周末

图片

评委会颁奖词:2012年起,汪韬就进入“最佳年度青年环境记者奖”的视野。这个入行不久的年轻人,是中国新一代环境新闻人中的佼佼者之一。2013年,汪韬持续报道大气污染——从严重的雾霾到大气健康效应的讨论,从大气国十条的制定到地方治霾的现实问题,敏锐、迅速、行动力强。她的报道《霾尽问江南》指向了局部雾霾个案的成因分析;《地方治霾,人在囧途》描摹了一些地方在治霾问题上的尴尬和微妙境况;《两会政治季里的“空气”味道》从两会视角切入大气问题的公共关注及政治力度,在两会期间的报道中独树一帜;《空气污染致病,中国负担最高》及时采访国际权威,从公共健康的角度再次引领了大气题材报道。


作为一名青年记者,汪韬在2013年全年保持了活跃的思维和较高的产出、平稳的水准。


最佳公民记者奖:王春生(@菜乡之剑)


山东潍坊市民,持续调研和举报当地的环境污染,在微博上保持着对当地环境治理的监督。同时,他还对联盟化工、巨能特钢、晨鸣纸业等企业开展了信息公开申请等合法的环境信息获取行动,与@山东环境等政府部门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年度优秀记者奖(空缺)


附:南周绿色2010-2013年“最佳环境报道奖”获奖情况


2013 环境报道二等奖 袁端端、谢丹


获奖作品:《“不能说”的土壤普查秘密》


2012 年度最佳记者奖 冯洁


获奖作品:《渤海溢油系列报道》、《我为祖国测空气》、


《华北城市供水危机迫在眉睫:要南水北调,还是要海水淡化?》


2012 优秀奖 吕宗恕 实习生:张晴、祝杨、沈念祖


获奖作品:《“低调”种菜》


2011 最佳调查报道奖 吕宗恕


获奖作品:《石头造纸,喧嚣的环保神话?》

2011 最佳影响力奖 袁瑛


获奖作品:《扭曲的“金太阳”工程:史上最强光伏产业扶持政策遭遇质疑》


2010 最佳调查报道奖 孟登科


获奖作品:《专家、说客还是商人?垃圾“主烧派”,你为谁做主?


* * *

南方周末绿色新闻部持续关注包括环境、能源、低碳、食品安全、健康、城市等泛绿色新闻领域,是迄今为止市场化纸媒中专注绿色新闻的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平台。

邮箱:nfzmgreen@126.com

新浪微博:@南周绿色

微信:千篇一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千篇一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