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局者美图秀秀公司最近推出一款叫「美拍」的产品,迅速激起微视频市场一阵波澜。号称 PS 神器的美图秀秀,本就专注于图片的美化,如今移动端全面步入视频化,「美拍」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侵占微视和秒拍的市场份额。一场恶战正要打响。
虽然美拍来势汹汹,但微视频的主战场,仍以微视和秒拍为主。腾讯旗下的微视和新浪旗下的秒拍,率先抢占市场渠道和资源,为微视频时代的全面来临打下基础。这两大阵营,势必成为日后用户抉择的唯二选择。如同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两者必将又一次交锋。
微视频时代的来临,只欠东风,那就是 4G 技术和手机的逐渐普及。自发牌起始,国内运营商先后掀起 4G 建设,其中预计中国移动 2014 年内建 50 万个基站,基本实现全国城市及县城城区、重点乡镇的连续覆盖;3 月 18 日,联通宣布 4G 试商用,年底有望覆盖 300 个城市。而各大手机厂商新近发布的多款手机都支持 4G 网络。笔者预计,2014 年将成 4G 元年,也是微视频时代全面到来的一年。
微视:抢占先机


微视背靠大树好乘凉,也被视为微博、微信的「好基友」。腾讯此番抢占先机,抢占了「微视」这一名称以及「weishi.com」域名,以报新浪微博的一箭之仇。微博时代,腾讯几乎完败于新浪,谈到微博,没有人回想起腾讯微博,这让国内第一互联网公司的腾讯苦恼不已。败走麦城,腾讯对微视可谓寄予极大期望。
随着4G时代的到来,WiFi 的普及,流量再也无法限制人们手机上网的欲望,这也为视频网站等流媒体公司带来机遇。微视即是如此,今年春节前在央视等多家电视台的连番广告轰炸,让人惊叹腾讯简直下了血本。杨幂、刘恺威、范冰冰、吴奇隆、刘诗诗···各种国民CP,使得不少年轻人表示看电视也很欢乐。迎合了年轻用户对明星偶像的喜好,微视算是正式展露锋芒:老子可不是吃素的,广告费代言费,小 case。
强调分享 8 秒原创视频,微视正在竭力打造一个欢快的 UGC 分享社区。不论是微视还是秒拍,拍摄者都意图将快乐、搞笑、正能量的一面分享给观众,这也与微博的媒体属性迥然不同,8 秒内涵盖的信息太少,也无法通过文字表达深层次内容,简单的展现自我、展现外界成为微视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明星自拍、搞笑达人···微视有意思,这是腾讯想要告诉亿万网民的。
秒拍:后来居上


秒拍诞生于 2011 年,直到去年勾搭上新浪,才从年底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比微视要落后不少。从界面到拍摄功能,再到推荐用户,秒拍几乎与微视一模一样。不过,无论是从明星资源,还是推广力度,秒拍都不及微视,这是先天不足。但秒拍能够后来居上,则是因为新浪微博从中助力,由社交网站为驱动,实现用户过渡。而微信、QQ 空间可没给微视这一资源,三者之间各自为营,自然无法为微视之间带去用户。
不过,腾讯产品最大的好处就是永远不用申请新账号,一个QQ账号走遍天下,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秒拍在用户登录上显然更加聪明,除了新浪微博、QQ 登录,还增加了手机号登录。三管齐下,未来还将扩大入口数量。
微博时代,新浪网罗各路名人,几乎所有明星被新浪微博收至麾下,这也是新浪微博日后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大V」一词甚至成为名人代名词。微视频时代,秒拍远远落后于微视,如何弥补?依然是走社交化道路,将秒拍与微博捆绑,相互吸引用户。秒拍能够拍摄 10 秒的段视频,较微视而言也是优势,毕竟,多出的两秒可能就令人回味无穷,增加用户粘性或许会发挥巨大用处。
Vine & Instagram:国外的小伙伴


微视和秒拍总算是没有背负「山寨」的骂名。这是因为 Vine、Instagram 均在2013年开始全面出击,微视和秒拍也是从 2013 年开始崭露头角,微视频的概念还不很明晰。不过,国外的小伙伴们依然走在国货前面,当微视、秒拍正酣战时,殊不知 Vine、Instagram 已悄悄进入国内市场并实现本土化。微视频市场,习惯全球化的舶来品不容小觑。
Vine是微软公司开发基于地理位置的 SNS 系统,2012 年 10 月 10 日,Twitter 收购了 Vine。次年,Vine 作为一款视频分享应用登陆苹果、谷歌平台,迅速火爆美国市场,并不断向外扩张。Twitter 的对头 Facebook 则收购图片分享应用 Instagram,同样在去年加入视频录制功能。在国内人气颇高的 Instagram、Vine 由于缺乏社交网站支持,扩张脚步并不快,这对微视、秒拍来说是件好事。
不过,谁也无法否认亚马逊在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难保 Instagram、Vine 不会获得相同的成功。Instagram、Vine 的缺陷在于没有用户推荐,导致大 V 被隐藏在人海之中,不利于中国网友进行关注。不过,许多国内明星都喜欢用 Instagram,因为高(ai)大(zhuang)上(bi),韩寒就是一例,这对粉丝来说是个巨大的吸引。但你知道他在 Instagram 上叫啥?总之不是中文,对国人来说障碍不小。
结语
未来能否形成微视、秒拍、美拍三足鼎立的格局,目前难下定论。但随着 4G 一步步的逼近普通用户,微视频时代一定会到来,而且就在不远处的将来。
在微视频应用全面开花之后,走出差异化之路也将是其面临的抉择。微视和秒拍在这一市场先行一步,其他巨头稍显滞后,等到微视频开始发挥它巨大的影响力时,一窝蜂的井喷现象也将出现。彼时,你我只需笑看一场场巨头之斗,慢享好戏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