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一个女性懦弱,一个女性沉沦,还有一个坚持抗争。生硬教条
40年代末很流行的女性命运片,李丽华片头唱了一首插曲没出过唱片,片尾还有一首合唱。看的第24部李丽华,这部是其中唯一一部解放战争期间的李丽华电影;目前网上能找到的所有李丽华电影都看完了,最喜欢的可能还是60年代的那些。。。
连续看李丽华的第三部作品,相比于《秋》和《薄命佳人》,这部电影李丽华的演技增长了很多,尤其是最后一段讲话。用情很深,可以和同时代在东影的《白衣战士》于蓝慷慨激昂的讲话对比。两个女性的形象表现也暗含着当时两个党派及政权的对立立场和给人的不同的心里感受。一个刚硬一个儒雅。与其用《三女性》做主题,不如说是女主的成长创业史,但男朋友的意外死亡加剧了女主的悲剧性。这部电影典型的海派意象,把故事背景显然放在上... 连续看李丽华的第三部作品,相比于《秋》和《薄命佳人》,这部电影李丽华的演技增长了很多,尤其是最后一段讲话。用情很深,可以和同时代在东影的《白衣战士》于蓝慷慨激昂的讲话对比。两个女性的形象表现也暗含着当时两个党派及政权的对立立场和给人的不同的心里感受。一个刚硬一个儒雅。与其用《三女性》做主题,不如说是女主的成长创业史,但男朋友的意外死亡加剧了女主的悲剧性。这部电影典型的海派意象,把故事背景显然放在上海,只是建筑风格不符合海派风格。不过治安如此混乱应该不是影射当时的上海吧。 (展开)
概念和主題是頂好的,涉及女性投身職場與托兒所,可謂高瞻遠矚。但劇本的硬傷亦不少,多少打了點折扣。前半段至萍姐病逝還是好好的,忽然間不幸事情接踵而來,未免過於煽情了。主題本來已夠突出,接連「死人」完全沒有必要,編劇看似陷入自己締造的悲劇氛圍而無法自拔,只有盲衝到底了。
服了 攝影倒是玩得挺開心嘛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0条)
订阅三女性的评论: feed: rss 2.0
三女性的短评 · · · · · · ( 全部 42 条 )
3 有用 鬼腳七 看过 2013-12-17 17:05:34
一个女性懦弱,一个女性沉沦,还有一个坚持抗争。生硬教条
3 有用 胤挽仪 看过 2021-02-17 13:34:57
40年代末很流行的女性命运片,李丽华片头唱了一首插曲没出过唱片,片尾还有一首合唱。看的第24部李丽华,这部是其中唯一一部解放战争期间的李丽华电影;目前网上能找到的所有李丽华电影都看完了,最喜欢的可能还是60年代的那些。。。
2 有用 牧之 看过 2021-02-26 22:23:16
连续看李丽华的第三部作品,相比于《秋》和《薄命佳人》,这部电影李丽华的演技增长了很多,尤其是最后一段讲话。用情很深,可以和同时代在东影的《白衣战士》于蓝慷慨激昂的讲话对比。两个女性的形象表现也暗含着当时两个党派及政权的对立立场和给人的不同的心里感受。一个刚硬一个儒雅。与其用《三女性》做主题,不如说是女主的成长创业史,但男朋友的意外死亡加剧了女主的悲剧性。这部电影典型的海派意象,把故事背景显然放在上... 连续看李丽华的第三部作品,相比于《秋》和《薄命佳人》,这部电影李丽华的演技增长了很多,尤其是最后一段讲话。用情很深,可以和同时代在东影的《白衣战士》于蓝慷慨激昂的讲话对比。两个女性的形象表现也暗含着当时两个党派及政权的对立立场和给人的不同的心里感受。一个刚硬一个儒雅。与其用《三女性》做主题,不如说是女主的成长创业史,但男朋友的意外死亡加剧了女主的悲剧性。这部电影典型的海派意象,把故事背景显然放在上海,只是建筑风格不符合海派风格。不过治安如此混乱应该不是影射当时的上海吧。 (展开)
2 有用 痞子蔡 看过 2016-06-19 00:40:58
概念和主題是頂好的,涉及女性投身職場與托兒所,可謂高瞻遠矚。但劇本的硬傷亦不少,多少打了點折扣。前半段至萍姐病逝還是好好的,忽然間不幸事情接踵而來,未免過於煽情了。主題本來已夠突出,接連「死人」完全沒有必要,編劇看似陷入自己締造的悲劇氛圍而無法自拔,只有盲衝到底了。
1 有用 十個雪碧 看过 2014-05-14 21:01:09
服了 攝影倒是玩得挺開心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