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骏:新闻聚合 不能光盯着“拿来”

  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连日来引起热议。其实,其内容聚合模式首创于国外业界,一直以来被爱亦被恨,是是非非,一言难尽。

  移动互联时代,新媒体“黏人”一靠内容,二靠服务。“今日头条”设法分析用户的兴趣所在,通过“私人定制”的服务方式进行信息的精准推送,顺应了读者兴趣多样化的趋势。传统媒体的尴尬在于,读者可能只想要个苹果,结果却往往被塞给一车各式水果。他们是内容的生产者,但越来越多的内容却得被别人重新打包分发才能获得“卖相”。

  当然,国内外“今日头条”的类似模式也的确存在令人诟病之处。例如,读者在谷歌索引了新闻标题及新闻导语后,不一定认为需要点击其来源网站,从而可能使该网站无法获得广告收入。“今日头条”同样被指责没有直接给大量原创网站(通常指传统媒体网站)带来流量,损害了原创网站的收入,其自利性明显大于共赢性。

  在西方,类似模式因此多次引发嘴仗甚至官司。两年前,法国就闹过一出风波,多人要求立法规定搜索引擎向被访问文章付费。结果谷歌表示如果法国通过相关法律,就考虑在搜索结果中屏蔽法国新闻网站,这使不少法国媒体担心“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事情最终不了了之。

  从大趋势看,这样的新闻聚合似乎顺应了信息分发的一个方向。事实上,国外业界业已发展出一些较好的模式。比如,美国的新闻资讯聚合类应用Flipboard的合作模式:授权转载、个性化模板、广告自主、收入分成,较好地解决了内容渠道和版权方的矛盾。无论是事前的版权,还是日后的广告分成,谷歌、雅虎等这些年同众多媒体签订了协议,各类官司也越来越少。谷歌甚至研制相关工具,如果版权所有者发现其内容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出现在谷歌搜索引擎中,因而提起诉讼,谷歌可以在接到投诉的24小时内采取妥善回应措施。

  吃独食或者吃相太差,最终只能吃出官司。

  (新华社记者 杨骏)

(原标题:新闻聚合 不能光盯着“拿来”)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人民日报:怨这怨那不如拼自己
  • 人民日报:警惕西式民主陷阱
  • 钱江晚报:夺刀考生,少年儒侠
  • 环球时报:客观看待中俄关系历史得失
  • 新京报:高考不能凌驾于一切权利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