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云淡风轻地微蓝
云淡风轻地微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20
  • 关注人气:1,7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看随评电视剧《十月围城》之四(30-39集)

(2014-07-11 23:24:03)
标签:

娱乐

电视剧十月围城

吴刚

鞠觉亮

分类: 影视评论


http://s7/mw690/001IoQwmgy6Kn5xl7TM26&690

对于一个已经看过首播的观众而言,重新回到三十一集的这个点上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因为人同此心,愈是美好东西,愈不忍见其被糟践和打破,更何况那是李爹爹!三十集的篇幅一路走来,在吴刚老师的倾情演绎下,李玉堂的睿智、李玉堂的沉稳、李玉堂的果敢、李玉堂的正气、李玉堂的宽容、李玉堂的大爱、李玉堂的情怀,早已深深镌刻进每一位观众的心底。虽然现实曾无数次在真实的生活中打破我们对完美的幻想,但却无法阻止我们在虚拟和虚构的世界里执着于对完美的追求和痴迷。因此,当吴刚老师的李玉堂,在山崩地裂的伤痛中、在山雨欲来的危局里,渊渟岳峙般地站在我们面前,他仿佛什么都没演,但又让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自然而然挥洒出来的那种华贵、那种儒雅,那种从容、那种深沉,那种宽厚、那种坚忍、那种慈祥、那种威严……生生地从眼底穿透进我们的心灵。这样一个父亲!他岂止是阿四的擎天柱、定心丸、保护神?这三十多集的篇幅里,他又何尝不是我们这些苦苦厮守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们,精神的寄托和情绪的庇荫!

 

但我知道编剧的责任就是来用来负责虐的。因为所谓的压力系统一定是在密闭的环境里,不断施加压力,甚至是让可供腾挪的空间余地越来越小、压力越来越大……于是,继承重光遗志、决心利用制造局为革命工作的李玉堂也终于在少白的被俘和出逃、阿四被怀疑和追捕、贪官污吏利用制造局圈钱中饱私囊和铁山对掌控制造局的觊觎中一步步被逼进了死局。但我还是不敢相信编剧会真的让李玉堂的生命就在戏才过半程的那一刻戛然而止。因此,在这样的死局里,我的心一次次因焦虑恐惧忐忑收紧,在李玉堂对重甲语重心长的叮咛和吩咐里,在他亲自到绸缎庄送别阿四时那殷殷惜别的眼神里,在他依偎在慈母的膝下强颜欢笑喁喁细语以及话别时那无限眷恋又无比内疚的深深一揖里…….但我又一次次地想要抓住那若隐若现的一线希望,我目不转睛地看着站在董事局讲台上依然从容、依然沉稳、依然不慌不忙的李爹爹,我看着他如此机智地布下套、设下局,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哪怕是那个傻阿四为了情、为了义、为了敬、为了爱、为了牵挂、为了担待而楞要巴巴地从香港赶回来时,我连跳进荧屏给他一砖头的心都有啊!但我依然不愿放下幻想、放下希望。直至荧屏那头的李爹爹喊停了自以为得计的铁山,制止住押解阿四的兵卒,他眼含深意地凝望着阿四,一字一顿地说“要让犬子听见”。我望着他大步流星地走上前台,干脆利落地揭露铁山在背后所谓“沟通”之威逼利诱;我望着他话锋一转,一句“那也是我干的,和我的儿子无关”将所有的责任一肩承担;我望着他在铁山以“证据”来要挟时,那犀利的眼神、和一丝嘲讽的笑,“铁大人哪次拿我李家父子开刀,不是人证物证俱在呀”;我望着他一步步走向阿四、走向人群中央,生生地将铁山自以为暗中摆平事端的“附身符”绝地反击成众目睽睽下广州将军构陷李家的“铁证”!他就这样从容地登台, “最可笑地是他说我赚了,他说我们不是亲父子”;他一步步向阿四走去,噙着讥讽的微笑,“死一个假儿子,我就能保住我们李家的财产”;他面向着儿子站定了,一字一顿、用尽了力气,仿佛希望将每一个字都印入听者的心里,“连我们父子都能离间,他什么事干不出来”;他就这样望着他,眼神竟是出奇的平静,语气更是无比的坚定,但每个字却仿佛力逾千钧,“我们当然是亲父子,因为我可以为我的儿子去死!”话音落,全场寂,李玉堂望着前方,眼神专注,他是看着眼前的这个儿子?还是看着不知名的前方这辈子刻骨铭心的那个儿子?眼眸里忽然有微微的笑意泛起,有一丝宠溺、有一丝欣慰、有一丝无怨无悔的释然正慢慢地绽放开来……恍惚间,一种明知道结局却怎么都无法挽回的无力感从心底深处升腾过来……纸落,刀起!擎天柱轰然玉碎!这一刻啊,山崩地陷、肝胆俱裂的何止是荧幕上的阿四?!在泪水再也不受控制地肆意泛滥里,那样一种惋惜、不甘、不忍、不舍汇聚而成的痛也正狠狠地抽过每个观众的心!

涕泪泗流中,我知道你们赢了!这一群“无情”的编剧们!是你们的杀伐决断,才将一个悲剧的能量发挥到了极致。我知道,你们就是要将最美好、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我们看,但这样的毁灭却不仅仅是为了赚取那点悲哀和伤痛的泪,而是要将蛰伏的能量,藉着这钻心刻骨的痛,激发成勇气和力量。而对于阿四和舒云,李玉堂以生命担当的大义凛然,留给他们的也不仅仅是一个父亲的大爱,更有责任、担待、牺牲等等有关于人生之成长绕不开的命题。正是亲眼目睹了这般惊天地、泣鬼神的牺牲,任性的舒云开始走向成熟,她开始掂量和思考少白对她的感情之取舍间的小爱和大爱的分量。也正是亲身经历了这般义无反顾、直至以生命为代价的庇护,被看押中的阿四,虽然并不明白义父最后嘱托他“完成我没完成的事”究竟是什么,但他却已经要主动去承担了,就在他一遍遍在纸上写下李重光时,就在他认认真真地、自觉地捧起曾经是别人逼着他读的那些书本之时。

 

但我再一次意想不到的,却是编剧处理这个悲剧的方法和能力堪称极致。李玉堂之死,在本剧中竟一如钱塘江头那个排山倒海的回头潮,一波巨澜才过,另一波却悄悄吸纳和积聚着前一波的能量,迂回着呼啸而至,而真正惊涛裂岸的却是这后一波!在奶奶的关切爱护,以及李重甲别有心机地以“感恩”为幌子却有意让阿四自己记起了自己的身份时,阿四潜意识里始终蛰伏着的自卑感再一次抬头,而岳父大人要与他联手继续和铁山斗下去的鼓励,在这个当口竟也显得不合时宜,因为天性纯良,他再也不愿给李家带来任何伤害。于是,阿四就在坚守承诺和主动退出之间纠结挣扎着,即便潜意识里他早就将这个承诺看成无法推卸的责任,但却苦于找不到理由说服他人、更说服他自己。就这在走还是留的矛盾冲突中,玉堂之死的第二波回头潮如期而至。当灯下的舒云将中山先生致玉堂公的回函一句句细细读来时,那不仅仅是对缺失情节的交代、对李玉堂人品人格情怀的交代、对父亲留给儿子的嘱托的一个交代。那也是力量更巨大、内涵更丰富的情感冲击席卷过心灵的堤坝,它唤起剧里剧外的人们对那悲壮的一幕最震撼最感动的记忆,除了那无边无际的悲和痛之外,随着老丁的叙述,又加上了深刻的懊悔、内疚、自责,还有对朗月清风般的品格和情怀感佩。那更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它使得阿四的承诺在这一刻变得如此明晰、如此厚重,厚重到足以成为阿四生命里除了阿纯的眼睛之外、另一项再也无法轻易放下的责任。

 

其实,没有人知道,也许连阿四自己都不知道,李玉堂,这样一个父亲,对于自幼缺少亲情滋润的阿四,到底有多重要。他其实早就深深地走入了阿四的生命,甚至以自身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改变了阿四的人生。在阿四还拥有着李玉堂的庇护时,阿四只管依赖,他始终都是被动的,被命运所裹挟着载浮载沉;在阿四失去了李玉堂的庇护时,他必需开始主动地去承担,甚至不仅仅是自己和阿纯,还有李重光、李玉堂交给他的责任,那是影响到许多许多人命运的大事。阿四,还是那个阿四,但在他的生命里,却有了无私大爱、有了舍生取义、有了为更多人谋福祉……这些概念和这些以身说法的实例,是他,王阿四,如果仅仅是以一个黄包车车夫的身份,活上一辈子都不可能经历和体会的。但今天,李重光、李玉堂,他们走入又走出了他的生命,却把这一切都留给了他。阿四,他还是一样会恐惧、一样会紧张、一样会缺乏自信而自卑怯懦,但是,当他懂得这是他的人生、他的选择、他的承诺、他的责任中必需去面对、必需要走过、必需要承受的一个个挑战和难关时,正视而不逃避,难道这不正是人生最真实真切的成长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