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研精覃思
研精覃思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94积分
  • 博客访问:4,533
  • 关注人气:241
  • 获赠金笔:13
  • 赠出金笔:5
  • 荣誉徽章:点亮荣誉勋章图片博主兑换私密博文现有金笔198支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高尔夫技术学习中的几个误区

(2011-12-04 00:41:16)
标签:

体育

击球区

高尔夫

技术动作

下杆

分类: 学术随笔

作者:覃立

  

    1高尔夫技术是对称运动。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在特定的时候提到“单摆运动”,而“对称性”是单摆的“四性”之一,那么有些学员进而误认为高尔夫的整个挥杆过程就是一个对称动作。这其中最主要的误解是“如何上杆就如何下杆”、“下杆路线与上杆路线相同”。其实高尔夫的技术动作大部分都是非对称的,比如站姿时左肩高右肩低,瞄球时球位偏左等。上杆与下杆的路线也不尽相同。在上、下杆转换时期,身体重心迅速向左转移,所以下杆路线比上杆路线更偏向左侧(见下图)。

http://s15/middle/4e9455f8gb31f8f7705ee&690

  2靠本能击球。所谓靠本能打球就是看到球后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拼命把球打出去!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球”上,恨不得助跑几步然后跳起来用球杆将球敲个稀巴烂,这就是本能。任由本能击球会带来以下错误:1刻意猛力击球,破坏动作结构与节奏,典型错误就是“用手打球”;2下杆转髋、收杆不充分,击中球后即认为完成任务,转髋骤停,无跟随收杆动作。以100米竞赛为例,教练员告诉运动员在即将到达终点的时候是需要加速冲线的,而不是提前减速。如果球员的目标是球,那么人的本能会让他的身体在即将击中球之前就懈怠、放松,也就会降低杆头速度。因此,强调“击球区”而不是“击球点”是明智的做法。亦即心理目标不应在球上,应该超过球一段距离。

  高尔夫运动的目标其实不是球,而是洞杯。挥杆的平面、速度、节奏等都是为了将球送进洞杯,而不是为了将球敲走。球只是球员的挥杆路线中的一个点,球员的目标是要努力练到“心中无球”的境界,即只需练好挥杆动作,有没有球都不会影响动作的结构。因此,建议初学者1-2个月内只练空挥杆,将正确动作形成自动化,然后直接下场打球。

 

  3过份强调分解动作。在体育技术教学中,“分解教学法”是非常普遍也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被经常运用于各类运动技术的教学中,高尔夫技术教学也借用了此方法。分解法教学法的优点是可以把复杂的技术相对简单化,可以对技术难点和重点进行有侧重的教学,使学员易于接受。但是,分解教学法如果运用得不合理,会导致技术动作几个部分的脱节,破坏动作的整体结构,割裂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影响学员掌握完整动作。分解法多用于那些动作复杂、动作较多,或者用完整法教学学员不易掌握的技术(如跨栏跑、体操中的成套练习、武术等)。另外,采用分解教学法还要注意要正确地划分,各部分不能随意地分解成几个单个的动作,划分时不仅要考虑教学因素,也要考虑技术的特点及技术实质,考虑每个动作前因后果的衔接关系和有机联系。因此,对于1-2秒的高尔夫技术动作,笔者建议勿滥用分解教学法。尤其是在下杆时,不宜过分强调“击球瞬间”。很多教员强调“击球瞬间”的身体状态、各部分肢体的位置等,这导致学员只重视作为结果的“击球瞬间”的技术动作,从而忽视了作为原因的“击球前”与衡量动作正确与否的“击球后”的技术动作,犯了舍本逐末的错误。

阅读(1747) 收藏(1)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