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培文
副标题: 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技术劳工
原作名: Global "Body Shopping": An Indian Labor System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译者: 王迪
出版年: 2012-1-1
页数: 280
定价: 36.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走进世界·海外民族志大系
ISBN: 9787301182444
内容简介 · · · · · ·
为什么印度的整体社会发展缓慢,而软件出口却独领风骚?为什么美国的IT公司不断裁人,同时又引进外国雇员?作者基于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长达两年的人类学实地调查写作此书,指出其中关键在于IT产业中的“猎身”体系。它是指一个以印度为中心的全球化劳动力配置和管理体系。
全球“猎身”的创作者 · · · · · ·
-
项飙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项飚
1972年出生于温州市区一个教师家庭。1990年从温州中学毕业保送北京大学。1998年获北大硕士学位,当年受邀免考牛津大学博士,2002年获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学位。现任牛津大学人类学院研究员。
研究成果
项飚研究员长期从事人口流动和社会、经济变迁的研究,曾在国内和澳大利亚、印度作长期的实地调查。主要著作有Making Order from Transnational Migration: Labor, Recruitment Agents and the State in Northeast China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即出); Global Body Shopping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07,获2008年度安东尼利兹奖);《跨越边界的社区》(三联书店,2000;英文版,Brill Academic Publisher,2005)。
目录 · · · · · ·
序二 一个陌生者的探险
致谢
导言 构造不确定性
第一章 “猎身”的全球背景
第二章 安得拉的“IT人”生产线
第三章 “卖身”和卖工作
第四章 悉尼的“名牌劳力”生意
第五章 中介链和板凳术
第六章 为什么顺从?
第七章 猎身的世界体系
结语 全球IT业中的“印度三角”
附录一 记忆中的田野:印象与影像
附录二 旋转中的人生:被访者索引与小传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大片沉默着的真正的边缘,比如整个黑非洲、南亚和拉美的许多地方。他们究竟怎么想?当权者——或者是把自己想象成当权者的观察者——总希望会当凌绝顶,看高耸入云的孤峰,认为山峰决定了地貌;而事实上是山底无数石块、泥土和植被托付着山体。有没有可能把边缘的话语组织成世界话语? 当世界被单一的经济和政治逻辑所统治,当人们越来越依靠所谓的文化和宗教来寻找生命的意义,甚至要把文化和宗教当作捍卫自我尊严的武器的时候,就很容易把文明绝对化。由于看不到整体世界的复杂性,看不到中国和世界之间错综复杂的内在联系,我们不仅把自己和世界的分化绝对化,而且把它情绪化。……一个人人都把眼睛盯在中心、要进入中心的世界是危险的,甚至会是灾难性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0页 -
如前所述,中国人在天下时期已经意识到世界的存在,这是不是可以被看做中国的“西方学”?我以为像《山海经》、《大唐西域记》等文献和欧洲的“东方学”,至少是萨义德意义上的东方学,有本质的区别。欧洲的“东方学”在表明上是关于东方的知识,但其真正关怀是欧洲自己,是要建立欧洲和非欧洲的联系。从而树立一个对欧洲自己的叙述。中国历史上对异域的兴趣可能主要是出于知识和信息上的好奇,而不涉及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不涉及对新的世界秩序,特别是对自我的想象。他者要么是自我的扩展,要么是有待吸纳的对象。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全球“猎身”"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全球“猎身”"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大吉岭的盛名 8.5
-
- 美好生活 8.3
-
- 远逝的天堂 8.4
-
- 跨越边界的社区(修订版) 9.4
-
- 逃避统治的艺术 8.7
-
- 韩国工人 8.9
-
-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8.8
-
- 礼物的流动 8.6
-
- 文凭社会 8.0
-
- 权力结构、政治激励和经济增长 9.1
全球“猎身”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4 条 )
![](https://img9.doubanio.com/icon/u2438536-36.jpg)
当纪实文学多于人类学洞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你不能把每件事都定义得那么清楚。否则我们就什么都做不了。我们首先得赚到钱,然后再去想别的事情。” ——采访对象:查亚 (p97) 《全球“猎身”——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的技术劳工》是继《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之后,项飙出版的第二本人类学专著。... (展开)> 更多书评 44篇
-
在那一刻我已经下了决心:我的博士项目要不同于我原来做过的题目,一定要做一项关于非中国的案例的研究。至于具体要做什么样的“非中国”题目,我一点想法都没有。我所以会有这样的冲动,并不是因为我想成为一名“正统的”人类学者(即,根据欧美学界的惯例,人类学者应该研究与自己不同的“异文化”),而是和当时我们强烈的国际意识有关。我们意识到,来自西方的学者们周游世界、互相争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议题,来自发展中...
2020-07-19 12:05:21 4人喜欢
-
曼仔 (修辞立诚)
如前所述,中国人在天下时期已经意识到世界的存在,这是不是可以被看做中国的“西方学”?我以为像《山海经》、《大唐西域记》等文献和欧洲的“东方学”,至少是萨义德意义上的东方学,有本质的区别。欧洲的“东方学”在表明上是关于东方的知识,但其真正关怀是欧洲自己,是要建立欧洲和非欧洲的联系。从而树立一个对欧洲自己的叙述。中国历史上对异域的兴趣可能主要是出于知识和信息上的好奇,而不涉及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不...2018-01-12 23:41:53 3人喜欢
-
本书反复强调了T劳动力的生产机制,即劳动力本身作为一个特殊商品,作为IT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同时又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是怎么被生产出来的。除了本书已经提到的若干重要的劳动力生产机制(比如私立教育和嫁妆制度等),高度不平等的性别和阶级关系也同样重要。1998年,在安得拉邦只有1%的妇女有正式工,大多数妇女们的日常劳动一一这些劳动对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对幼儿的抚育、病者的照顾,以及对常生活的...
2021-04-02 10:16:51 2人喜欢
-
现在所谓的中国的崛起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这一中心观的延续:希望中国成为一个新的中心,甚至取而代之成为唯一的中心。中美关系被认为是决定世界走向的关键。这一点美国的学者谈得最多,因为他们也是中心论者。但是很多国家,特别是北欧国家,弹丸之地,在主观上也明确把自己定位为边缘,但是在世界事务里发挥了重要作用。更重要的,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大片的沉默着的真正的边缘,比如整个黑非洲、南亚和拉美的许多地方。他们究竟怎...
2020-07-19 12:37:59 2人喜欢
-
问了一下印度南方kerala来同学,她说这股浪潮已经过了,许多人回来老老实实做起了其他行当。
2014-10-08 13:47:07
-
张泡沫小姐 (张泡沫小姐)
body shopping: ethnicization, individualization, transnationalization anthropologists and sociologists have perhaps asked the wrong question in the first place about how economic activities—as though imposed from outside—are inserted into social relations. A more fruitful question may be exactly the opposite: how people develop social relations—seen as a holistic process of which their econo...2012-06-11 16:58:05
-
曼仔 (修辞立诚)
如前所述,中国人在天下时期已经意识到世界的存在,这是不是可以被看做中国的“西方学”?我以为像《山海经》、《大唐西域记》等文献和欧洲的“东方学”,至少是萨义德意义上的东方学,有本质的区别。欧洲的“东方学”在表明上是关于东方的知识,但其真正关怀是欧洲自己,是要建立欧洲和非欧洲的联系。从而树立一个对欧洲自己的叙述。中国历史上对异域的兴趣可能主要是出于知识和信息上的好奇,而不涉及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不...2018-01-12 23:41:53 3人喜欢
-
本书反复强调了IT劳动力的生产机制,即劳动力本身作为一个特殊商品,作为IT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同时又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是怎么被生产出来的。除了本书已经提到的若干重要的劳动力生产机制(比如私立教育和嫁妆制度等),高度不平等的性别和阶级关系也同样重要。1998年,在安得拉邦只有1%的妇女有正式工作(DES,413表28.17);大多数妇女们的日常劳动——这些劳动对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对幼儿的抚育、病者...
2024-12-16 21:38:27
论坛 · · · · · ·
项飚:世界、学理与自我: 一个中国人类学者的海外... | 来自伯樵·阿苏勒 | 7 回应 | 2023-10-17 14:20:55 |
项飙:作为社会事实的“关系”、“背景”不可能是... | 来自智术师2.0 | 2023-03-07 15:47:02 | |
项飙:“猎身”经营——不平等社会结构与印度IT业 | 来自伯樵·阿苏勒 | 2 回应 | 2022-09-02 07:50:37 |
导言里的脚注错得太离谱了吧! | 来自朱尔赫斯 | 1 回应 | 2017-10-12 18:52:0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6)8.4分 48人读过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6)暂无评分 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226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全球“猎身”的评论:
feed: rss 2.0
14 有用 钝刀龙戈 2017-06-09 15:54:18
序言有趣。中国人类学对海外世界失去了兴趣,而更多关注国内农村社区,是因为中国人类学“国家化”了,有为国家建设服务的目的(王铭铭观点)。项飚评价自己和印度IT移民的共性:“我们的共性不在于文化,而在于我们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这是一种政治经济学意义的判断。
81 有用 LT 2012-08-23 16:51:51
项本人为写这本书up grading都差点没过后来勉强去把田调做了的事情远比这本书本身要励志。
13 有用 發財 2020-08-20 13:13:38
我应该不是第一个觉得项飙应该去当记者而不是学者的人。。
80 有用 dawamesk 2015-10-08 01:06:55
我觉得写到结语的时候还是很好地完成了导言中提及的政治经济学视角的民族志写作这一目标,从美国到悉尼/墨尔本,到吉隆坡,再到海得拉巴和最终的安得拉邦农村,展示了全球范围内各层级之间的剩余价值向上提取与资本风险向下转移,也提炼出了为“新经济”服务的灵活的流动的劳动力是如何在一系列制度安排、人际关系与文化价值的运作中被生产出来的,而这一运作过程又体现与加强了真实的不平等。认识论上还反思了基于嵌入性或dia... 我觉得写到结语的时候还是很好地完成了导言中提及的政治经济学视角的民族志写作这一目标,从美国到悉尼/墨尔本,到吉隆坡,再到海得拉巴和最终的安得拉邦农村,展示了全球范围内各层级之间的剩余价值向上提取与资本风险向下转移,也提炼出了为“新经济”服务的灵活的流动的劳动力是如何在一系列制度安排、人际关系与文化价值的运作中被生产出来的,而这一运作过程又体现与加强了真实的不平等。认识论上还反思了基于嵌入性或diaspora的一般研究流于肤浅表面的趋势,指出经济活动恰恰是由社会过程建构出来的,而非独立地与后者互嵌;而关注经验与情感的平面化民族志也不能取代政治经济学视角对结构/制度与不平等的反思。另外,中文版的两篇序非常非常好,但全书校对不佳,错字多。 (展开)
6 有用 辄馨 2012-02-18 10:17:42
不能说很精彩,虽然这个混合了Diaspora和全球化的研究,做起来确实蛮辛苦的,但无论是研究对象的文化背景,以及与所居地社会的互动都很浮光掠影。。。结论部分似乎更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应该不是我看的太快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