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的村庄

一纸户籍将云南开远的六千多人屏蔽于时代之外。他们没法去银行存钱,没法旅行,没法考学、没法打工,甚至不能合法结婚。

责任编辑:杨继斌 实习生 姚永泳

一纸户籍将云南开远的六千多人屏蔽于时代之外。他们没法去银行存钱,没法旅行,没法考学、没法打工,甚至不能合法结婚。

当地政府已试图扶持这个被遗忘了的人群的贫困生活,但户籍,仍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将这个庞大人群,禁锢于云南西南的偏僻山坳里。

明年小学毕业后,可能无法上中学,13岁的杨天勇泪流不止。 (李发兴/图)

也许,62岁的侯志强还得再“死”一次,这样他的八儿子便可以以“孤儿”的身份、花费较低成本拥有一个身份证并顺利结婚。

侯志强居住在开远市往西不到十公里的西山一个叫马头坡的村子里。——事实上,并不存在马头坡这个村庄。即使在当地最新版本的行政地图,它也被标记为荒芜的山坡,虽然这里住着117户人家,597人。

1980年,当侯志强和妻子带着四个孩子来到开远城外西山上这块坡地时,这里还是飞鸟和走兽的领地,高大的树木和藤蔓植物遮天蔽日。他砍下竹木和藤条,割来田野里的茅草,搭建起勉强遮风挡雨的房屋,把家安在了这里。

之后的数十年里,坡上搬来了上百户人家,文山的、蒙自的,甚至还有贵州的人搬来。鸡犬之声相闻,村落渐渐有了规模,西山上茂密的树木消失了,成为房屋或者消失于炉灶。

“老家那边土冷,长不出庄稼,不得吃嘞。”侯志强的老家就在开远市旁边的屏边县,当时的饥饿对他来说刻骨铭心。堂屋里,儿孙们掰完玉米休息了,他会佝偻着把灰土中洒落的玉米籽,一粒粒抠出来,放进口袋。他对故土并没有依恋,印象也仅停留在“山高土浅石头多”上,广种薄收。

侯志强到现在仍然在自己反复摩挲过的泥土中劳作。牛车里,新收的玉米颗粒饱满,丰腴的黄色如同马土坡的泥土一样。时间和劳作正在侵蚀着他的呼吸,一阵剧烈的咳嗽后,他的灰土面色如同牛车上装着玉米的旧竹筐,让人察觉到他经受一生的雨水。

侯志强和村民们是到后来才知道,大家居住的马土坡属于云南省开远市灵泉办事处三台铺行政村管辖。但他并不是这里的村民,准确来说,他们不属于任何行政单位,“也不能算作人民”。

他们被称作“黑村黑户”。在开远这个人口30万左右的县级市,像侯志强这样的“黑人黑户”登记的就有1300余户,总数超过6500人。他们分布在开远市8个山区村委会,共74个居住点。马头坡在侯志强等数十户人家迁入后,算是其中比较大的一个居住点。

这些“黑人黑户”在正式的文件中被称作“自发移民”。开远市自发移民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金学调查后发现,这一群体在遇到调查时“戒备心强,或者干脆躲起来”,真实人数估计超过1万人。

“我倒是没几年活头了,关键是孩子们活得没有盼头。”这些年,侯志强和村里的老人不再为找到一片可以吃饱饭的土地感到骄傲,相比于坡地上刀耕火种的劳作,为儿女身份问题的心焦,使得他们正迅速老去,而且他们所盼望的事情似乎毫无起色。没有户口,儿女们将无法考学、打工,也不能合法地结婚,即使男女组成家庭有了小孩,也只能是“黑二代”。

马头坡更像是一个孤岛,令侯志强的小儿子杨春华(侯志强随养父姓,儿子辈按风俗认祖归宗姓杨)常常感到孤独,周围村庄的年轻人去到广东打工,挣钱盖起了房子,而他却被困在这里动弹不得。

整个村子被外面的世界遗忘了。由于没有自来水系统,村民的生活用水都必须从城里购买拉回坡上,一桶1.5元。 (李发兴/图)

流浪“佃农”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茜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53)


回复

2014-04-22

都是什么国家政府

cclgljy
回复

cclgljy

2013-03-16

他们背井离乡,也只是生活所迫。每个人都有活下去的权利,都有追求更为优质生活的权利,当他们离开故地时,有关的官员为什么不能看到他们离开的理由呢?如果原来的地方能够公平的接纳他们,如果原来的地方能够让他们温饱无忧,那么他们会离开吗?现在,他们自然而然地聚集在了一起,成为一个不小的村落,那么,是否可以承认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为他们的存在证明呢?为了一纸户口,竟然要谎称父母双亡,这得有多无奈、多心酸的过往?!

回复

2013-02-05

那么多次的人口普查,查的什么?普查人口的意思是什么?

回复

2013-02-01

有钱的人都一个人办好几个户口,没钱的却一个户口都办不到

回复

2013-01-30

真沉重

回复

2013-01-29

悲哀啊,这就是我的祖国,我所生活的土地……

回复

2012-01-30

权力第一,金钱疯狂的年代,出现这类事情并不罕见。这群被抛弃的人群里面一定没有当权者的七大姑八大姨。被抛弃的人群里也没有大把的金钱去孝敬那些该办事的“公务员”。注定是要倒霉的。可喜的是被有良知和正义感的媒体工作者,报道出来,让他们能够有获得新生的机会。感叹!苍天有眼!

回复

2011-12-30

一言难尽啊,“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中国改革谈何容易......

回复

2011-11-30

问胡总书记、温总理:现行户籍制度什么时候可以取消,人口什么时候可以在国内自由流动?大陆居民去香港什么时候可以不用签证,不必低外国人一等?

回复

2011-11-30

问中央:户籍制度什么时候可以取消?

yyxiaodada
回复

yyxiaodada

2011-11-28

这样的村庄何止一个!?我的家乡就在距开远不远的建水,这样的村庄还有不少·······

回复

2011-11-26

当口吐白沫地念叨着祖国万岁!

回复

2011-11-25

是呀,祖国我们要以怎么的心情来爱您呢

回复

2011-11-24

僵硬的制度,冷漠的官员。这就是口口声声的为人民服务。哎!!!!

回复

2011-11-23

被遗忘的人们,是怎样的无奈啊

回复

2011-11-22

国家要记得每一个国民!

回复

2011-11-22

"当时国家记得我们",现在呢??

回复

2011-11-22

说说开远的艾滋病吧,也说说云南的毒品吧,如果你们敢深入调查,不过现在谁管这个事情??都说些不痛不痒的

回复

2011-11-21

太伤心了,深表同情.

回复

2011-11-21

就像上海一样,外来户口要办暂住证。我堂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自己国家生活,还只能暂住!拿什么来爱你,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