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悦悦事件是中国人的问题,不是佛山的问题
(2011-10-20 00:54:34)
标签:
佛山之耻小悦悦事件18个路人见死不救见义勇为杂谈 |
热焦点评(11-215):小悦悦事件是中国人的问题,不是佛山的问题
彭澎接受《佛山日报》等媒体采访
题外话:小悦悦事件绝不是佛山的问题,只是偶然发生在佛山。其实,前些时候一位老人倒地无人求助以致死亡,这种事件已经有过。只是这次有视频拍到18路人冷漠的现实,更激起人们的义愤而已。
如果我们把问题只归结于佛山,那么,我们就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原因没有搞清楚。
这是整个社会出现了问题,不是一个地方出现了问题。正视它,才能找到解决办法。
佛山文明办:小悦悦事件只是个别现象
专家表示,法律和舆论的保护,才能使助人为乐的精神得到弘扬
本报讯
张红兵介绍说,小悦悦事件发生后,佛山文明办立即和南海区、镇两级文明办进行协商,并第一时间看望了小悦悦,对救人的陈阿姨进行奖励。下一步,将组织一些社会学方面的专家进行座谈,对此事件进行讨论和思考,看整个社会到底要弘扬什么?用怎样的方式来引导这个社会?
张红兵表示,接下来市文明办准备安排本地的一些好人好事进行宣讲,希望将体现佛山道德文化建设的东西更多的传递给佛山市民。
外界普遍把此事件上升到佛山人的道德层面上去讨论,对此,张红兵认为,这些言辞都有些偏激,小悦悦事件只是个别现象,不能代表整个佛山,佛山的整体形象是积极向上。“18名路人的行为,是一种人性的悲哀,社会这个群体中人与人的价值观、世界观肯定会存在差距,这是不可避免的,要通过更好的教化进行提高。”
佛山今年积极进行创文,成绩显著,但此事件也充分暴露出一些问题。对此,张红兵认为,城市文明首先是人的文明,必须在抓好城市基础建设的同时,注重文明建设,把人的精神和主流价值做好正确引领。“悦悦倒在地上那么长时间没人理会,路人也没有施救,事件不仅仅反映出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的很大缺失,在法制上和社会管理上也有一些漏洞。”
张红兵最后呼吁,整个社会应该弘扬正确的道德观,把佛山有爱互助,和谐发展的精神展现出来。
广州社科院研究员彭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发生这样的事情,和地域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它地方也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此事件反应出几个问题,一是社会公平正义有所缺失;二是社会道德体系不完备;三是法律不能充分保护做了好人好事的人。”彭澎说,很多地方发生了扶受伤老人还要承担责任的事件,这让
郑诚
大学生创作歌曲 高呼佛山“不冷漠”
佛山日报
佛山日报记者 刘海波 、李锋
见习记者 岑雪莹、黎志惠、邓雨露
“佛山真的冷漠吗?”昨日,身在加拿大的佛山90后作家李泓业内心纠结。当天,他决定通过微博发表自己的“宣言”——“佛山不冷漠!中国不冷漠!”微博一发立即引发“围观”,大家纷纷表示拒绝冷漠从我做起。
同为90后的阿滔通宵创作录制《佛山声音》,同样引发无数佛山后生共鸣。在歌曲中,他唱到,“如果道德底线好似以前一样纯净,或者呢个事件结局会一片光明……”
网友ASULLIVAN说,“请别因为事发在佛山,就把佛山人给判死了,佛山还是一个温暖的城市。”
佛山不是“冷漠之城”
昨晚7时,“吾曹甸人”在微博上说:佛山近日发生了18个路人对被碾女童小悦悦冷漠到不近人情的新闻,这个“佛山”不如改名“冰山”!
2岁女童小悦悦的遭遇震惊了国人。愤怒、悲痛、谴责、质问……一面倒的情绪狂澜,几乎席卷了网络。“@李军1106”在微博中这样写道:“在黄飞鸿的家乡上演的小悦悦的冷漠一幕,热心如黄大侠九泉下有知,当羞于与佛山为伍”。
这让不少佛山人心头如同被刺扎中一样。 于是佛山网友在网络上辩解。
福建网友“光棍1986”也表示,“我就在佛山,不要动不动地域攻击,佛山人大多数是好的。”
佛山网友“普君嘘”指出,其实,佛山不缺拳拳爱心之人,从献血“皇后”郑慧仪,拦“火车”英雄巡警卢绍毅,到2007年九江大桥撞断时,河南老乡王文田等舍身拦车……到今天的陈姨。佛山并不是一个冷血的城市,人间大爱,人间真爱,忘记那18个冷漠人吧,拾起心中的爱,为小悦悦祈祷祝福吧。
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所说:“这个问题是中国的问题,不是哪个地区的问题。”他说,这些路人一部分是外来人员,但他们都在佛山,而陈贤妹也在佛山,所以可能换一个城市,事件还是那样发生。“不要将这个事情归咎到佛山这个城市,不应把它地域化,而是要讨论这个行为的本身,不应该争论行为发生在哪个地方。”
90后发微博宣言“对抗冷漠”
“我能做些什么呢?”昨日上午11时半(加拿大当地时间已是深夜11时半),身在异国他乡的佛山90后作家李泓业仍睡意全无,想起几小时前晚饭时,面对旁人的追问、自己无地自容的尴尬,他内心十分纠结。
昨日晚饭时,李泓业与当地寄宿家庭成员一起围坐一起,没想到当地电视新闻播放的正是“佛山女童遭碾路人冷漠而过”的新闻。
“他们一家人都目瞪口呆,之后想起我是佛山人,便问我是怎么一回事。”尽管李泓业早些时候已通过网络获悉此事,但面对加拿大人的提问,他仍显得十分尴尬,“我当时真不知怎么解释好!”最后,李泓业鼓起勇气,将事情经过及发生在中国其它城市的一些类似事件一并做了介绍,以此来说明此事件并非佛山独有。
“我非常爱佛山,爱这个武术之乡。其实佛山一直都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佛山人给人充满正气的感觉。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一味责备它也没用,所以我觉得应该从我做起,所以就发起这个宣言和倡议。”他最终决定通过微博发表自己的“宣言”,呼吁更多的佛山人、中国人拒绝冷漠。
出生于1992年的李泓业已出版过好几本小说,在佛山乃至全国拥有大批青少年粉丝,微博倡议一出立即引发“围观”,大家纷纷力挺,“@破晓关前月”说: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关爱、孝德、树本、至善做起。
大学生创作《佛山声音》唤温情
“小悦悦事件只是碰巧发生在佛山!这不是佛山的道德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冷漠的缩影!”同为90后的网友“@MC滔少”也为佛山鸣不平,昨天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佛山被人进行道德批判,凭什么?凭什么!”
“@MC滔少”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来“对抗冷漠”。昨日上午11时20分,他发表微博说:昨晚有感而发,通宵写词制作出一首《佛山声音》,用rap的形式回击了大家对佛山的“冷漠”看法。这首花5个小时连夜创作的《佛山声音》挂上微博后,便得到上千网友转发。
在歌曲中,他唱到,“如果道德底线好似以前一样纯净……帮这个冷漠的社会打支针来解冻人们心中最后的纯真……” 作为一个医学院大二的学生,“@MC滔少”凭着“一种青年人热血的感觉”在网络世界发出了“佛山声音”。
老家在广宁的“@MC滔少”,自小跟随父母来佛山生活,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佛山人,却表示“深爱着这个地方”。在这位新佛山人眼中,佛山是个让人温暖的地方,“起码在我看来佛山人不会是这种冷血的人,外界的横加指责让我不舒服。”
滔少坦言,“小悦悦事件”对其冲击很大,也触发了创作《佛山声音》的灵感,但歌曲的回响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我只是为我生活和成长的地方做了点小小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