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县“政治家族”现象调查

在现行体制下,县委书记和县长常由外面调任,而长期在当地经营的本地家庭政治力量,对当地政情往往有着巨大的影响——正如中国传统政治中的“官”和“吏”的关系。

责任编辑:李梁 助理编辑 温翠玲

编者按:为撰写博士论文,北大社会学系博士生冯军旗从2008年初开始,在中部某县挂职两年,分别担任副乡长和县长助理各一年。挂职期间,他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细致地从内部深入记录了一个县级政权的人员组成、结构、晋升方式和相互关系。

南方周末从他的研究论文《中县干部》中摘编了“政治家族”一节内容。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完整记录了这个县级政权系统内部,当地家族成员的任职关系。从中可以看出,“政治家族”在当地相当普遍,占据了各部门的重要职位,令人触目惊心。近几年来流传的“官二代”现象,在这里亦有非常具体的体现。家族政治对基层权力的垄断,固化了原有的社会阶层,令普通家族出身者更难凭借才干获取政治前途。

中县的一位主要领导对作者说:“如果我的妹妹在中县工作,那么不用我打招呼,她的工作和提拔,都会处处受到关照,这是几千年来的政治传统。”

政治家族的大小,往往和家族核心人物的权力和位置成正比——核心人物权力和位置越重要,家族内出的干部也就越多。

(冯飞/制图)

近年来,县域治理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热点,但是焦点往往放在作为一把手的县委书记权力过于集中这一问题上。事实上,在现行体制下,县委书记和县长常由外面调任,而长期在当地经营的本地家庭政治力量,对当地政情往往有着巨大的影响——正如中国传统政治中的“官”和“吏”的关系,在实际运作中,具有深厚当地资源的“吏”,对地方政情的影响,很多时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文中的“家族”,指的是血缘和姻缘的集合体。作者根据一个家族出“干部”的多少,把政治家族分为“大家族”和“小家族”,一个家族产生5个以上副科级干部为“大家族”,5个以下、2人以上的为“小家族”。根据作者的细致调查,在中县之内,竟然梳理出21家政治“大家族”,140家政治“小家族”。

根据社会学的学术研究惯例,本文隐去具体县名,以“中县”代称。因为作者在选取调查地点时,是以典型的中国中部农业县作为标准。文中所提及的各邻县、该县所属地区和该县下属乡镇的名称,也都采用化名。该县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80万,2009年县财政收入2亿多元,支出为8个多亿。

一个县级政权的家族谱系

按照作者的详细统计,中县五人以上的“大家族”主要有以下21家:

1.张家+张家

张泰康,张家的核心人物,曾任白阁公社党委书记、中县县委组织部长、政协主席,汝县县委副书记、书记,北山地区劳动局长。其妹张梅芝,曾任中县棉纺厂党委副书记、副县长、政协主席。张梅芝的丈夫王封文,曾任中县团结乡党委书记、卫生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茜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30)


依山行水
回复

依山行水

10小时前

今天是2025年4月26日了,这个官场应该还是换汤不换药:中午喝酒后,要么回家睡觉,要么找个地方打麻将,下午根本找不到人。而到了晚上,则继续喝。

回复

2016-10-06

县科股公务员的每一入职升职,多数在‘罗荫国-罗亚萍-庞家钰人事组织模式’中,钱和色的前提条件之后;,,,。在干部关系网的编织和维持中,礼物以及货币的流动是必不可少的。

回复

2016-10-05

不只呵;还有‘大队干部入职门槛-身份一类’-‘临时工-普工入职门槛-身价一类’的非正宗录用制干部身价入职门槛非全日制高校生的内部转正公务员、股长科局副处长都是在党校电大批发店中批发到文凭的-查查广东省德庆县人社局【劳动局人事局】就是一个‘中县干部’山寨版;还劣邪之。

2016-10-05

在中县,各级党校被很多干部戏称为“文凭批发基地”。被称为“中专一代”的正科级一把手们,大多从这里取得在职教育的本科文凭,为升迁“扫除障碍”。

回复

2016-10-05

在中县,各级党校被很多干部戏称为“文凭批发基地”。被称为“中专一代”的正科级一把手们,大多从这里取得在职教育的本科文凭,为升迁“扫除障碍”。

回复

2014-07-26

好文共享

回复

2014-07-26

打破世袭制,走宪政之路。让干部不敢贪,不能贪,不敢胡作非为。

回复

2014-07-18

中国国情 现在 踏踏实实的不靠关系能走多远

回复

2014-05-14

中国地方官员这样的腐败问题比比皆是

回复

2014-04-08

组织形态

回复

2013-10-31

怪不得人人想拼爹。

回复

2013-10-14

政治家族,企业家族。

回复

2013-04-30

一石难激千层浪

回复

2012-09-03

唱着东方红,走进拼爹时代

回复

2012-09-03

中国政府的官员们都有做官的遗传基因?

回复

2012-07-28

因为见识淺陋,今天才有幸读到这篇大作,非常钦佩作者这番解剖"麻雀"的苦心与努力,这个小小的縣城,岂不就是我们偌大中国的一个缩影?这只是当今"中国病"的症状之一,该如何治疗消除这些病症,病态与病灶呢?有谁能耒开出这治病的"良方"或是动手术摘除这颗"毒瘤"呢.我们期待着.

回复

2012-07-02

生态中国,丛林法则

回复

2012-06-23

@deercrane 这篇文章虽是去年的,但实在是深入且精准地反映了中国县城小城市的官场现实,实际也是整个中国社会的现实 值得好好阅读

回复

2012-05-05

革命

6062610726
回复

6062610726

2012-02-24

还在封建社会呢

2011-11-16

说实话,还不如封建社会。

回复

2011-12-05

木有背景,看你能走多远,考公务员的同学们,伤不起丫!有木有!有木有!有木有!……有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