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菊与刀》最初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奉美国政府之命,出于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之目的所做的军方调查报告。但《菊与刀》自1946一出版后,在美国、日本等国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现代“日本学开山之作”。64年间,已经被翻译为30种语言,创下了天文数字般的3000万册销量。更值得称道的是,《菊与刀》作者对日本人性格和文化的定义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普世性的解读范本。问世64年间,想模仿和超越《菊与刀》的作品不计其数。但没有一本能做到。
菊与刀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Benedict,1887-1948),生于纽约,原姓富尔顿(Fulton),美国女人类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日败局已定,美国需要根据日本的情况制定具体的政策,于是本尼迪克特在1944年,受命于美国政府,收集各项资料,完成了这份报告,并在报告中阐述自己的推断。战争结束后,美国的决策与她的推断意见一致,她准确的预见是本书亮点之一。
她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是英国文学,1919年前往哥伦比亚大学从事人类学研究,师从于二战前最伟大的人类学家之一——弗兰茨·博厄斯(FranzBoas,1858-1942),1923年获得了博士学位。她于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文化,写成《文化的类型》(PatternofCulture,1934年)一书,1940年完成《种族:科学与政治》(Race:ScienceandPolitics)一书...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Benedict,1887-1948),生于纽约,原姓富尔顿(Fulton),美国女人类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日败局已定,美国需要根据日本的情况制定具体的政策,于是本尼迪克特在1944年,受命于美国政府,收集各项资料,完成了这份报告,并在报告中阐述自己的推断。战争结束后,美国的决策与她的推断意见一致,她准确的预见是本书亮点之一。
她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是英国文学,1919年前往哥伦比亚大学从事人类学研究,师从于二战前最伟大的人类学家之一——弗兰茨·博厄斯(FranzBoas,1858-1942),1923年获得了博士学位。她于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文化,写成《文化的类型》(PatternofCulture,1934年)一书,1940年完成《种族:科学与政治》(Race:ScienceandPolitics)一书,批判种族歧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民族性的研究,而其中对日本的研究——《菊与刀》一书的贡献最大。二战结束后,她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当代文化研究”,于1948年9月病逝。
目录 · · · · · ·
· · · · · · (收起)
喜欢读"菊与刀"的人也喜欢 · · · · · ·
菊与刀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38 条 )
-
anchasophie (接通千年之前,连接万里之外。)
是不是儒学思想的一种延续?日本保留下来了完整的思想根基,并发挥运用到了今天。本书中没有提到,不过在基辛格论中国中对汉代孔儒的描述,都与日本如今相似,一个逃不开群体中不得自我的枷锁。2018-10-08 15:06:41
-
rhythm (后知后觉)
这真是个沉重的负担,“恩”的分量远远比个人的意志更为重要。2016-07-17 15:04:35
-
anchasophie (接通千年之前,连接万里之外。)
是不是儒学思想的一种延续?日本保留下来了完整的思想根基,并发挥运用到了今天。本书中没有提到,不过在基辛格论中国中对汉代孔儒的描述,都与日本如今相似,一个逃不开群体中不得自我的枷锁。2018-10-08 15:06:41
-
承泽明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日本人极其爱争斗的同时,又非常温顺;他们具有极端军国主义性的同时,又异常沉静文雅;他们在傲慢自大的同时,又彬彬有礼;他们极端固执的同时,又非常富有顺应性;他们是极其顺从的,又非常忌讳任人摆布;他们是忠实的,又不那么守信;他们极其勇敢,又非常胆小怯懦;他们极端保守,又极喜欢新鲜的东西;他们对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行动非常在意,同时当别人还未明白他们的行为不端时,又常败倒在罪恶的诱惑之下;他们的士兵是...2014-04-25 13:42:59
-
要使日本国民奋起有各种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言论自由。这些年来,国民不能坦率地发表自己的意思,害怕被追咎。他们提心吊胆,表面上在竭力伪装自己。因此,人民的心理状态完全变得谨小慎微。这样,无论如何是不能发挥整体威力的。 这不是也在说现在的中国人民吗?
2012-09-04 13:53:31
-
anchasophie (接通千年之前,连接万里之外。)
是不是儒学思想的一种延续?日本保留下来了完整的思想根基,并发挥运用到了今天。本书中没有提到,不过在基辛格论中国中对汉代孔儒的描述,都与日本如今相似,一个逃不开群体中不得自我的枷锁。2018-10-08 15:06:41
-
rhythm (后知后觉)
这真是个沉重的负担,“恩”的分量远远比个人的意志更为重要。2016-07-17 15:04:35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5 )
-
商务印书馆 (1990)8.2分 107797人读过
-
Mariner Books (1989)8.2分 217人读过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6)8.0分 8343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2)8.3分 630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3已读 (Elbisivni.Sage)
- 坏记性的备忘单 (潮汐声)
- 如山倒/如抽丝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小跑藏书-社科 (赵小跑.)
- 我的其他藏书单(二)~ (风~.宿命's)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菊与刀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Tank 2013-05-06 13:37:18
太过于僵化
0 有用 是夏 2016-07-09 10:18:22
起码知道日本和尚为什么能娶妻。整体感觉也没有那么差,不过真的不喜欢这种动辄XX人如何如何如何的论述。个人感觉后半部分可读性更强,观点还是挺有趣的,以后追日剧和看日本电影可以有新的解读角度了,想到作者竟然从来没有到过日本,真是好神奇。
0 有用 Jo 2013-09-02 17:44:22
可能对西方读者更有用吧
0 有用 逍遥居士 2012-07-15 10:59:20
在这里了解日本的国民性,知道他们强盛的理由,学习强者的传统,奇怪的“义”与“道”。惊讶之外,瞠目结舌。
0 有用 发呆 2013-10-11 20:44:56
虽然是很多年前出版的,但真的是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