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的伯克利 Berkeley in the Sixties (1990)
导演: 马克·基切尔
编剧: Susan Griffin / 马克·基切尔 / Stephen Most
主演: Jentri Anders / 琼·贝兹 / Frank Bardacke / 斯托克利·卡迈克尔 / John De Bonis / 更多...
类型: 纪录片 / 音乐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90-09-26
片长: 117 分钟
又名: 嬉皮时代的乐与怒 / Berkeley in the '60s
IMDb: tt0099121
编剧: Susan Griffin / 马克·基切尔 / Stephen Most
主演: Jentri Anders / 琼·贝兹 / Frank Bardacke / 斯托克利·卡迈克尔 / John De Bonis / 更多...
类型: 纪录片 / 音乐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90-09-26
片长: 117 分钟
又名: 嬉皮时代的乐与怒 / Berkeley in the '60s
IMDb: tt0099121
60年代的伯克利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 第63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纪录长片(提名)
- 马克·基切尔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60年代的伯克利的影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伯克利的六十年代》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网络转载:http://fanhall.com/group/thread/11646.html 导演介绍:Mark Kitchell美国记录片导演。主要作品《伯克利的六十年代》 影片介绍:1990年奥斯卡最佳记录片获奖影片《伯克利的六十年代》 历时六年,千余人参与拍摄的记录片《伯克利的六十年代》再现了一场60年代从... (展开)伯克利政治行动主义校风在60年代的形成过程/伯克利社会学系之与美国如何相当于曾经的北京大学中文系
重新看一遍这部纪录片,信息非常丰富,表现效果也做得很好。 对前60年代伯克利的政治气氛的描写和电影《奥本海默》不同,是否真的那样政治冷淡呢?还是伴随着国际共运2、30年代的高潮曾经繁荣? 校方和学生最初争议的焦点是学生会SLATE对“校外议题”的引进,包括civil rights...
(展开)
> 更多影评 4篇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这片子有中文字幕么… | 来自naive | 2 回应 | 2013-05-29 11:07:08 |
求字幕啊! | 来自柴真 | 10 回应 | 2011-11-20 18:28:41 |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美国独立电影 (羊毛)
- 【豆瓣高分纪录片/其它】(2/2) (影志)
- 圣丹斯电影节获奖记录 (guyu-如沐春风)
- 一个人看电视(二) (鹿小羽)
- 叛逆者的影像拷贝 (宇宙公民巴赫金)
订阅60年代的伯克利的评论:
feed: rss 2.0
60年代的伯克利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10 条 )
4 有用 喜上眉梢邪王子 看过 2013-02-20 21:20:45
真好,这就是希望~~我不认同暴力,但是支持这种社会内部的良心变革力量,哪怕它幼稚,哪怕它存在一些危险的倾向~
1 有用 naive 看过 2010-11-02 10:31:50
看英文字幕会累死人的
0 有用 Shawn 看过 2009-12-17 14:43:06
Woodstock Festival, there and then
0 有用 京片儿 看过 2008-12-17 16:14:32
berkeley spirit
5 有用 时间的玫瑰 看过 2020-12-04 08:48:03
十年前mark想看没想到陆陆续续看了好久,感觉要蓄积一些感情力量才可以往下看一点。想想今日,觉得历史真像是回旋,全程不时涌起熟悉又讽刺的感受。我以前也暗暗笑过“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觉得矫情天真了。然后看到纪录片后段的某一刻意识到里面或微笑或愤怒抗争的人们,在当时也是risk了他们的学业/工作/远大前程乃至个人人身自由去想要做哪怕是让世界可能改变一点点的事情。不同的人,为着心中不同的更好的世界,... 十年前mark想看没想到陆陆续续看了好久,感觉要蓄积一些感情力量才可以往下看一点。想想今日,觉得历史真像是回旋,全程不时涌起熟悉又讽刺的感受。我以前也暗暗笑过“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觉得矫情天真了。然后看到纪录片后段的某一刻意识到里面或微笑或愤怒抗争的人们,在当时也是risk了他们的学业/工作/远大前程乃至个人人身自由去想要做哪怕是让世界可能改变一点点的事情。不同的人,为着心中不同的更好的世界,被记录下的真挚的理想主义和勇敢的践行,即便是一刻的年轻,都是永远的,也会激励未来的所有有相似理想的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