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九神庙位于北京市延庆县香营乡辛庄堡村,该庙始建于清康熙16年(1677年),距今已有330多年的历史,在清朝嘉庆二十一年六月(1817年)曾进行过重修。寺庙原有两进院落,目前只剩下后殿一座,九位神仙壁画就在这座大殿内。壁画的画工技术十分精致,在目前所发现的神庙中算是比较少见的,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大殿三开间,坐北朝南,北墙上画着九位神仙,东墙上画着龙王行雨图,西墙上画着龙王回宫图。北墙上九神分为三组,由西到东依次画着:山神、土地和武道(第一组)、狐仙、龙王和虫王(第二组)、火神、关公和菩萨(第三组)。中间的狐仙、龙王、虫王三神地位最高,狐仙主要化解百姓难事,龙王专管大旱降雨,虫王防治病虫害;西边的山神和土地看山管地,武道保佑村民免受战乱;东边的火神有三只眼睛专管灭火,关公象征忠义,菩萨掌管其他杂事。
那么为什么把九位职责不同的神仙放在一座庙里呢,而且狐仙、龙王和虫王地位最高呢?我认为主要还是为了祭祀方便。我国民间自古以来就信奉多种神灵,九神归一,祭祀求神时省去了香客多少时间和银两,在一座庙里就可使自己的各种心愿得到满足,这才是真正的“庙小神灵大”。关于地位高低还是和当地一农业为主。古时种地主要靠天吃饭,只要把龙王、虫王伺候好了,风调雨顺、不闹虫灾这一年日子就好过了(看20图就可了解),加上狐仙主管百姓的杂事,这三位神就可保佑百姓的基本要求了。其他的单独的要求就去祭祀另外几个神仙吧。
此壁画文革期间被好心村民用报纸糊上,有加上泥土保护了起来,所以壁画局部可见到报纸残留。壁画应为嘉庆二十一年(1817)重修时所绘,也接近200年了。
1、这就是九神庙大殿
2、北墙上的壁画:九位神仙
第一组

3、第二组(位于正中间)

4、第三组

5、分别是:山神

6、土地

7、武道

8、狐仙

9、龙王

10、虫王

11、火神(三只眼,是否马王爷啊)

12、关公

13、菩萨

14、狐仙身边的小鬼儿

15、龙王行雨图
16、龙王回宫图

17、东西墙壁画局部
18、

19、

20、注意,这幅图充分说明了为何狐仙、龙王和虫王为主神,壁画勾勒出一个大丰收粮满囤的景象。这图具体在哪面墙的位置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了
21、梁枋处的琴、棋、书、画
琴
22、棋

23、书

24、画
25、象眼处的渔、樵、耕、读
耕

26、读

27、渔

28、樵
29、脊檩上重修留记

30、林钟月---就是6月

31、修庙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