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博
0

新闻

  • 行情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保险不保守

2013年09月13日 16:02  保客  我有话说

  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闫曙光

  8月5日,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改革正式启动,持续了14年之久的人身保险传统险2.5%的预定利率放开。

  这一标志性事件释放了行业将进一步加快市场化进程的信号。

  预定利率的放开不是一件孤立的事件,回顾新领导班子上任不到两年时间里的举措,再联系近期监管的系列动作,不难看出,利率的调整绝不只是简单的产品降价,而是带有明显的整体市场化改革的印记。

  “为什么现在我们敢放开寿险预定利率了?主要是因为现在监管跟上了,市场化改革条件也成熟了。”主席项俊波在日前接受《新世纪(0.370, 0.00, 0.00%)》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表达了眼下开闸利率的理由。

  全方位的保险改革线路图,当下和未来行业的发展路径,针对这一切,上层已有了蓝图和定调。

  在6月29日那场有名的上海陆家嘴(9.130, 0.09, 1.00%)论坛上,项俊波为保险业勾勒了一张改革路线图,“未来20年,保险业将构建全方位覆盖、多层次服务的保险发展格局,推进市场化改革,打造丰富产品、多元渠道、优良服务,增强监管的有效性,致力于实现由保险大国到保险强国的转变。”

  7月8日,在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的启动仪式上,项俊波再次就保险改革路线图发表自己的看法:今后一个时期,保监会将着力深化保险业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保险业长期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

  7月21日至22日,保监会举办保险业深化改革研讨班,监管领导提出,保障与理财并不冲突,未来在投资端有可能放开保险资金运用领域延续多年的“比例监管”,进一步在保险资金投资比例、投资范围、投资方式等方面,实行更大更彻底的开放,逐步实现由公司自主决策投资行为。

  早有去年下半年陆续出台的13项保险资金投资新政,近有“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寿险费率改革,紧锣密鼓般的动作让我们明显地感受到,监管的大胆作为——将致力推动保险资产管理的重要力量,希冀将中国保险业带入大资管、大保险时代,夯实保险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支柱地位。

  此次的定价机制只是“三步走”的改革之一。项俊波已明确表示过,当前保险业的市场化改革有三个重点,一是建立市场化的定价机制,重点是推动寿险费率改革;二是建立市场化的资金运用机制,即对保险公司的投资松绑;三是建立市场化的准入退出机制,通过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健全,来对市场机构建立硬约束。

  “找准定位,立足全局谋发展。”相信,新改革理念将在未来的布局谋篇和具体实施中持续体现。

  强势发力,开放创新。保险业似乎要大胆与疲软的过去挥手作别了。毕竟,没有实力就没有地位和话语权,7.36万亿元的总资产,的确与保险的地位不匹配;总资产被信托超过,被挤出前三甲之位,的确心有不甘。

  保险,不保守。让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欢迎发表评论

发布
  • 新闻叙利亚同意交出化学武器换取西方不动武
  • 体育CBA-尤纳斯阿联同时续约广东2年
  • 娱乐李某案律师称3被告认罪 各赔15万获谅解
  • 财经上海自贸区获批催涨区内房价:一夜涨10%
  • 科技旅行者1号成首艘飞出太阳系人造飞船
  • 博客个税沦为工资税:中产收入阶层最受苦
  • 读书才子佳人更多情:民国惨烈的出轨纠纷
  • 教育北大招100处女大学生供血做研究
  • 苏鑫:开发商情绪指数成楼市主角
  • 杨涛:从银行房贷紧张看地产金融创新
  • 齐格:李嘉诚先生与政治的距离
  • 陶冬:中国经济企稳 改革仍是必需
  • 叶檀:养老金改革不能让国民老无所养
  • 刘杉:中国经济第二季是多雨季
  • 龚蕾:金融危机五周年的思考
  • 潘英丽: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正确方向
  • 安邦智库:中国城市经济面临全面转型
  • 谢作诗:为何中国劳动收入占比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