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印度为何陷入恐慌

2013年08月27日 14:46  新浪财经 微博
图为最新期《经济学人》杂志封面图为最新期《经济学人》杂志封面

  导读:最新一期《经济学人》于8月正式出刊,本期封面文章是《印度为何陷入恐慌》。货币贬值、股市暴跌、通货膨胀,印度经济正经历自1991年以来最严峻的时刻,为了度过难关,它必须进行大胆的改革。

  今年五月,美联储暗示将不再大量购买国债,全球投资者必须做出调整来适应一个没有廉价资金的世界。大量资本从新兴市场撤出,从巴西到印度尼西亚,货币开始贬值股价开始下跌,但有一个国家的情况尤为严重。

  不久前印度还被视为经济奇迹。2008年辛格总理宣称印度新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为8%-9%,他甚至预测困扰数百万印度人几个世纪的贫困、无知和疾病将彻底消失,然而今天他不得不承认这个预期很难实现。三个月来卢比贬值了13%,而按美元计算股市下跌了四分之一。借款利率达到了雷曼兄弟(0, 0.00, 0.00%)破产后的水平,银行股遭受重创。

  8月14日,为了防止当地人携款逃离该国,紧张的官员加强了资本管制,这吓坏了外国投资者,他们担心印度冻结自己的资金。信贷紧缩的风险以及自我实现的恐慌加剧了卢比的贬值并引发了通货膨胀,决策者承认该国正处于自1991年国际收支危机以来最严峻的时刻。

  印度之所以出现困难,部分要归因于全球大趋势,这不在该国掌控范围之内,然而更多是由于印度的自以为是所引发恶果,为此它丧失了一次绝佳的机会。

  在2003-08年这段经济繁荣期,推行改革相对容易,但政府却没有解放劳动力、能源以及土地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也没有跟上,而腐败和官僚作风却越演越烈。

  私营企业减少了投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到4-5%,是繁荣时期的一半,通货膨胀率达到10%,高于其他任何一个大经济体。过去吹嘘印度将成为世界强国的富豪们,现在开始警告小心国内的动乱。

  改革失败不但粉碎了12亿人的致富梦还严重拖累了卢比。限制性的劳工法、糟糕的基础设施阻碍了印度公司的出口,通货膨胀迫使人们不得不进口黄金来保障他们的储蓄,两个因素使得经常项目赤字严重恶化,印度只能接受更多的外国资本。加上不得不展期的外国债务,明年印度必须吸引2500亿美元的资金,比任何脆弱的新兴经济体都多。

  一年前新任财政部长帕拉尼亚潘-齐丹巴南试图重振印度经济,他推行重要的改革、清除各种障碍并努力帮助外国投资者,然而齐丹巴南不但面临反对党的恶意阻挠,即便在自己党内也得不到支持。结果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例如电厂能源短缺,最终外国公司发现什么也没有改变。与此同时,国营银行的坏账开始增加,10-12%的贷款打了水漂。由于2014年5月的大选即将临近,一些人担心国会领导下的政府很可能选择更加民粹主义的道路,成本高昂的食品补贴计划就印证了这一点。

  为了防止出现危机,政府首先要做的是不让情况变得更糟。资本管制已被证明效果适得其反,而其他糟糕的政策仍在不断出台:8月19日官方宣布对从机场运进的电视机加收关税。印度必须接受2013年和1991年不同,当年该国曾不惜一切代价捍卫固定汇率,但现在卢比已经可以浮动,而且该国也没多少外债。弱势货币可能让一些企业因外债而破产,但绝不会影响政府的偿付能力。

  所以印度储备银行应该让卢比自行找准自己的位置,它还没有超过基本估计价值太多。新任央行行长格赫拉姆-拉扬应该努力控制通货膨胀,而不是对世界上交易最多之一的货币进行微观管理。

  其次,政府必须尽快恢复财政秩序。近些年该国的预算赤字已达到GDP的10%,今年政府必须控制赤字(包括各邦的赤字)降到GDP的7%。印度正在削减燃油补贴,尽管面临大选准备阶段的压力,但动作仍然要快。

  然而这并不足以改善财政状况,只有3%的印度人缴纳所得税,因此政府的税收收入少得可怜,一项针对商品服务征税的提案将帮助解决这个问题,但各党派间无休止的讨价还价让这个计划停摆。如果政府希望在大选前推动一项长期改革的话,这件事值得一做。

  最后,政府连同中央银行应该强迫僵化的公立银行资产重组。2009年美国进行了“压力测试”来修补银行业,印度也该效仿。给银行注入资金会增加赤字,但是可以极大的提振信心。

  希望之光仍然存在:7月印度出口增加,贸易逆差减少,但它仍将面临极其艰苦的一年,因为除了动荡的全球市场还有一场即将到来的大选。即便撑过大选后仍没陷入全面的经济危机,下一届政府也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来改变印度。未来十年有上千万年轻人需要找工作,然而现在这些就业机会并不存在。创造就业必须促进经济增长,而这也意味着大幅放宽对受保护部门的管制(零售业只是其中最明显的一个);打破从煤炭到铁路的国有垄断;改革限制性的劳工法,整修印度的基础设施,包括公路、码头和电站。

  1991年的危机引发了自由化改革,进而结束了数十年的停滞,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这次危机的处理同样能留下宝贵的财富,然而前提是选民和下一届政府意识到新一轮改革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解决经济中的瑕疵、释放出巨大的潜能。(鹿城/编译)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薄熙来:王立军暗恋谷开来 不能自拔
  • 体育麦蒂宣布NBA生涯结束 或再战CBA 视频
  • 娱乐郭晶晶产一子报喜 恰逢旧爱田亮生日
  • 财经卖掉北京的地收入远超美国一年GDP
  • 科技传苹果公司9月将首次推iPhone以旧换新
  • 博客贺卫方:薄熙来案放过一条重大线索
  • 读书超级革命:毛泽东发动文革的三个目标
  • 教育乡村家庭拒供女儿上学 称早晚要嫁人
  • 白明:用中国权解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
  • 梅新育:跨国公司爱官二代是全球现象
  • 安邦智库:金融高官转任地方的红利
  • 叶檀:政府全面接管经济
  • 陶永谊:谁动用了我的存款
  • 金岩石:新股发行制度变革关键是啥
  • 朱平:解读A股移动互联企业
  • 马宇:反垄断之剑将挥向垄断央企?
  • 幽灵礼物:A股T+0是福还是祸
  • 叶檀:光大证券与中国市场的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