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仁尼琴的“政论三部曲”之《倾塌的俄罗斯》
来自: Nausicaa(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索尔仁尼琴的新作《倾塌的俄罗斯》 June 17 2001 at 3:53 AM 刘文飞 (no login) -------------------------------------------------------------------------------- 如今,在实行了市场经济的俄罗斯,很少有什么书会脱销,然而, 为购买索尔仁尼琴的新作《倾塌的俄罗斯》(俄罗斯之路出版社, 1998),我跑遍莫斯科的各大书店竟未寻得,每处的回答都是:“卖 完了。”最后,是一位俄国女学生在一处书摊上为我买到了此书。 这本封面深暗、小32开、只有200多页的书,首版就印了25000册, 这在目前的俄罗斯书界已是一个不小的印数。此书的畅销(或曰脱销), 大约不仅仅是因为其耸人听闻的标题,也不仅仅是因为其作者如雷贯 耳的大名(索尔仁尼琴的另一些著作,如选本《转折处》,就尚未脱 销),而是因为它是索尔仁尼琴对俄罗斯现实的抨击,对俄罗斯未来 的设计。索尔仁尼琴如今已被视为当代俄罗斯最有社会责任感的思想 家,每一个关注俄罗斯命运的人,自然也就会关注他的剖析和思考。 回国之前,在美国抓紧写作《红色车轮》的同时,索尔仁尼琴就 写了《我们怎样建设俄罗斯》(1990)一书,1994年又有《二十世纪 末的俄罗斯问题》问世,《倾塌的俄罗斯》是这个“政论三部曲”的 最后一部。作者在序言中称,这将是他此类主题的“最后一本书”。 作者说:“我仅仅是作为俄罗斯这一无限残酷世纪的见证人和受难者 来写作这本书的,为的是将我们曾经见到的、我们正在目睹和忍受的 一切记录下来。” 索尔仁尼琴笔下的今日俄罗斯之现状,是触目惊心的:“改革” 以来,俄罗斯的国民生产已下降两倍,而在整个“二战”时期只下降 了25%;自1900年至今,俄罗斯没有建成任何一个大型工业企业; (26页)卢布的贬值速度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未曾经历过的,“前不久 他们找到了一个笑话般的出路:简单地划掉三个增生的零,便又可以 活下去了。如果新卢布继续下滑,那么,下一位总统有可能再划掉三 两个零,来让我们开心”;(27页)旨在建立“中产阶级”的经济 “改革”,却恰恰彻底消灭了俄罗斯社会中的“中产阶级”,贫富分 化日益严重,与少数靠掠夺国家财富、投机生意和黑社会势力致富的 “新俄罗斯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众多领不到工资或退休金的普通 人,15家大公司和银行控制着整个国家经济的70%,(57页),而 “一位女教师的月工资只合12美元(相当于一个美国普通工人一个小 时的工资)”;(8页)俄罗斯的死亡率逐年上升,而出生率却逐年下 降,1993年,俄罗斯人的出生人数比死亡人数少100万,每年都有数万 人自杀,加之由于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而被迫放弃俄罗斯国籍的人, 俄罗斯失去的人口已超过“二战”期间牺牲的人数,现占俄联邦人口 82%的俄罗斯族,在21世纪中叶可能沦为“少数民族”…… 综览全书,不难揣摩出索尔仁尼琴关于这些现象之起因的思考。 首先,他认为是前苏联某些政策或意识形态长期影响的结果,比如, 对所谓的沙文主义的不断批判,诸多不尽合理的民族政策,关于世界 大同的乌托邦幻想,使俄罗斯人的民族意识空前地淡化,整个民族失 去了内在的凝聚力,正是因此,索尔仁尼琴才又对俄罗斯的民族性格 作了深刻的剖析;作者认为西方蓄谋已久的反俄计划及其成功实施, 也是俄罗斯步入当前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域广阔的国土千疮百孔,而权力阶层又是如此地腐败无能;国 际上的敌对势力在得寸进尺,而俄罗斯人的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又是 如此地薄弱。“怎么办?”的问题再次摆到了俄罗斯人的面前。索尔 仁尼琴作出的回答就是:实行人民的“自我管理”。他主张恢复革命 前的俄国有过的“地方自治会”形式,由人民选出的代表来管理一切 事务。作者主张建立四级地方自治会:地方的,县的,州的,全俄的, 其最高形式为“全俄地方自治会代表大会”。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 理体制,与此同时,保留自上而下的政府及其各级机构,以合成所谓 的“国家———地方自治会体制”(198页),以取代现存制度。 也真难为了索尔仁尼琴,一位年近80的作家老人却要出面来设计 国家的体制,且不说他的“人民自我管理”的理想是否合理、能否实 现,单是他对民族命运的担忧、对人民力量的信赖,就能让人们觉出 他的一腔赤诚,并因此而感动。本来,看到自己几十年间一直与之对 峙的政权垮台了,索尔仁尼琴是可以松一口气的,甚至可以以某种意 义上的“功臣”而自居,他便再次选择了与当局对立的生活方式,他 对俄罗斯现任领导人的抨击,丝毫不亚于他当初对苏联领袖们的批评, 前不久,他还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叶利钦在他生日时授予他的俄罗斯国 家最高奖圣安德列奖,索尔仁尼琴真是一个永恒的持不同政见者。有 人说,是东西方“冷战”的时代背景造就了索尔仁尼琴,他后来也曾 长期生活在西方,按理说,西方、尤其是美国对他是有“恩”的,但 是,对民族文化的强烈依恋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却使他始终是一个西 方现代文化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坚定反对者。在《倾塌的俄罗斯》一书 中,索尔仁尼琴虽然也承认:“在当今,任何一种政治都是由经济驱 动的。”(34页)但他更看重民族精神和文化对于国家与民族的意义: “人民的精神生活比疆土的广阔更重要,甚至比经济繁荣的程度更重 要。民族的伟大在于其内部发展的高度,而不在于其外在发展的高度。” (202页)他认为,如今能给俄罗斯人以力量、保证俄罗斯民族永远立 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也许只有俄罗斯的文化。正因为在《倾塌的俄罗 斯》一书有所折射的索尔仁尼琴的这些品质,他才被人们视为“民族 的良心”和“文化的主教”;同样,索尔仁尼琴通过《倾塌的俄罗斯》 所体现出来的生活态度同世界观,其价值和影响也许超出了书中那些 具体的观点或方案。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我不羡慕街头亲吻的情侣,只羡慕牵手漫步的老人。 (聆听)
- 在等风也在等你男蒸女 (燃峰,)
- 92硕男 一起共创未来生活 (空城旧梦)
- 蒸女 携手走过四季,愿与你共赏人生的每一道风景 (老友鬼鬼)
- 征婚 灵魂不能没有爱而存在 (左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