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9/mw690/bc89fb9dtx6CBcaRCfC18&690
本文中两个小宝宝都是我上个月接诊的小患者(为保护隐私,隐去姓名及就诊医院)。看到家长带来的处方,让我觉得目前的“过度医疗”确实触目惊心。
病例一
9个月男宝宝,因“咳嗽2天”就诊于外院,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轻症)”,处方如图:“头孢地嗪(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阿奇霉素(第2种抗生素)+炎琥宁(中成药注射液)+地塞米松(长效糖皮质激素)”静滴。http://s16/mw690/bc89fb9dtx6CBbTF6Oz5f&690
后患儿就诊于我处。检查后诊断同前”,由于患儿一般情况好因此仅给予口服沐舒坦(稀释痰液)、雾化(平喘、止咳)对症治疗,之后患儿复诊时发现合并细菌感染,加用口服基础抗生素后病情好转,2周痊愈。
【分析】
1) 患儿为病初仅为单纯的病毒性肺炎,因此无需常规加用抗生素,对症治疗即可。这种使用抗生素(联用两种静脉抗生素)的做法属于不合理用药。
2) 炎琥宁为中成药制剂,对于治疗病毒性肺炎没有任何高质量的循证医学依据,而检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该类药物已经造成了不少严重过敏、甚至致命的病例。
3) 地塞米松为长效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免疫抑制作用,不常规用于轻症上呼吸道感染,儿科使用时尤其需要考虑药物的对儿童生长发育相关的副作用。笔者注意到地塞米松是和炎琥宁配在同一组输液中的,难道为了抑制可能的炎琥宁过敏就要给9个月的轻症肺炎患儿用糖皮质激素么?。
病例二
8个月女宝宝,因“发热1天”就诊于外院,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给予“头孢美唑钠”、“单磷酸阿糖腺苷”静滴,另有口服中药、所谓的“免疫调节药”若干。
http://s8/mw690/bc89fb9dtx6CBbXTmsL27&690
【分析】
疱疹性咽峡炎是病毒感染所致,部分可合并细菌感染。由于该患儿一般情况好,口服与静脉输液具有相似的疗效,且费用更低,对患儿造成的痛苦更小,因此选择静脉治疗是不适宜的,对于处方的免疫调节药物和中药也值得商榷,第一:疗效不确定;第二:上述药物无确凿的安全性数据。
感想
这两个病例远不足以做统计学分析,但至少反映了一些现存的过度医疗的现象。过度医疗的原因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释得清楚,也不是个体医生的错。作为父母,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尽量帮助孩子避免过度医疗。好好与医生沟通,也许是我们唯一可以做的。
比如,在就诊的时候,可以好好与医生沟通最佳的治疗方案:“医生,我的孩子是否可以不输液,选用口服药物治疗,我愿意配合医生的治疗及密切的复诊”;“医生,我的孩子一定要用抗生素治疗吗?我想了解一下原因,麻烦医生解释一下?”。至于静脉输中成药的建议,家长完全应该直接拒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