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邱辰
——陸企不買帳 台資不優待
在被譽為「陸生元年」的2011年,990位和馬軍一樣的大陸學生奔赴台灣求學,其中178位碩士研究生在這個夏天率先學成回歸。這些「兩岸通」擁有國際認可的學歷,卻因台灣當局限制而無法留台就業,返回大陸後亦由於大陸企業對台灣高校認識不足、在大陸的台資企業亦無特別優待,他們的求職之路並不平坦。 ■香港文匯報記者 林舒婕
「我上輩子是台灣人,我經常這麼說。如果我心裡有一片海,我可以去青島讀海洋大學,可以去大連讀海事大學,可以去秦皇島讀燕山大學,然而我還是來廈門了,因為這片海,叫做台灣海峽。」台北大學公共行政管理專業碩士生馬軍,在北京帶著粉塵的空氣裡收拾著返校的行囊。
馬軍十分珍惜在台灣求學的最後幾個月時間。在本科入讀廈門大學以前,馬軍對台灣一無所知,直到在校園網上偶然看了正在熱播的台灣政論綜藝節目《全民大悶鍋》。「就在離我這麼近的地方,有一片如此不同的土地。」本科畢業報考廈大台灣研究院未果,馬軍一邊在新東方教書,一邊等來了台灣開放陸生就讀的消息。
2010年4月,台灣「立法院」初審陸生到台法案,8月包含《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在內的三個法案修訂通過,正式向陸生打開大門。2011年台灣公布招生簡章,本科生限定戶籍地,研究生除戶籍地外還附加了本科畢業院校的限制。
但真正給渡海求學路蒙上了陰影的便是陸生耳熟能詳的「三限六不」:限制採認大陸大學、限制赴台陸生總量、限制學歷採認領域;不加分優待、不影響島內招生名額、不編列獎助學金、不允許在學打工、不得在台就業和不得報考公職考試。
入學首周 院校領導輪番陪吃
首年碩博招生的結果未盡人意:核定招收陸生名額647位,最後只錄取248位,缺額高達399位。2012、2013年的招生缺額也在三成左右。馬軍依然記得2011年9月4日,他第一次踏上台灣的土地。「我非常用心的讀書和生活,學著像一個台灣人那樣在台灣生活。」馬軍在自費出版的小書《台灣,我不是來玩的》這樣寫道。前往桃園機場接機的,是一個在網上剛剛認識的哥們。入學第一周,作為學校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大陸學生,學院和學校的領導輪番和他吃盒飯表示歡迎。
「第一印象如此溫暖的地方,政策為什麼這麼冰冷?」兩年過去了,「三限六不」並未如馬軍所料想的,出現任何鬆動。完成論文答辯就將畢業的馬軍,不得不開始委請大陸的朋友代為留意工作信息。「一定要說全稱台北大學,要不人家會誤以為我是台灣大學的。」(編按:台北大學和台灣大學是兩所無隸屬關係的大學)不過幾個月過去尚未傳來好消息。
報考事業單位 婉拒「無規定」
「偶爾我會遐想著,再去香港讀個書,過幾年拿了香港身份證,就可以去台灣工作了。」回到北京一周的邱辰患上了感冒,他忍不住自嘲「水土不服」。碩士畢業前夕,邱辰獲得了台灣交通大學傑出貢獻獎,這是該校第一次為陸生頒發這個獎項。「每個到台灣讀書的人都接受了畢業之後要離開的現實,但是從心底裡,或許都有不同的想法。」還未開始著手找工作的邱辰,已經耳聞了不少同學找工碰壁的故事。
兩個月前在台北舉行的首屆「在台陸生就業人才交流會」上,邱辰和他的大陸同學意識到一個殘酷的事實:原本認為自己有兩岸優勢,但台企的人力資源部門更傾向於用大陸的「人力銀行」為大陸的分支企業尋找人才,對於一般在台陸生並不重視。邱辰告訴記者,赴港澳讀書的學生在報考內地事業單位時還有章可循,赴台就讀的陸生則完全處於真空狀態。「對方為了穩妥起見,只能委婉的表示沒有相關規定,他們也不清楚具體的運作程序。」
「我們也知道,台灣的高等教育對陸生限制太多了。作為教師,我很希望學校能多招一些陸生,畢竟高校需要『異質性』,才能碰撞出精彩的火花。」台灣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曾泰元對兩位即將入讀本科一年級的陸生充滿期待。「曾經有一位蘇州大學來的交換生,非常優秀,也有到台灣繼續讀研的意願,但是幾經評估最後還是去了香港中文大學讀研。」愛才的曾泰元理解這位學生的選擇,並為她寫了推薦信:「畢竟到台灣來,不確定的因素太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