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哉,中国央企在缅甸甘当好公民
![缅甸西提(Se Tae)的村民反对中国万宝矿产有限公司在莱比塘(Letpadaung)山脚下的一个项目。](https://static01.nyt.com/images/2013/05/19/world/MYANMAR/MYANMAR-master1050-v2.jpg)
缅甸马德岛——管道已经完工,储油罐在热带的阳光下熠熠生辉。碧水中的深水港,正等待着第一艘油轮,满载中东的原油驶来。
中国通过印度洋、翻越缅甸的高山来输送能源的宏大计划已接近实现。位于孟加拉湾深处的天然气井打出的天然气,今年7月将通过500英里(约合800公里)长的管道开始奔涌。今年年底,一条与之平行的管道将开始输送石油。
然而对中国而言,这些管道的成本,却远远比中国的能源巨头中石油修建管道时花费的数十亿美元更高。受到缅甸民主进程开启的鼓舞,当地的活动人士对中国的工程发起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因此中国正试图在这里,乃至缅甸全国,修复人们心目中受损的形象。
在过去压制民众的军政府统治时期,这个偏远沿海地区的农民和渔民因为丧失土地、鱼群减少而表达抗议时,很少能够取得什么。而现在他们却赢得了一些让步。在缅甸中部,僧人们加入了世代相传的土地所有者的行列,要阻止由中国牵头的企业集团,铲平一座蕴藏有铜的名山。
上周,掸邦军(Shan State Army)游击队袭击了一座属于缅甸石油与天然气公司(Myanmar Oil and Gas Enterprise)的院落,该公司是中石油的一个合作伙伴。而这个接近中缅边境的地方离管道并不远。对中国而言,这个新征兆并不吉利。
为了应对广泛的反对之声,北京已经要求行事隐秘的中国国有企业,做一些过去很少做过的事:公开实行西方式的企业社会责任行动,要谦恭地对待在这些备受夸耀的项目周围生活的居民。
草根阶层针对中国项目的抗议,让北京感到不安,因为此时中国与美国正围绕着在缅甸的影响力开展竞争。
从官员的正式访问中,就可以一窥外交竞争的情形。领导着一个半文职政府的缅甸总统登盛(Thein Sein,又译吴登盛)周一将访问白宫,这也将是1966年以来,美国总统首次在华盛顿会见缅甸国家元首。
几十年来,登盛一直是中国支持的军政府中的一员。去年11月,登盛会见了奥巴马总统,这也是在任美国总统首次访问缅甸。登盛在过去6个月中,曾两次访问中国。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今年早些时候曾到访白宫,预计将很快访问北京。
缅甸历史学家丹敏吴(Thant Myint-U)表示,“考虑其投资的影响附和中国自身的利益。”丹敏吴著有《中国与印度相会之处:缅甸及亚洲的新十字路口》(Where China Meets India: Burma and the New Crossroads of Asia)。“从长期来看,中国对缅甸都会很重要。但中国有可能不再是主导缅甸的角色,这会令中国的一些人感到不安。”
在这种忧虑之下,担心会把缅甸输给美国的中国官员开始反击。数月前,中国的资深外交官王英凡被任命为处理中缅事务的亚洲事务特使,得到任命后,他立即飞赴缅甸,谈论中国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
中国驻缅甸大使馆政治处主任高明波说:“这些企业必须保有当地社区的支持。这也是大使馆长期以来的主张,要开放、要与人接触。”
他创建了大使馆的Facebook页面,尽管该网站在中国被屏蔽了,但它已经成了驻仰光的中国官员用来与当地居民接触的工具。仰光是缅甸的商业首都和主要城市。
高明波说:“如果只是说空话,不肯办实事,就不可能赢得当地人的心。”
中国的公关努力是否能够平息反华抗议,仍然是一个答案并不明确的问题。
在泰国流亡多年之后,瑞区天然气运动(Shwe Gas Movement)等活动团体的领导层,现在已在本国内重整旗鼓,其基层力量在说服和示威的战术上可谓训练有素。该组织已经承诺,将继续施压,为修建管道征收的土地索取更高的补偿金,并为管道沿线民众争取薪水更高的工作。他们的诉求和中国国内非政府组织的诉求相似,但这样的诉求在中国却受到官方的冷遇。
在管道以东数百英里外,万宝矿产有限公司正在与缅甸联邦经济控股有限公司(Myanmar Economic Holdings Ltd.)合作建造一个巨大的新铜矿坑,这个项目需要收购莱比塘(Letpadaung)山脚下26个村庄的土地。万宝矿产有限公司是中国有军火制造商,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的子公司。
人权组织称,警察在去年11月镇压矿场的暴力示威时,曾对示威者使用白磷烟雾弹。之后,政府展开了调查,由昂山素季牵头。
调查结果认为,万宝公司可以继续扩张,让这家公司松了一口气。由于担心引起中国的不快,昂山素季敦促农民与该项目进行合作。她牵头的调查组要求公司以市场价格收购农民的土地,并向农民补偿三年的农作物的售价。
报告称,公司必须进行环评调查,但对于如何执行这一点却只字未提。
矿场附近的农民群情激奋,他们当中许多人接受过“88世代学生组织”(88 Generation Group)的前学生活动人士的培训。最近,在一个叫作瓦篾(Wat Mie)的村庄,一名叫山山拉(San San Hla)的27岁女性,坐在尘土飞扬的橙色土地上择豆瓣菜叶子,挑出好的扔掉坏的,以便拿到市场上去卖。
远处,矿业公司为同意卖地的农民修建了新房子。新房的锡制屋顶在落日下闪闪发光。山山拉说,谁都不能说服她搬进公司提供的小区里。
“我才不怕矿业公司,”曾在去年的示威中被捕的山山拉说。“我不会搬家的,因为我喜欢这种务农的生活。”她说,她不会理会昂山素季要求与中国公司合作的呼吁。
在调查结果发表之后,万宝立刻任命了一名负责公共关系的高管昂索林(Aung Zawlin)。他得意地向到访者们展示了他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其中概述了矿场周边的新建学校、图书馆和升级道路的规划。
中石油的公共关系团队最近也发表了一份42页的文件,其中概述了向当地社区示好的计划。该公司称计划中将包含造价达2000万美元的学校、诊所和其他项目。在管道沿线的村庄,该公司建造的许多建筑似乎要比破败的政府设施更加坚固。但村民们抱怨没有给老师的钱。
反对者当中扮演领导角色的,是瑞区天然气运动的国际协调员王昂(Wong Aung)。他出生在包括马德岛(Maday Island)的若开邦,天然气和石油管道就是从马德岛开始的。王昂说:“流放者被鼓励回国,向中国公司施加更多压力。”他还举办培训班,向村民们传授该如何组织起来的方法。
该管道将为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提供电力,然而若开邦的很大部分,仍将处于黑暗之中,这一点让烧柴做饭、点蜡照明的村民们愤懑不已。
随着储油罐的建设进入收尾阶段,来自马德岛中部的小村庄皮因村(Piyin Village)的数百名村民上个月举行了示威,要求为土地获得额外的补偿金。
该公司同意为土地支付更多的钱,修建新的道路和额外的电力设施。
不过,民愤依然存在。附近皎漂(Kyaukphyu)的一名52岁的物理教师貌吉(Maung Gyi)说:“中国人来这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只给我们留下些小恩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