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品方: 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出版年: 2013-7-15
页数: 352
定价: 49.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中国国家地理&腾讯新闻 合作书系
ISBN: 9787508640464
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一本用影像和文字记录当代中国无数瞬间细节的著作,也是中国纪实摄影经典之作的“列传”。20余位摄影家以口述历史的方式记录了激荡变革的时代和随着历史颠簸起伏的个体命运,见证了这个国家的伤痛和辉煌,体察着世间的人情冷暖。他们亲身体验了中国的变革,解读照片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带你观看未曾体味的历史细节,带你重回历史的现场。他们将个体生命与时代记忆融于一体,形成了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家国影像。我们仿佛可以穿透厚重的历史看到未来……
【编辑推荐】
26位中国当代著名影像记录者的独家口述。
99幅经典影像背后鲜为人知的珍贵记忆。
70年来中国重要时刻历史细节的现场重回。
以镜头见证时代;用影像理解中国。
宏观视角和微观白描并存,展现中国社会的脉搏跳动。
中国国家地理和腾讯网新闻中心联袂打造。
本书用一幅幅具有时代标志意义的珍贵照片呈现中国无法忘却的历史细节,26...
这是一本用影像和文字记录当代中国无数瞬间细节的著作,也是中国纪实摄影经典之作的“列传”。20余位摄影家以口述历史的方式记录了激荡变革的时代和随着历史颠簸起伏的个体命运,见证了这个国家的伤痛和辉煌,体察着世间的人情冷暖。他们亲身体验了中国的变革,解读照片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带你观看未曾体味的历史细节,带你重回历史的现场。他们将个体生命与时代记忆融于一体,形成了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家国影像。我们仿佛可以穿透厚重的历史看到未来……
【编辑推荐】
26位中国当代著名影像记录者的独家口述。
99幅经典影像背后鲜为人知的珍贵记忆。
70年来中国重要时刻历史细节的现场重回。
以镜头见证时代;用影像理解中国。
宏观视角和微观白描并存,展现中国社会的脉搏跳动。
中国国家地理和腾讯网新闻中心联袂打造。
本书用一幅幅具有时代标志意义的珍贵照片呈现中国无法忘却的历史细节,26为大师级影像工作者通过口述历史的方式将变化的世界、变化的中国图像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娓娓道来。
【名家推荐】
鲍昆(著名摄影批评家、策展人):
当影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叙事手段和传播信息的方式时,摄影就更清楚地说明自己不是一门单一的艺术了,虽然许多以摄影的名义开始自己生涯的人仍然认为摄影是他毕生追求的艺术。《影像中的国》这本书,以众多与历史一起走来的摄影人的讲述,证明了这一历史轨迹。虽然本书采访对象的口述未必绝对准确,但它毕竟给公众开启了一扇回望时光之门,让人们反思今天的由来。
翁乃强(著名摄影家):
这本书介绍了二十多位影像工作者的实践心得,也反映出历史的留痕,希望读者们能喜欢。
王景春(《南方都市报》视觉总监、编委):
这份文本以一种平和随性的笔调展现了作品背后的诸多故事,以及摄影家的心路变化与思考,这些故事与思考更多的并非关于摄影本体,而是关于历史、时代、个人成长的微妙互动。
作者简介 · · · · · ·
李玉霄
曾任《南方周末》记者、《东方早报》特稿部主任、《南方人物周刊》主笔等职,2006年加盟腾讯网,现任腾讯网副总编辑。
沈洪
江苏如皋人,中山大学新闻系毕业,供职于腾讯网新闻中心,负责口述史访谈栏目“大师”。
目录 · · · · · ·
沙飞 飘逝的“先知”
翁乃强:不留余地的旁观者
四月影会:回归“自然·社会·人”的视角
李晓斌:以人民的视角为历史存证
金伯宏:用幽默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状态
凌飞:追求纯粹性,坚持自己的观点
鲍昆:摄影和纸笔一样是我们说话的工具
罗小韵:凭着摄影爱好和对艺术的追求走到一起
徐勇:摄影作为艺术的价值是创造
侯登科 黄土高原割麦“候鸟”的守望人
吴家林:我是一个幸福的傻子
安哥:让摄影回归到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的时代
解海龙:纪实摄影的“正能量”和“负债感”
王福春:小火车,大社会
北河盟:一条流过青春的河
顾铮:带着一丝“幸灾乐祸”的目光
王耀东:摄影,通过臆想来暗示
雍和&陆元敏:动静上海
雍和:记录波澜壮阔和惨不忍睹并存的时代
陆元敏:还是要回到刚拿起照相机时的状态
王文澜:一板一眼的节奏
贺延光:真实与谎言的博弈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们在新闻摄影上的弄虚作假是从上到下、几十年都是这么做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毛主席检阅红卫兵的一张照片,数年以后我到台湾地区去,看到了这张照片,发现怎么这么熟悉,但怎么和大陆看到的不一样呢?仔细一看,毛主席的牙是黑的,而大陆的那张照片上毛主席的牙洁白如玉。回来后,我就请教《人民日报》的老同志,人家说:“我们每次见报都要修版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41页 -
关于理想主义 问:您觉得现在和你们年轻时有什么不一样吗? 顾铮:更大意义上来说,当时80年代的人还是有一种理想主义的激情在,但是到了今天,感觉好像这样的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可能比较罕见了,更多的是一种物化,机会主义可能更多一些。所以说,总得来说当时的这种理想主义的精神在今天没有更多的得到光大。 当时的理想主义可能跟当时的情景有关,当时的诱惑相对少一点,所以无论是伪理想主义还是真诚的理想主义还是比较容易端起一个理想主义的姿态的。而今天有这么多的诱惑,要端起一个理想主义的姿态其实也是很困难的。很分化的世界,有许多分化的立场。所以总的来说,在今天理想主义根本就不值一提了。 问:那现在这个年代是摄影最好的年代吗? 顾铮:最好什么的,我都不敢用这样的词,如果要说好的时代也算是一个比较好的时代了,相对来说空间多了,自由度大了一点,你不受官方主流的这一套,那还有市场另外一套评价体系,所以说空间相对来说多一点,当然市场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东西,但是市场它又具有一个跟其他东西抗衡的可能性。就看你怎么样充分、聪明地利用市场,实现你自己的目标。有的人在利用市场的同时被市场异化,这种可能性充分存在,我们也看到太多的例子。总的说,可能性比以前大,空间也比以前多。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6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影像中的国"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影像中的国"的人也喜欢 · · · · · ·
影像中的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 更多书评 13篇
论坛 · · · · · ·
【赠书活动】 | 来自mengqq | 1 回应 | 2013-07-31 10:14:29 |
影像成为一个新的中国历史的倒影。。 | 来自宝藏研究院 | 2 回应 | 2013-07-01 13:47:08 |
中国当代的历史细节,由一群特殊的群体说出来,很有趣 | 来自海杜马 | 2013-07-01 10:27:00 | |
中国当代的历史细节,由一群特殊的群体说出来,很有趣 | 来自海杜马 | 2013-07-01 10:26:46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新周刊深夜读书2013(上) (ICE CHAN)
- 中信阅读佳品[小编卢俊的豆列] (我是卢俊)
- 2013新周刊深夜读书 (已注销)
- 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寻找失踪人口de水晶)
- 2013年购书目录(二) (思郁)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影像中的国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三流 2014-06-11 14:15:56
还可以,虽然只是访谈。
0 有用 李小坏 2014-01-15 18:13:23
中信喜欢弄这些高大上的,但是我喜欢这种文字比图片多的,讲故事,讲照片背后的故事,是好书。
0 有用 楠℃ 2013-07-24 16:56:53
不失望,但也不惊艳
0 有用 lqr021213 2015-05-05 15:04:14
纪实摄影我来啦~拍出我的世界~
0 有用 私 2014-02-13 16:39:38
从摄影的角度来反映中国那段讳莫如深的历史。“活着就会遇上好事”呢!虽然现在是一个比过去更自由,选择更多的社会,但是历史和时代还是在以无法抗拒的力量影响个人的命运。与其愤愤不平,不如磨练自身,静待时机。要行动,也要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