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至沓来的新闻中,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先是复旦研究生投毒、然后是南航大学生杀人。而这一戾气,最近似乎又有低龄化的趋向,先后曝出13岁少女因嫉恨同学漂亮将其杀害肢解、16岁学生因一个莫须有的“12万中奖短信”杀害好友的报道。一时之间,人们不禁惊呼:现在的孩子怎么啦!
“琐事引杀机”如何理解?实际上,常人眼中的琐事也许在凶手眼中并不一定无足轻重,近十年来发生在国内的几起比较著名的校园杀人案的杀人动机都是“琐事”。
“舍友相弑”为何增多?仅是极端案例吗?统计显示,75%的杀人案都发生在熟人之间。一项调查显示,在12所高校的数万名大学生中,仅四成大学生对寝室关系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