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科学探索

 
 
 
 
 

日志

 
 

袋鼠牙齿化石揭示昆士兰州上新世的生态系统   

2013-06-23 04:59:31|  分类: 历史考古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东南部的上新统的河流钦奇拉石砂矿发现的钦奇拉地理动物群形成于大约五百万年前到两百五十万年前,是陆生和水生脊椎动物的一个独特的组合。

 

科学探索 来源:化石网

 
袋鼠牙齿化石揭示昆士兰州上新世的生态系统
 

袋鼠牙齿化石揭示昆士兰州上新世的生态系统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东南部的上新统的河流钦奇拉石砂矿(fluviatile Chinchilla Sand deposits)发现的钦奇拉地理动物群(The Chinchilla Local Fauna)形成于大约五百万年前到两百五十万年前,是陆生和水生脊椎动物的一个独特的组合。

  上新世是认识澳大利亚独特的现代动物的起源和演化的关键。正是在这个时候,许多澳大利亚的动物第一次开始出现其的现代外观和独特性,比如敏捷的大袋鼠属(Macropus )首先出现在上新世。

  钦奇拉地理动物群代表了澳大利亚的一个少数异常丰富的上新统的脊椎动物地点化石,同样是关于上新世的环境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古生态数据的重要来源,之前关于钦奇拉地理动物群的根据定性观察的基础上作出的古环境推论包括草原、开阔的林地和湿地。

  最近,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李察德研究生院的Shaena Montanari等人在6月12日的《PLoS ONE》杂志上在线发表了对于钦奇拉地理动物群的古生态系统的研究报告,这篇研究报告认为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东南部在上新世可能是可能主要是镶嵌的热带森林、湿地和草原。

  Shaena Montanari等人认为钦奇拉地理动物群的有袋类动物的牙齿珐琅质的碳、氧同位素的检查代表推断古环境和古生态的化石动物群的定量方法。钦奇拉的平面袋鼠属未定种(Protemnodon sp. indet.)主要吃C3和C4光合作用的植物类型(平均δ13C =-14.5±2‰),并且因此可能占据混合植被环境。

  Shaena Montanari等人发现钦奇拉的大袋鼠属未定种(Macropus sp. indet.)也消耗的C3和C4植物混合的食物,但是具有更多的C4植物消费倾向(平均δ13C =-10.3±2.3‰)。有趣的是,他们的同位素食物特征更符合热带和温带的袋鼠类群,而不是钦奇拉现在的副热带类群。

  Shaena Montanari等人认为其他研究对象包括已灭绝的褶齿袋鼠属未定种(Troposodon sp. indet.)和宽颧弓兽(Euryzygoma dunense)似乎都已经占据独特的食物位置。

  这项研究表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东南部上新世可能主要是镶嵌的热带森林、湿地和草原,并且没有先前认为的非常干旱。这项研究对于古生物学家了解上新世巨型动物群生活在什么类型的环境中至关重要,这段时间详细的环境记录可能帮助我们发现后来这些大型动物灭绝的动力。

  评论这张
 
阅读(822)|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