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1回复:25喜欢:1

@常青 说:啤酒行业最成熟的模式是金字塔型产品线,低端抢占市场空隙,高端掠夺利润,如青岛啤酒而言,全国体系的低端掠夺举步维艰,高端拼杀在外资面前并不占优,战果时代远未结束,还是要依靠强劲的现金流进行大规模的收购兼并绞杀弱小,不知青岛啤酒是否能如愿而行呢?现在的产业环境是否适合绞杀?

全部讨论

2012-05-29 08:49

都是吃货啊,呵呵!

青啤现在还是 1厂/5厂/青岛其他厂/烟台朝日/深圳朝日(限纯生) 的产品比较好喝(嗯有些好到我觉得喝什么万里迢迢进口来的啤酒很傻的程度),其他的没法喝吗?

我算轻度的啤酒爱好者。我觉得啤酒其实关键还是品质。烟台朝日刚转产青啤那阵,据说品质相当的好。跟一个朋友晚上出去喝酒,饭店说只有雪花,那朋友毫不犹豫的换了一家。是夜我喝到掉链子(失忆)一直晕晕的有些HIGH但没吐,头也不疼。第二天正常醒来,也不心慌脚软。

我现在在北京,偶然能看到的01开头生产日期在2个月内的青啤,必搬一箱回去,除非存货超过半箱。

2012-05-28 14:59

关于品牌集中补充一句,除了心理影响力外,还有啤酒的消费差异性不大

2012-05-28 14:46

看好啤酒,看空白酒,一是因为健康的问题,而是因为主流消费市场,特别是所谓的高端白酒,主要还不是用于宴请,而啤酒主要是百姓日常消费,如果坚信中国会变成一个正常的国家,不应该存在目前的三公消费,不应该有大量的商业贿赂,那么白酒就需要彻底重估。另外,啤酒20年来基本没有涨价,当年一瓶茅台也就是几瓶青啤,现在是仅1000瓶青啤,啤酒纯粹是规模扩张,如果涨价-一元,利润会增加多少?最后,啤酒行业的集中度还会进一步提高,未来有助于形成竞争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