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新闻网
浙新办[2006]51号 浙ICP备07000304号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在线投稿
首 页|新闻中心|专题报道|民声在线|磐安视频|磐安旅游|理论园地|海螺评论|大盘山文学|生活频道|政务公告|磐安摄影|浙江网联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三江交汇财源盛 凤凰山脚凤凰舞——冷水镇冷水村
www.panews.cn 磐安新闻网 来源: 磐安新闻网  2013-04-22 07:58

冷水村

  好溪、龙溪、灵溪三江交汇之处有一村,名为冷水,村东有一山,名凤凰,山微而秀明;村边另有一山,名为龙头,巍然而立,凛凛然有龙啸之气。有好事的风水先生断定此处为龙凤齐集风云际会之地,有帝王之气。

  也还真有这样的传说:古时候,冷水有一人怀孕三年而未生产,为皇帝托生于此。忽有一天,胎儿在腹中开口叫“妈妈”,并问“将有了没?”妈妈以为是问有没有酱,就答:“有酱的。”胎儿一听有大将护驾,就出生了,可妈妈递给他的却是一瓶酱,知道将还没到,天缘未至,皇帝就一头撞死了。虽然未能出皇帝,可是冷水不失为一处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宝地。

  冷水地处好溪沿岸,地理气候适合人类生活,在该村旁的古文化遗址曾收集到石钺、石斧等新石器和西周中晚期人类活动遗物。古址旁有清泉一眼,从不枯竭,炎夏饮之寒冷透骨,故名冷川,俗称冷水。古属东阳郡永康县。唐万岁登封元年(696),划入缙云县。宋元明清时期为缙云县美化乡石龙里,民国年间(1912~1949)为龙门,解放后称冷水。

有凤来仪:一种小伞叫香菇

  冷水村是冷水镇政府所在地,属中心村,北接新城区,南临缙云县。山清水秀,交通便利,环境优美,42省道、冷沙公路沿村而过。全村辖冷水、田心、隔山3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 629户,1637人,耕地面积677亩,山林面积3965亩。村民收入以经商、香菇、蚕桑、药材、来料加工为主,是我县香菇种植的发源地。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在一些沿海大城市轰轰烈烈展开了,可是政策的春风并没有吹到偏僻小镇,冷水人的生活还是很贫穷。穷则思变,1986年,冷水村部分农户引进并培植香菇获利丰厚,这种形状像小伞的食用菌,马上吸引了农民的注意力。1988年,香菇生产成为全乡的主要种植产业,田间地头到处可见四四方方的香菇棚。1990年始,省农科院重点扶植,县里设立食用菌生产办公室加以引导,省农科院等单位委托县食用菌公司在此设点常年收购,各地有关公司和菇商也纷纷到此收购,桥头马路香菇市场自发形成。

  1991年,冷水村因势利导建成占地5000平方米的香菇专业市场,成交量2300吨,成交额6000多万元。1992年7月,市场扩建为9635平方米(其中干菇市场106个摊位,占地4400平方米;鲜菇市场有102间交易房,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高峰容纳量达万余人。除本县外,福建、丽水、庆元、仙居、缙云、东阳、永康等省市县的菇农菇商进入市场。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省市常驻冷水采购者有500余家。我县也有从事贩运的菇商30余家。至1996年,打通了亚洲、欧洲、北美以及香港、澳门的销售渠道,销售量为2.9万吨,销售额为2.2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鲜香菇集散地,“小伞”撑起一片天。

凤凰起舞:一种富裕叫文化

  种香菇发了家的冷水人,并没有止步于物质的富有,他们还要追求精神的充实。冷水村十分重视农村文化工作,每年均召开文化工作专题会议。2010年创建了金华市级文化示范村,不满现状的冷水人又开展了更高级别的创建工作。2012年村文化中心舞台及配套设施建设上马,上半年建设了集舞台、灯光、幕布、观众厅、活动厅为一体、占地面积达530平方米、总投资45万元的村文化中心,1622名村民和1200名外来民工有了文化活动平台。中心建成后,先后出资邀请县舞剧团及永康、缙云县舞剧团来村演出。去年11月,“真情颂伟大党恩,携手铸辉煌冷水”冷水镇颂歌十八大暨第五届文艺汇演在冷水文化中心成功举办,3800多名群众观看了演出。

  村里另建有标准的活动中心,室内建筑面积930平方米,设置教育培训、影视播放、图书阅览、老年活动等活动室,并配备有关设施。有专职人员管理文化中心,设有村图书室,藏书1600多册,建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室外文化活动场地达1200平方米,建有标准灯光篮球场、公园、全民健身路径。

  在抓好设施建设的同时,该村注重软件建设,村里经常召开全村文化骨干座谈会,每年初公布当年村文化工作要求和活动计划。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有效解决群众看戏难、看书难、看电影难等问题。对村里的文化特色户进行走访、座谈,鼓励他们在村文化工作中进一步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村排舞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等经常组织开展表演、比赛活动,村婺剧演唱队经常组织排练,为群众表演节目。村里还派出吕月青、吕秀梅等人员参加县、镇组织的各类培训,组织开展了各类文化活动。

  村里积极组织文化人才开展节假日活动,举办三八、七一、老人节、一年一度的村文艺汇演及一年一次的民间文化迎胡公活动。村文化中心不论刮风下雨,每晚都有舞蹈表演等活动,乐声飘扬,热闹非凡,各业余团队有序开展各类文艺活动,成为全村干部群众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施展才艺、文化交流、休闲健身的好去处。2012年最大手笔的文化活动当属村里首次举办的《2012冷水春晚》,共演出节目15个,观者如潮,村民说“看央视春晚不如看自己的春晚过瘾”,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春节文化娱乐生活。

  在上级文化部门的重视和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冷水村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关于建设秀美乡村、幸福磐安的意见,大力实施文化支撑工程,大力倡导“山容万物,坚如磐石”的磐安精神,始终把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作为第一要务,在发展繁荣农村文化的同时,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建设和谐冷水、幸福冷水作不懈努力。2013年,经村班子研究决定,着手省级文化示范村创建。

凤凰腾飞:一种建设叫新农村

  冷水村2010年启动示范整治村建设,投入建设资金425.4万元,完成空心村改造、村内道路硬化工程、路灯亮化、环境整治和卫生改厕共5个项目,其中拆建后安置农户房屋面积8025.12平方米。

  2011年,新一届村级班子团结干事,迎难而上,继续开展整洁村建设,规划实施新项目6个:空心村改造,现已完成征地30亩,拆除旧房32户3200平方米,安置屋基29户68间3120平方米;排水排污设施建设,计划埋设1000米,现已完成800米;窨井建设;新增50只垃圾箱;路灯安装,已完成;道路硬化5000平方米,现已完成2600平方米,总体进度达90%。

  2012年末的重头戏是投资60余万元新建的蔬菜市场,用村委会主任吕秀义的话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比原来的老市场小一些,但是分类齐全,卫生设施齐备,干净整洁,是一个高质量、上档次的市场。

  冷水村的新农村建设已从单纯的改善居住条件,向拥有良好公共服务、良好生态环境提升,一个宜居宜商的新冷水已呈现在大家面前。

 

香菇市场

防洪堤

泰科电器公司标准化厂房

 
 
作者:  通讯员 曹明福/文 张明华 吕德念/摄      编辑: 陈兆贤   孔海燕   初审: 陈兆贤   终审: 孔初阳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
新闻导读 更多>>>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 看着看着就哭了,这里的每一个瞬间都刻骨铭心
· 联播+丨践行多边主义 习近平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习主席“四新”建议新在哪儿?
· 为“重要窗口”添最靓风景——鄞州奋力推进全域全面高质量发展纪事
· 龙游充分挖掘乡村生态潜力 变“输血”为“造血”:老廖的奔富“三部曲”
· 一战结束百年 美欧关系再临考验
· 美国宣布重启对伊朗能源和银行等领域制裁
· 4年来首次 俄宣布制裁乌克兰数百个人、实体
· 第63届贝尔格莱德国际书展开幕
· 土耳其将在叙利亚境内展开新一轮军事行动
· 叙利亚局势四方峰会呼吁在叙全面停火
· 推进儿童之家建设
· 在建设“重要窗口”中彰显更大担当 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熊建平来磐开展“三服务”活动
· 金艳调研应急管理工作时要求 提升安全监管能力 提高应急实战水平
· 牢记总书记嘱托 建设重要窗口┃穷山村成为旅游村 ——从灵江源村的蝶变感悟“两山”理念的真理力量
· 决战决胜 奋斗有我·优秀“磐管家”┃施凯强:用心用情“三服务” 做好企业贴心人
· 确保高水平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少”
· 加压奋进 磐安2019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特刊】和美乡村 身心两安
· 【专题】“一把手”谈乡村振兴
· 【专题】第十二届中国·磐安中药材博览会
· 【专题】我们这样抓落实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专题】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 扫黑除恶
磐安县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浙新办[2006]51号 浙ICP备07000304号 广告许可证33072740000002
磐安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磐安新闻网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