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观察

  地方政府部门不妨与民间组织合作,利用民间已有的渠道和信息,尽快将物质上的救助和精神上的慰藉,送达每一个还活着的抗战老兵。关怀抗战老兵,也不要仅盯着他们曾经的战士身份,更应关注他们所代表的老年人群体。

  明天,是7月7日。1937年的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八年抗战由此开始。

  而抗战老兵的待遇问题,近年来逐渐浮出水面,得到社会关注。

  近日,针对人大代表王敏刚关于优抚抗战老兵的建议,民政部作出回复,重申符合条件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与社会困难群众一样,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并可优先优惠进入敬老院、福利院。民政部还建议各地党委、政府在重大节日邀请原国民党的抗战老兵参加并慰问。

  对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的社会保障政策,原来就有,此为重申,却仍然引起社会和舆论的强烈反响。一方面,民政部的此次回复有亮点:“优先优惠”是新提法;重大节日邀请老兵参加并慰问,对老兵具有格外重要的国家荣誉意义。另一方面,近年来还原重述抗战史的诉求不断升温,许多公益人士和民间团体投入到寻找、慰藉、救助抗战老兵的行动中,民政部对民间自发的关爱老兵行动明确表态支持、鼓励,具有官民互动的意味。

  民政部的答复,通过志愿者的转达,正在传到越来越多的抗战老兵耳里。老兵们在对社会保障感到宽慰的同时,其实更看重国家层面对自己当年功绩的认可。有位老兵听到消息后说,精神上得到很大的安慰,“就算没有军功章,我没有辜负人民。”

  众所周知,许多原国民党抗战老兵,都曾经在几十年前的历次运动中屡受冲击。最重要的打击是精神上的,战士最珍视的是荣誉,曾经为民族、国家尊严而战的他们,却未得到应有的认同和尊重,反而在特殊的历史情境下成为“另类”,以致许多人后来都不敢承认自己是抗战老兵。现在抗战老兵们已入风烛残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得到社会和国家的敬意,其意义不言而喻。

  民政部在后来的声明中称,国家相继出台过一些政策,让对日作战牺牲的或负伤致残以及编入到人民解放军序列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老战士,享受同等待遇,或追认为革命烈士或给予相关抚恤。抗战老兵也和其他社会群众一样,享受了相应的社会保障。但不可否认,近年志愿者们走访调查发现,许多抗战老兵的生活还很困难。因此民政部重申对老兵的社会保障政策,有其实质意义。

  对抗战老兵进行社会保障、国家关注,具体工作需要地方政府去做。像邀请老兵参加重大节日庆典等建议,也应得到切实的响应。地方政府部门不妨与民间组织合作,利用民间已有的渠道和信息,尽快将物质上的救助和精神上的慰藉,送达每一个还活着的抗战老兵。

  关怀抗战老兵,也不要仅盯着他们曾经的战士身份,更应关注他们所代表的老年人群体。有些边远地区的老兵生活艰难,当地其他老人的境况也许好不到哪里。从老兵这个切口,我们要看到整体的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仍有不少缺漏要尽快修补。

  从这个7月开始,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开始实施,希望这能成为每一位老人的“守护神”。

  □新京报评论员 程仕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