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分享微博 分享微信 回到顶部

责任编辑:马俊岩 SN112

舒勇“古歌砖”:我们身边的文化鸿沟

2013.07.09 13:07:38
1 / 32
“古歌砖”是艺术家舒勇的创造。他将1500句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话语,用谷歌翻译后写成书法体的中英文对照版,以展现中国文化和世界的差异。
156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舒勇“古歌砖”:我们身边的文化鸿沟

    第55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的绿草坪上,树立着一道高2米、厚0.6米、长19米的墙,这面墙由1500块“古歌砖”堆砌而成,阳光照在上面,整个砖墙显得格外透明和金碧辉煌。

 

  “古歌砖”是艺术家舒勇的创造。他将1500句当代中国民众社会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话语,用谷歌翻译后用书法将其写成中英文对照版,展现在1500块“古歌砖”上。舒勇说,他此举是为了展现出中国文化和世界的差异,以这种特别的艺术形态对话世界。

 

  开幕式上,包括意大利文化部长、中国驻意大利大使丁伟(现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威尼斯双年展主席保罗在内的来自世界各地数百位对中国当代艺术感兴趣的政界、艺术界、媒体界、商界精英人士将现场挤得水泄不通。舒勇的高2米,长19米的古歌墙在阳光的照射下通体透明折射出金黄的光芒,异常醒目。观众纷纷在作品前合影照相,他们穿梭在墙前墙后,懂中文的边读中文一边揣摩底下的英文翻译,不住微笑;而外国友人在阅读英文翻译后,会焦急地询问身边的“黄皮肤黑头发”们,中文是什么含义。

 

  现场就有数名观众询问这些“古歌砖”能否带走收藏。舒勇说:“现阶段当然是以展出为主,不会思考这个问题。”舒勇说,他并不一定需要让这件作品以一个形态到展出结束,他甚至允许作品被风吹倒、被人推倒等各种结果变成作品的一部分,“如果观众喜欢展出的‘古歌砖’,可以偷走,只要不被发现,我绝不追究。这一切都是希望作品具有更多的社会性。让作品更具张力和包容性。”

 

  舒勇意在打造一个具有视觉冲击的文化景观,展现给世界观众一种熟悉的陌生,并在这种陌生中,让观众体验到最熟悉的无趣和无助,甚至莫名其妙。让观众猛然发现很多结果一开始就已注定,比如,在这个表面越来越一体化的世界里,技术日益发达,沟通越来越顺畅的时代中,各种鸿沟与墙依然无时无刻出现在我们的身边,而我们却束手无策。事实上这道墙客观呈现了中国与世界的各种各样的微妙关系。既世界要深度了解中国,并不只是流于表面,中国融入世界更需要智慧,中国的智慧以及知识文化艺术要在世界以及互联网世界里生效是我们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舒勇说自己到意大利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语言始终是无法逾越的墙,将他阻挡在威尼斯本地主流文化生活之外。片段的、不流畅的、失语的各种体验让自己无可奈何。而无可奈何之后,就是害怕和懒得交流。最后永远只能是一个简单看看城市外观的初级观光客。这也是他每次出国交流后最大的感受。

 

    舒勇在日记里写到:若干年后,我们再看这些一块块透明带有泡泡的古歌砖时,或许发现它就是世界一体化过程中分泌物的透明结晶体,就像琥珀一样被松油裹在历史的瞬间里,相对于历史的长河,我们翻天覆地变化的当代社会,就是一个瞬间,一个片段,一个幻影。各种误读或者障碍乃至冲突,都是在历史这个时间盒子中见证历史发展的被泡泡包裹的一只美丽苍蝇。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账号,请直接登录
请用最新版微博客户端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