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胡鸿杰
胡鸿杰 新浪个人认证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361积分
  • 博客访问:10,673
  • 关注人气:264
  • 获赠金笔:14
  • 赠出金笔:0
  • 荣誉徽章:点亮荣誉勋章图片博主兑换私密博文兑换金笔
正文 字体大小:

《信息安全价值研究》序

(2013-07-29 10:05:08)
标签:

道理

境界

公民权利

人民

价值判断

不论时光再过去多少年,爱德华·约瑟夫·斯诺登(Edward Joseph Snowden)及其所曝出“棱镜门”(PRISM)事件都会成为信息时代的一个里程碑和分水岭。作为一名前美国中央情报局(CIA)雇员和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美籍技术承包人,斯诺登将美国国家安全局监听项目的秘密文档披露给了《卫报》和《华盛顿邮报》,致使包括“棱镜”项目在内美国政府多个秘密情报监视项目“曝光”。通过该项目,美政府直接从包括微软、谷歌、雅虎、FacebookPalTalkAOLSkypeYouTube以及苹果在内的这9个公司服务器收集信息。

尽管斯诺登的何去何从引爆了媒体的眼球,尽管斯诺登的命运关乎着大国的利益,但是这一事件所沉淀下来的东西却可能在于:人们需要据此在政府反恐、言论自由、个人隐私之间做出判断和抉择。也就是说,在新闻功效、国家利益之上或者还应该存在一种为世界上多数人认同的价值。这种价值可能由于统计范围不同而有不同结果,而无论结果如何,一个受大多数人们所肯定的价值应该客观存在,与任何作此判断的判断者自己的价值观毫无关系。这就是“斯诺登事件”之于信息安全的普遍意义所在,也是《信息安全价值研究》之于信息时代的学术意义所在。

正如《信息安全价值研究》的作者所说:“信息安全问题是与公民权益息息相关,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是影响信息社会健康发展、令管理者深感棘手的社会矛盾。近二十年来,学术界对信息安全的研究可谓方兴未艾,信息安全成为一个长期受到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但是,相关研究更多地集中于技术层面,在理论层面至今仍没有形成一个普遍接受的分析框架。笔者认为,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关键,不完全在于信息技术的迅速更新、也不完全在于网络应用的普及推广,最重要的在于信息安全价值主体——人的价值认知和价值选择。”就在这本论著完成后不久,斯诺登就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信息安全的价值和意义。

自从我们的学科冠以信息资源的名目之后,对信息问题的解读就成为业界颇费心思的问题。因此一些学者试图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消化与把握使学科走上“专业主义”的道路。在持这种观点的学者看来,只有通过加大技术含量,才可能提高学科的专业水准。这对于一门以管理程序系统分析和管理资源重新整合为理论模型的学科而言,“注重管理方式、方法、技术和过程”也许不无道理。然而,就像所有的管理学科都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规则和技术一样,信息资源管理必须先期解决其主体诉求和价值判断问题。即通常管理学中“为什么管”的问题。于是,斯诺登事件所呈现的信息安全问题实际上就成为包括公民权利在内的“人的价值认知和价值选择”问题。

公民是有行为动机和价值诉求的社会主体,包括信息安全在内的公民基本权利保障是社会健康发展是关键。俗话说“衣食足而知荣辱”,没有相当的安全保障,人类就不会发展和提高。同理,在没有信息安全、缺乏人文关怀的国度,又怎么会让自己的人民长治久安呢?为此,《信息安全价值研究》作者通过自己的论述,从信息安全价值理论、信息安全本位价值——利益博弈、信息安全价值目标和信息安全的价值实现等四个方面,为人们展示一个“通向理想境界的道路”,用理想照亮了未来。而“理想境界的实现”,特别是通过斯诺登事件,人们也一定会明白——“还需要仰仗全人类共同和持久的努力”这个道理。

 

 

阅读(1498) 收藏(0)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过去的六月
后一篇:世界的声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