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11日闭幕,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欧伦斯在对话新浪观察员时表示,此轮对话十分重要,是加强两国合作的难得机会,包括军事合作。在对话过程中,两国军方进行了接触,这有利于驱散“战略不互信”。同时,中美双方在气候变化及网络安全方面成立了工作小组,这对实质性推进问题解决也有着极大好处。
在谈及知识产权及网络安全问题时,欧伦斯表示,对美国政府而言,斯诺登曝光的美国对别国的间谍行为与美国自身商业机密被他国窃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美国认为,前者是传统的间谍活动,可以接受,而后者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不可接受。当然,美国所认为传统的间谍活动可能并不被别国接受。
以下是对话实录:
问:你对于本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有哪些观察?它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有哪些?
史蒂夫-欧伦斯: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已经成功举办了好几年,但是这次尤为重要。今年6月奥巴马总统和习近平主席在加州的会面给中美关系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因此趁此机会加强两国的合作机会难得。在战略上,中美面临很多挑战,比如如何共同应对朝鲜核危机,如何解决南海争端,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为两大经济体,共同解决这些问题特别急迫和重要,我看到两国在气候变化方面成立了工作小组,在网络安全方面也成立了工作小组,这对实质性推进这些问题都有极大好处。
问:奥巴马和习近平会面时提到了要建立一种“新型关系”。你怎么解读这个新型关系?
史蒂夫-欧伦斯: 目前,我还不知道怎么定义这个新被提出的“新型关系”。可以说,奥巴马总统和习近平主席见面给两国改善关系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时机。但是如何去实现这个定义,或者去概括这个定义,目前我觉得还需要时间。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可能需要通过100步的努力去逐步实现。现在大家已经开始合作了,比如在投资方面,中国已经加大了在美国的投资力度。总之,这需要两国的共同努力。
问:现在很多人也在谈中美之间依然有“战略不互信”的问题,你怎么看媒体间的这种评论?
史蒂夫-欧伦斯:战略不互信在某些方面肯定是依然存在,关键是中国和美国双方要共同努力去驱散迷雾。我们的方式就是多沟通,多交谈。我在这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也看到了双方的军事代表,我既看到了中国军方的代表,也看到了美国军方的人,这无疑是驱散不互信的好兆头。其实,我所在的美中关系委员会就是在做这件事情,连接美国和中国,让两国建立一个可理解的关系,这是沟通渠道之一。
问:在你看来,中美关系现在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史蒂夫-欧伦斯:在我看来,没有最大的挑战,所有的挑战都是混在一起的。对于美国来说,知识产权的保护尤为重要,是核心问题之一。美国曾多次就此对中方提出顾虑。
问:这么说来,那斯诺登事件,也让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都饱受质疑? 美国也在窃取一些机密信息。
史蒂夫-欧伦斯:对于美国政府来说,可能这些是不同的定义。斯诺登事件对美国来说,是一个传统的间谍行为。在美国政府的概念里,这是一个可接受的行为。但是美国却认为,它自己的商业机密、贸易秘密和知识产权被盗走,这不是一个可接受的行为。当然,这些传统的间谍行为可能不被别国政府的概念里被接受。
问:你在美中关系领域工作了多年,你怎么评价现阶段的中美关系?
史蒂夫-欧伦斯:现在是一个进行承诺的时间了,双方都在采取行动。我知道,中国本身也在加强私营企业的管理和支持,中国加强私营经济对总体经济有好处,这对美国来说,其实也是有益处且重要的。中国自己在一个重要的改革进程中,这些都会使两国关系更近。
受访者介绍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史蒂夫-欧伦斯(Stephen A.Orlins)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曾任美国国务院律师。在职业生涯30年里,他跨越中美外交、商务和法律等多个领域,并先后担任AEA投资集团的亚洲事务高级顾问,Carlyle亚洲执行总监,以及雷曼兄弟执行总裁。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由福特基金会和中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共同发起,1966年在纽约成立,主要致力于增进美中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委员会由研究中国问题的著名学者和来自企业界、劳工界、宗教界、学术界和非政府机构的人士组成。领导机构为理事会,日常工作由会长、副会长主持。
(新浪驻美观察员 范海涛)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