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抄袭这种极其为人所不齿的事变得冠冕堂皇了。
我从2006年初开始写作《闲说桐城历史人物》系列文史随笔,每写一篇,便帖在我的天涯博客《梦斋记梦》中http://blog.tianya.cn/blogger/blog_main.asp?BlogID=303562 ,这些博文后来不断被人转贴,很多转贴者不标明作者和出处,实际上侵害了原作者的著作权。但因为是网络转贴,追责不易,也只好听之任之。
没想到的是,“著名学者”纪连海先生竟然在自己公开出版的“皇皇大著”《历史上的父子宰相 张英张廷玉》中,将我的博文《张一包轶事》和《随心所欲的何夫人》,几乎全篇“引用”,一字不改(改了一字,我文中错别字“岂有不见之礼”的“礼”字,纪大学者改成了“理”)。
纪学者一贯有“大嘴”之谓,他这本《历史上的父子宰相 张英张廷玉》似乎是他在新安大讲坛的讲稿,记得2008年,他开讲父子宰相时,就有人告诉我,纪“引用”了我很多博文中的文字。我没有听他的讲座,我和陈所巨先生2003年就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父子宰相》,2004年元月公开出版。我自谓对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的了解不比别人差,更何况我不信任当代“学者”对许多历史人物的解读,尤其这父子宰相是桐城人,我要解读他们只会去读真正的史料以及他们本人的著作。因为没听讲座,不知他究竟“引用”了什么,也就没有发言权,何况讲座一讲而过,他又是著名的“大嘴”,你能怎样,由他说吧。
2008年6月20日,纪大学者携新书《历史上的父子宰相》来桐城卖书,据说场面火爆,想必卖出的书不老少。我依然没去凑那热闹,原因同上,对于桐城这对父子宰相,我无需去读纪先生的作品。
没想到是,纪先生虽然嘴大,手却“小”得很。这本书中,他竟然将我博文中有关父子宰相家族中的事情“引用”了不少,我也听人转告过此事,但想纪先生是名人、学者,他再怎么“引用”也达不到抄袭的程度吧。于是,还未上心。
真正让我认真对待此事,是因为我的这些写桐城历史人物的博文,在今年结集出版了,书名为《冠盖满京华 文章甲天下——风雅桐城》,2013年3月,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出版后,有桐城籍老乡现在河北工作的一位读者,网购了此书,读过之后,发现与纪连海书中内容有高度重合之处,出于善意,也出于公义,他在微博上给我发来私信,询问为何有此重合现象,引他私信“有几篇文章与纪连海先生《历史上的父子宰相》里的文字几乎重复,如“张一包轶事”、“随心所欲的何夫人”,二位都是我所尊敬的作者,不知为何出现此种情况?也许是巧合,也许是有所参考吧。读有所惑,不知能否予以解之。”
读者的疑问提得客气,但在我看来,却深感耻辱!因为纪的《历史上的父子宰相》出版于2008年4月,我的《风雅桐城》出版于2013年3月,单从这时间上看,很容易让人产生是我抄袭了他的文字的联想。
忍无可忍了,我必须说明真相!于是,我将自己天涯博客网址通过私信发给了他,他看了博文《张一包轶事》发表于2006年11月20日(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303562&PostID=7504116)《随心所欲的何夫人》发表于2006年11月22日(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303562&PostID=7534876)。于是他给我回信,说“刚刚看了您的天涯博客,您的“随心所欲的何夫人”写与2006年11月,而《历史上的父子宰相》出版于2008年4月,所以我相信应该是他抄袭了您,释然。 ”
读者释然了,我却越发释然不了。因为纪的名气太大,他的书影响必定也很大,假如每一个读我书的人都像那位读者一样产生疑惑,我难道要一一解释。桐城有句俗语:“看瓜的反被偷瓜的打了”。我的作品被人抄了,反过来被人怀疑抄了别人的,这岂不太可笑了。
于是,我认真找来了纪的书,好在不难找,当年他在桐城售书搞得沸沸扬扬的,我随便找人要了一本,竟然还是签名本(哈哈,不知孔夫子旧书网上,这本签名本能卖多少钱?)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纪大学者也真下得了手,我的《张一包轶事》几乎通篇全部照抄,《随心所欲的何夫人》也抄了大半。还有写张秉文的《丈夫殉国女殉夫》(博文发表于2007年3月7日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303562&PostID=8768866)、写方其义的《意犹未尽方其义》(博文发表于2007年12月5日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303562&PostID=11967496)两篇文章,几乎一字不差的全部抄用了(还有关于方以智和方家其他人的文字,纪文也多有抄用,因为抄得分散,我也懒得拍照上来了)。我原以为他纵然要借我的文字为他的讲稿服务,怎么也得改头换面一下吧。谁知就这样拿来主义!讲稿拿来说说也罢了,您纪先生还将它出版成书了,这白纸黑字的,怎一个抄字了得(如今这抄也比过去容易多了,只要点点鼠标,复制粘贴即可)。即使是写论文,引用了别人文字和观点,也得在文后注明,纪先生这本书从头到尾可没有说明哪里引用了我的博文。
且不说我的这些博文早已被有关报刊公开发表过,现如今,我的文字也结集出版了,我得讨回我的著作权!(况且还有我的名誉权:我被别人质疑抄了他的,岂不是涉及名誉权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只好将这一切公布于此,还我自己一个清白。
以下是两本书中高度重合处的图片,划红杠的是纪的书中文字,划蓝杠的是我的书中文字。读者诸君自己对照吧。这是属于抄袭还是参考、引用?
http://s5/mw690/50278868gx6BhR3KOeU44&690
http://s13/mw690/50278868gx6BhRydW327c&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