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易云音乐特约撰稿 耳帝)马克思未能预料到,资本天然的逐利性对传统价值的损伤,有一天会深入到艺术领域里,成为现在的“文化工业”。就像整容,如果人脸鉴赏是一门艺术,那么大量的整容医院涌现,随后成千上万的有着相似脸的女人,开始损害她们最初那张“模板脸”的美学价值。所以当选秀如火如荼,某两个选手成为狗般嗅觉的资本锁定的目标,那么机械复制、批量生产是无法避免的。来一百个吴莫愁参赛,庾澄庆立马会去怀念伊能静。这也是文化工业下选秀的一个矛盾,既受困于选手的齐一化模式,又要寻找辨识度,在伪个性主义出现之前,我们来看一看选秀舞台上都有哪些最常见的类型。
第一类:欧美派。
产地多在酒吧夜场,校园歌手大赛,还有欧美音乐网络翻唱圈中,这些属于歌唱界的右派,往往以吨位较大的铁肺女声为主,嗓门大、声音粗、音域宽。可惜脸跟嗓门一样大,腰跟声线一样粗,胯跟音域一样宽,在电视选秀中常沦为炮灰。他们以不会唱中文歌为荣,其实英文歌唱的比中文歌更差,只是缺乏自我认知,时常沉浸在“无知的幸福”当中。另一类乐感型欧美派们把纤细的声线憋成浑厚嗓,天后范;奇怪的腔调配上压喉咙的沙哑音色,爵士范;跑偏的旋律与跟不上拍子的即兴,灵魂范。问到偶像,全是玛丽亚凯莉。偶像的声音没学会,但学会了偶像喜感的台风,在台上热情地打苍蝇。欧美派们被淘汰后,斥责比赛的选歌限制,对艺术不尊重,并在后台的淘汰感言中对着镜头再秀一段转音,表示评委并不专业。
代表曲目:
《Because of you》、《Hero》、《Rolling in the deep》、《Halo》
第二类:高音派。
产地多在网络翻唱圈等。经常在网络上搜索“如何唱高音”,抠脚修炼“关闭唱法”、“咽音唱法”等,并录制各种惨绝人寰的录音上传至网络,实验各种鸡飞狗跳的后期,在下载试听各种后期插件中寻找自己的声音所存在的意义。他们觉得练成了高音自己就会唱歌了,这跟减了肥就变漂亮了属于同一种幻觉。这类歌手中有一两个经历了八十一难的摧残,声带大难不死,于是终于站在了选秀的舞台上,说我的高音在这个世界上比任何人都高。下场大家都知道。
代表曲目:
《天高地厚》、《三天三夜》、《我是一只小小鸟》、《王妃》
第三类:摇滚派。
产地多在地下摇滚圈、音乐节等。声音里都能听出一些深沉的苦难,时光的沧桑与寂寞的沙哑,那是因为喝酒、抽烟与长期喊叫导致的。他们参加选秀,会有一种为现实所出卖了灵魂的不甘,终于被心里的一句“我必须先出名,才能让世界听到我的音乐”的理由给说服,带着一脸嫌弃的表情走上了选秀舞台,那一刻仿佛是莫扎特去做婚庆钢琴手,帕瓦罗蒂去唱卡拉OK,杨丽萍去带队广场大妈舞,脸都当鞋垫子了。可登了台才发现,原来庸俗的选秀歌手们居然都比自己唱的好,本来还想不情愿的出个名,曲线救国,这时才发现是想多了。被淘汰以后更加的愤世嫉俗、痛恨权势,歌曲里出现越来越多的脏话。
代表曲目:
被迫唱了《北京北京》、《春天里》、《天使的翅膀》
第四类:文艺派。
产地多在豆瓣音乐人主页,多盛产民谣与小清新。就像丑女常提醒你去发现她的内在美一样,这类歌手让你多去品味他的歌词——我爱上一把雨伞,可我的家里没有萧敬腾,这让我感到绝望。他们的音乐可以在静音模式下听,因为它更大的价值是成为了QQ签名、人人状态、微信说说,你只需点一个“发表”,就会沉浸在一种愉快的伤感中,然后觉得这才是音乐。民谣吉他手把达人秀式的故事、唱歌前后要哭诉的悲惨唱进了歌里,化为歌曲的一部分,这样观众即领略到了悲惨身世,又不会反感“讲故事”,满足了观众又想矫情又要清高的婊牌心。
代表曲目:
《董小姐》、《梵高先生》、《我在那个角落患过伤风》
第五类:学院派。产地多在各大音乐院校。本以为根正苗红,觉得上述类型全是野路子,但到了好声音的台上却成了真正的贫下中农。当文化工业中的选手都开始齐一化与程式化后,如何消费注意力才是关键,这些字正腔圆、唱腔规整的学院派很快就被淹没了,唯有与上述野路子杂交才能搏出位。
代表曲目:《秋意浓》、《飘》、《回家》
第六类:民族派。
确切的说是民族婊,产地多在小众音乐圈、名胜古迹的酒吧一条街。这是近两年冒出来的一个新型品种,躲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保护伞里。歌手往往都是神秘的都市土著、流落于现代社会的原始民族后裔,所属民族越少见越好,普通话越差越好。唱歌方式好比大学生的英语四级模板,有一个固定的开头与结尾,然后任何流行歌,上至《长征路上的摇滚》,下至《爱情买卖》都可以填进去,往往唱腔诡异,台风如作法,表达云里雾里——但歌手会注解说这是本民族的古老音乐,世界文化遗产。更高级者加入宗教元素,各种《大悲咒》、《大孔雀明王心咒》、《虚空藏菩萨真言》等,单这几个字看起来就金光闪闪的耀眼,你若敢质疑,那就是亵渎神灵。
代表曲目:
《万物生》以及所有套进公式的流行歌。
第七类:秀场派。
产地多在各大卫视的选秀节目中,他们身经百战、屡战屡败再屡战,把比赛当商演。这类歌手没有固定的风格,见风使舵,跟在上述六种的后面,哪类火起来就复制哪类,缺乏骨气,出头无望。
而本期的选手质量比前两期都高,这七种里面也占了多数:
一、塔斯肯——《三百六十五里路》 70分 生不逢时,音色有乐器化的特质。
二、赵晗——《煎熬》 55分 伪装、偷懒式的高音可以唬住大多数人。
三、倪鹏——《掌纹》45分 Live不是他的主战场,录音棚中会更嚣张。
四、刘籽辰——《证据》 43分 另一种形态的金刚芭比。
五、吴木兰——《早安晨之美》 40分 唱腔与音色搭配的很“协和”。
六、孟楠——《领悟》 35分 雷声大雨点小。
七、余俊逸——《眼泪》 30分 牛逼的特长作为职业,就不牛逼了。
八、蘑菇组合——《睫毛弯弯》25分 踩一个100分,踩两个200分。
九、毕夏——《像梦一样自由》20分 像噩梦一样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