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系列电影里,男主角詹姆斯·邦德有句台词:“如果你不相信瑞士银行家,那么世界将会怎样?”作为特务,邦德只相信两个人:一个是他自己,另一个是瑞士银行家。瑞士银行一直被认为是全球最令人信赖的银行。
但本月15日,瑞士政府在法国巴黎签署了《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这意味着,瑞士的保密制终结了。
地位
瑞士银行的存款占全球总储蓄的1/3
数百年来,瑞士银行因严格的银行保密制度而闻名于世。瑞士没有地下矿藏,主要依靠银行业发展起来,至今瑞士银行的存款已占全球总储蓄额的1/3。
二战期间,由于瑞士特殊的中立国地位,瑞士成为纳粹德国和其他国家进行黄金(2912.25, 11.55, 0.40%)交易的主要地点,各国纷纷向瑞士央行[微博]买卖黄金,以换取硬通货瑞士法郎。
据称,当时纳粹德国的帝国银行90%的黄金交易就是通过瑞士央行进行的。
起源
三条人命让瑞士加强了银行保密法
16世纪,随着基督教加尔文教派的兴起,大量受迫害的新教徒从法国和意大利逃到瑞士日内瓦,这些新教徒也带来了大量金钱,交给日内瓦银行家打理。
1933年,德国政府要求德国公民必须交代自己在外国的资产。
在瑞士,负责追查德国公民在外财产的纳粹盖世太保假装成普通客户,径直走入银行,拿出一沓钱,对银行职员说,将这笔钱存入某某的账户(这些都是遭到纳粹怀疑的人)。如果钱能够存入,则说明了该人在瑞士银行拥有账号。然而,那些使用匿名账户的客人,就安全逃过此劫。一年之内,有三个德国人因在瑞士拥有银行账号而被处死。三条人命给了瑞士充分的理由来加强银行保密法。
制度
保密协议终身有效 若有人泄密会被判刑
1934 年,瑞士当局颁布了《联邦银行法》,该法第47条明确规定:1.任何银行职员,包括雇员、代理人、清算人、银行委员会成员、监督员、法定审计机构人员,都 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保守其与客户往来情况及客户财产状况等有关机密。上述人员,包括引诱银行职员泄露客户和银行信息的第三人,都将面临最低6个月到5年的监禁,以及最高5万法郎的罚款。2.如是因为疏忽而泄露客户和银行信息,将酌情处罚,罚金不超过3万法郎。3.保密协议终身生效。不因为银行职员离职、退休、解雇而失效。
特点
客户采用密码账户 银行职员子承父业
后来,瑞士各银行为加强保密,普遍采用了密码账户、化名代号等管理方式,即储户只在第一次存款时写真实姓名,之后便把户头编上代码。为了替储户严格保密,在苏黎世和日内 瓦有116家专门办理秘密存储业务的银行——这还不算各大银行内设的私人储存窗口。在这些银行里,不准拍照,不讲姓名,有些甚至不设招牌,只标有经营者的名字。而且,办理个人秘密户头的职员要绝对可靠,大都是子承父业,世代相传,经过学徒制度的良好职业教育。
围攻
其他国家认为 本国富人将钱存进瑞士银行避税
瑞士的银行保密制度在同欧盟进行的双边谈判中,被“群起而攻之”。与瑞士相邻的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普遍实行高个人所得税制以维持福利制度,于是许多有钱人将钱存进瑞士银行,以此来逃避本国的高税收。这种现象引起了这些国家财税当局的强烈不满。
但是瑞士政府坚决否认“偷漏税”的说法,只答应在存款人触及刑事案件并遭起诉时才提供司法协助。在这种情形下,意大利政府今年年初宣布实行“金融大赦”,希望能够吸引国外资产回流。
数据
瑞士民众对保密制度的态度发生改变
事实上,在1984年瑞士曾经做过一个调查,75%的人坚持银行保密制度,但到2000年,瑞士民众对保密制度的态度有了根本的改变:三分之一的接受调查者认为该项制度只为富人和奸商提供好处;有10% 的人希望彻底废除银行保密制度,其余人则认为制度应该有所放宽。在601名接受调查者中,只有28%的人 认为应该继续保持银行保密制度。这项调查的结果恐怕很出乎瑞士联邦政府和银行家们的预料。
(据《上海证券报》、新华社等)
最新
瑞士银行保密制度终结,避税天堂没了
10月15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宣布,瑞士政府当天在法国巴黎签署《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成为该公约第58个签约方。
瑞士常驻经合组织代表斯特凡·弗卢基格在签约仪式上说,签署《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确认了瑞士参与全球打击逃避税的承诺。
经合组织税务政策中心主任帕斯卡尔·圣阿芒指出,瑞士签署这一公约,意味着瑞士银行保密制度走向终结。
鏂版氮璀︾ず锛氫换浣曟敹璐归娴嬪僵绁ㄤ細鍛樼瓑骞垮憡鐨嗕负璇堥獥锛岃鍕夸笂褰擄紒鐐瑰嚮杩涘叆璇︽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