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漠是诗歌最大的敌人以诗歌的名义,停课,过节

从2013年10月22日起,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学生停课一周过节:首届西南联大国际文学节。云师大和西南联大的关系、云师大和诗歌的关系,更多是一种“文化记忆”。“在今天这个时代,一个正常的人都会鄙视诗。”于坚说。

责任编辑:袁蕾 朱晓佳 实习生 龙健 蔡佳茵 王煦

法国诗人克劳德·穆沙引用了一句诗来描述诗歌:“就像深夜走过雪地的猫的印迹”。他在“愤怒的”14 岁时受到诗人亨利·米肖的影响,开始读诗,因为发现“诗歌可以以非常高级的方式表达愤怒”。 (西南联大国际文学节 供图/图)

从2013年10月22日起,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学生停课一周过节:首届西南联大国际文学节。

“文学节”分两部分,一部分在云师大校园,一部分在古城建水。前者由学校拨专款约50万元,后者由建水县文联全程赞助。10月27日晚,诗人们和建水的文学爱好者,在复原的古城西门城楼,举办了一场“大师访建水诗歌朗诵会”。

朗诵会开场之前,云师大文学院副院长提前跟诗人们通气:县里提出,先介绍县领导,再介绍诗人。朗诵会现场,坐在诗人舒婷和汉学家顾彬旁边的建水县长一直吸烟。几位诗人登台朗读自己的诗作之后,县长拿起麦克风,乘兴朗读自己填的古体诗:大意是坐拥本县名胜,抚今追昔。随即,一位本地歌唱家登台,以美声唱法演唱谱了曲的县长诗词。经过这番突如其来的才艺展示,原本要朗读自己诗作的诗人们纷纷请本地文学爱好者代劳。

你不老,你是女神

说“文学节”,其实叫“诗歌节”更恰当。受邀嘉宾中舒婷、西川、欧阳江河、韩东无疑是当代中国重要诗人——他们被云南哈尼族诗人哥布称为工业时代的诗人。用哈尼文吟诗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8)


回复

2013-12-17

诗。

回复

2013-12-17

快餐文化几乎让诗歌无处立足

回复

2013-11-18

诗歌 不好评比啊 我感觉这样做没错 有其他一大堆诗歌刊物供大家投稿发表啊

2013-11-15

为什么我们的高考作文永远都是诗歌除外?

回复

2013-11-15

为什么我们的高考作文永远都是诗歌除外?

回复

2013-11-15

自打毕业之后,我的生活中再也找不到了

回复

2013-11-15

自打毕业之后,我的生活中再也找不到了诗意。

回复

2013-11-15

运用朦胧的措辞抒写莫名拉扯的情绪。。

回复

2013-11-15

只有在这地方待过的人 才知道文中的描述是多么贴切!

回复

2013-11-14

回复

2013-11-14

回复

2013-11-14

回复

2013-11-14

回复

2013-11-14

回复

2013-11-13

现时生活压力过大,除了谋生,无暇谈诗。

回复

2013-11-12

擦,诗歌啊

回复

2013-11-12

这里的冷漠与敏感相对

回复

2013-11-12

分享。

回复

2013-11-11

我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学习的专业为化工,对于诗歌高中时候还接触多,上了大学之后,慢慢对诗淡化,忘记了以前接触的诗的基本要素和如何去欣赏。偶尔的机会我知道有一个同专业的学生,他对诗的热爱超乎了我的想象,他用诗去记录每一件事,读他的诗,是一种很难得的享受。可能那时几年不接触诗的一种冲动。

回复

2013-11-10

从朗诵会现场诗人们的“遭遇”看来,似乎权力才是诗歌最大的敌人。

回复

2013-11-09

好像有,我装了。

2013-11-09

我特意来登录,质问南方周末为什么没有触屏手机版面?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不出手机触屏版面?你叫我们怎么去访问你?让人情何以堪?参考消息报都出触屏版面了,不知道与时俱进! wwmm_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