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老廖廖厚才北京校长校长印象北京中小学教育 |
分类: 北京校长印象 |
■北京广渠门中学校长吴甡:
能把“教育”这俩字讲透不容易,而吴校长就有这个能力——他不仅能给孩子们讲透,能给外区县的校长们、教育官员们讲透,还能给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高端学员们讲透——无论是未成年的学生还是京城内外的校长们、官员们都很喜欢、很推崇这位“吴老师”。这位特级教师特擅长把复杂的问题讲得简单明了,他的“教育语录”在老师和校长中风传。在京城教育界,吴校长的思想引领者和成功的教育实践者身份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和尊重。吴甡同时也是北京部分区县教育主管部门的特聘专家。在广渠门中学任校长的这几年,他让广中的影响力在老崇文“坐二望一”,达到了历史峰值。吴校长目前主持的北京教育学会初中分会的工作也是风生水起,在普通初中校中的影响力不同凡响。具有平民视角的吴甡活得明白,看得明白,重情义,佛心待人,行善积德,“勤积善根”,令人感念。
■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校长范胜武:
特级教师出身的范校长性格中偶尔显露出他名字最后一个字的特性——“武”。是的,在办学方面,老范毫不含糊,敢啃硬骨头,颇有文人雅士少见的“武行气派”。在二十一世纪学校是这样,几年前在山东做一所分校校长、管理8000学生时也这样。来二十一世纪学校4年,老范和学校的东家锡华教育以及他的管理团队让这所学校不断上台阶,已然具有了“名校范儿”。现在,学校招生小学录取比例是5比1,初中是3比1,高中2比1。一所民办校火到这等程度,是让民办教育整体都有了精气神。二十一世纪学校也渐渐有了它创建之时的霸气。几年的修炼,老范在办学上已是全才全能,尤其是在国际教育上已领风气之先。在这里任校长,源自老范的真正东家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与二十一世纪学校的一个合约。这一合约让海淀多了一所海淀教育、让十一学校、让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让师生实现了“多赢”。
■崇文小学校长白淑兰:
白淑兰可是老崇文、新东城老资历的校长了,有思想,有威望,有“大姐大”风范。十多年前我进入媒体行列时,在花市小学任校长的白淑兰就颇具名气。当然,入主崇文小学已10年的白淑兰还是与崇文小学的关联得更加紧密。对于熟悉北京教育的人来说,想到白淑兰,就会想到崇文小学,就会想到寄宿制教育——作为全北京市唯一的公立全日制纯寄宿校,崇文小学的这一特色已保留了50年。崇文小学只有寄宿生,没有走读生。同样,熟悉北京教育的人想到白淑兰校长,就会想到她的“以情移情”的办学理念早就被教育界所认可和接受,想到她在小学教育尤其是在寄宿教育方面的影响力已辐射全国。多年来,白淑兰一直担任着北师大等知名教育机构的兼职教授,全国有不少年轻校长都把她当作事业的老师,全国很多小学校长培训现场都留下了她授课的身影。10年间,白淑兰全身心打造着崇文小学这所原外交部子弟校,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细节她都倾注着爱心——在崇文小学,每个孩子入学的大红通知书上都印有孩子个人的头像;毕业典礼上,白淑兰会亲自切开为学生们准备的大蛋糕……
■古城二小校长王英:
谈到京西的小学校长,王英显然排在数一数二的位置。这位校长心态阳光,达观,热心,和善,有一颗爱心,能让她身边的人、让师生甚至家长们感觉到温暖。她是教育专家,也是社会活动家,能调动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力量为学校所用。王英也是一位想干事业、肯干事业并干出了成就的校长,是石景山地区小学教育的标志性人物,在北京的小学教育界也具有一定知名度。掌门古二小以来,王英让这所石景山区一流名校的品牌再度增值。在古二小,王英用朴素而真挚的感情和开阔的事业舞台吸引并留住了许多优秀的老师从教,让老师们“工作上有声有色,生活上有滋有味”。古二小有一支稳定的名师队伍,他们面对海淀、西城、朝阳更高的物质待遇的诱惑不为所动,这与王校长的个人魅力分不开。王校长也是当前京城小学“虎校长圈”(生肖属虎)内的人士,掌握北京小学教育话语权的在职校长们多在她的“虎校长圈”中。
■老廖:关于教育的一孔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