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茶谅”~~随笔(1)


浅议“茶凉”
“人一走,茶就凉”,这一形容世态炎凉的俗语所蕴几多烦恼、几多无奈,悲凉而沉重的叹息透过时空隧道,隐隐约约地回荡了几千年,只不过我们没有切身感受而已。而当它从京剧《沙家浜》阿庆嫂的口中传出之后,至少在我们这个国度,已经成为一些“失意客”的口头禅了。
常见发“茶凉”之叹者,多为那些无所事事的离(退)休官员。他们在位时门庭若市,热闹非凡,一旦去职便门可罗雀,冷冷清清,这种强烈的反差,导致心理不平衡,于是“茶凉”之叹油然而生。另一种则是由于实权变迁为虚位导致的“茶凉”,例如某大报一位主任,他在职时拜访者趋之若鹜,离职返聘后,也“门可罗雀”了。他愤懑地对我说:“古人讲人一走,茶就凉,现在是人还没走而茶就凉了,算什么世道呢?”我淡淡地安慰他:“那些人都是势利眼,小人哉,让他走远些吧!先生又何必发‘茶凉’之叹呢?你正好可以利用‘夕照’这段光景,从事你的学术研究,生命会更充实更美好!”话虽这么说,可心里也有感慨,不附议是不想再加重他的心理负担摆了。再往下数就是平民百姓如我辈,失意时也难免有“茶凉”之叹。记得我“停薪留职”后曾有一年不得不背水一战,原本处得不错的老同事老部下纷纷别我而去,我心中确实也不是滋味。后来我这个企业有了转机,这些人又要“卷土重来”,说什么“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让你相信他们说的很有道理,心里热乎乎的而应其所求。其实,无非是以为准凉无疑的茶又热了使然而已。我对这种小人行径的人之常情,总使人难以接受。
三种茶凉,虽然都是茶凉了,但其凉的原因及其凉的滋味,是不一样的。
“茶凉”之叹还有一个误区,那就是有些人为了离、退职后不在乎“茶凉”便利用“最后一班岗”捞一把。以致晚节不保,生涯中最后一个句号画得不漂亮。无论怎么说这都是人生的一个悲剧,理当慎之戒之!
圣人说:每日三省吾身。这是提醒我们时时刻刻都要返视自己,正视和纠正自己的错处。就我自己而言,到晚年时会不会有“茶凉”之叹呢?每念及此,深为自己与文学结缘而庆幸,什么世态炎凉、什么人间冷暖、什么“茶凉”之叹?统统都是些浮躁人生!“茶凉”正有益于宁静、淡泊,执著于文学。
前一篇:飞过蓝天~~新疆记行(6)
后一篇:假客气~~随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