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贝希文化的狂欢盛宴(图)

时间:2013-05-05 08:10来源:天山网 作者:秩名 点击: 载入中...
  苏贝希文化是吐鲁番先民车师人创造的丰富灿烂的史前文化,一种大气磅礴、生机盎然、具有原始神韵的文化。它的出现,标志着新疆旧石器时代的结束和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的开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吐鲁番盆地鄯善县吐峪沟苏贝希村附近古墓群的发现,迎来新疆考古工作一切规模宏大的欢乐盛宴。
 
  近年来,考古学家按照考古学上的惯例,具有基本相同文化特征的遗存,多用首先发现这种文化的小地名来命名考古学文化。因在吐鲁番盆地苏贝希村附近首先发现车师人墓地数十处和数处遗址。故命名苏贝希文化。经过发掘的墓葬主要有喀格恰克墓地、洋海墓地、英亚伊拉克墓地、艾丁湖墓地、三个桥墓地、苏贝希墓群群以及哈拉和卓和苏贝希两处遗址。
 
  此后,考古工作者又在以吐鲁番盆地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包括天山阿拉沟和乌鲁木齐及天山北部的奇台、木垒、吉木萨尔、米泉等地发现了与苏贝希一号墓地具有基本相同文化面貌的古代墓葬,特统一将原考古文献记载的车师文化重新命名苏贝希文化。
 
  一、打开彩陶文化的窗口
 
  青铜时代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一个重要时代,伴随青铜时代到来是陶器的出现。陶器是苏贝希墓葬最常见的随葬品,作为随葬品的陶器大多保存完整,它们的着色、花纹和装饰充分表达了吐鲁番先民们的审美情趣、文化流向和生活实用价值。要想认识和研究苏贝希文化首先要打开彩陶文化的窗口。和制陶业同时形成是农业和畜牧业。这一时期,吐鲁番先民已经学会种植葡萄,在洋海二号墓地一座墓的墓口上盖有葡萄藤,这是国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葡萄藤标本。
 
  吐鲁番先民拥有十分发达发展甚为突出的制陶业。制陶业可能已达到专业化程度。在苏贝希发现一向拥有加工间、烧陶窑(火膛、火道)陶泥池、盛水器陶罐等十分完整的制陶手工作坊。苏贝希彩陶文化是西域彩陶文化中一枝奇葩。
 
  苏贝希文化遗存的发现,为吐鲁番早期人类的活动提供了一面图像清晰的历史明镜。苏贝希文化主要分布在博格达山南北,南以吐鄯托盆地中心为舞台,它正好处在西面的“伊犁河流域文化”,西南面的“察吾乎文化”和东面的“焉不拉克文化”三种史前考古文化的交汇处,成了多种史前文化的十字路口。造成的原因一方面是吐鲁番绿洲所拥有特殊优越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是因为阿拉沟占据了古代通向天山南北最重要的交通要道,为不同人种文化的交流与渗透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阿拉沟内分布着大量的古代墓葬,也属于苏贝希文化,不过它与位于吐鲁番盆地中心区的苏贝希文化有些区别,是苏贝希文化的变体。

 

 

彩陶杯

 

 

单耳彩陶罐

 

 

陶豆
 
  苏贝希彩陶文化是吐鲁番青铜时代文化的代表,它穿越阿拉沟向西南,与它相邻的是占据着天山南麓大片区域的察吾乎文化;向东越过茫茫沙漠,则是哈密盆地的焉不拉克文化,向西与伊犁河流域文化相接。处于三种文化中间地带的苏贝希彩陶文化,既有自己独有的文化特征,又与周边的文化有着交叉,渗透与融合。文化是由人创造的,不同人种、不同血缘和不同人文地理背景的居民往往创造出不同类型的文化。苏贝希彩陶文化与其他之间的区别很大,突出表现在陶器形象上,苏贝希文化陶器以单耳器为主,多圆底器;察吾乎文化的陶器以带流器为主要标志。彩陶纹样是考古文化特征的重要标志,称得上是它们的“形象大使”。苏贝希文化彩陶中的代表纹样是圆涡纹、弯钩纹,不见于察吾乎文化;察吾乎文化中有一类从器物口沿至器腹的斜带条纹,并在纹中填以其他几何纹样,它们是察吾乎彩陶中独有的主体纹样,在苏贝希文化中极为少见。不过有一件考古文化上奇特的事件,它的发生让考古学家们感到意外,在察吾 乎文化的哈布其罕二号墓地M3发现了一件被打碎的属于苏贝希文化晚期的典型的单耳陶壶,它的出现令人费解,因为原始氏族墓地,这种代表外民族文化的陶器进入墓地的奇异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和特殊秘密,值得 人们去探索和解密。当然,相邻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是很自然的,例如,察吾乎文化陶器的突出特征是在器物的一侧修出一个流。苏贝希文化的陶器和木器中也见有这种带流器,它明显是受影响于察吾乎文化,两文化共存的直筒杯、勺杯、直柄铜刃、纺轮等许多器物造型也基本一致。
 
  苏贝希文化与东面以哈密盆地天山北麓为中心的焉不拉克文化之间,隔着数百千米的沙漠戈壁,两者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文化联系。苏贝希文化早期出土有一种单耳鼓腹圜底罐,器形矮胖,器腹鼓圆,是焉不拉克文化中较为常见的器物,焉不拉克文化的五堡墓地出土的单耳罐与上述苏贝希文化早期所见同类器物风格极为接近,可以肯定这类器物均来自焉不拉克文化。彩陶西渐是研究和揭示我国西北地区史前考古发展演变的重要线索,中国的彩陶到西北甘肃地区发展到了顶峰。从甘肃省到焉不拉克,经吐鲁番盆地苏贝希再西南的察吾乎和西面的伊犁河流域,构成一条较完整考古彩陶文化链,反映了中原彩陶文化对西域的传播和影响。
 
  焉不拉克文化是在更早的哈密天山北麓遗存的基础上,又吸收了中原文化因素发展起来的考古文化;吐鲁番地区位于新疆的腹心地区和十字路口,天山山脉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从史前时代开始,新疆与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不少是通过吐鲁番盆地向四周传播。
 
  苏贝希文化与焉不拉克文化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如焉不拉克的陶器多为双耳器,苏贝希文化的陶器多为单耳器,而且纹样也不同,这反映了吐鲁番先民们在审美和艺术上独立创新精神。苏贝希文化与伊犁河流域文化之间关系密切,伊犁河流域文化中的主要陶器类型在苏贝希文化中都能找到,其基本风格与苏贝希文化极为接近,伊犁河流域文化年代的上限晚于苏贝希文化,考古学家认为伊犁河流域文化的形成很可能与苏贝希文化西进有关。
 
  但文化的交流是双向互动的,在苏贝希文化中有一件管流罐形制很特殊,它在伊犁河下游的哈萨克斯坦境内的七河地区史前时代墓葬中较为常见,是伊犁河下游早期铁器时代的典型器物之一,推测这类器物是由七河地区经伊犁河流域进入了苏贝希文化分布区,说明早在丝绸之路开通前,随着人种的迁徙,吐鲁番的先民们就开始了文化上的交流。
 
  伊犁河流域与苏贝希彩陶文化之间的区别也很明显,伊犁河流域彩陶文化器物较苏贝希文化简单,早期主要为罐形器,晚期主要为钵行器,苏贝希文化以单耳器为主,伊犁河流域多为无耳器。
 
  以苏贝希彩陶文化为代表的西域彩陶文化大约形成于公元前一千五百年至公元前后,即晚于其西边的特里波里文化和安诺—纳马兹加文化的年代,同时也晚于其东边的我国甘、青地区以及中原河南等地彩陶文化、它的色彩、花纹和彩陶风格与西边截然有别,而与我国甘、青地区及至中原其它地区彩陶情况非常一致,并且与中亚费尔干
 
  楚斯特文化彩陶有联系,这种与东边的联系远远强于与西方的联系的格局是对那些“中国文化西来说”的理论是一个有力的否定。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