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牌坊和贝岗村 王旋/文
我的大学有座牌坊,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别扭。它向北,正对着黄埔港,和永远不会有人意识到是正门的大学正门。前一阵子,人们遵照旧制拉来了孙中山先生,和牌坊一起沉默地对着江水。
在我的大学里,每个人都在努力扮演着某种角色,用力过度,却不求甚解。有种因为导演正在和女主角乱搞所导致的剧组集体心不在焉。牌坊就像这大学的权柄,只在每年毕业时,才会热烈一阵子,其余时间冷清惨淡。如果你说这是个隐喻,我不会表示怀疑。
不过我倒是很喜欢贝岗,贝岗就是大学城的灵魂。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过时了,时代精神应该是,所谓大学者,不知所谓也。
贝岗就是个不知所谓的地方,沿街一水儿的吃店,围着内里一水儿的炮房。人们在大学里履行完了表演义务后,常在这里入夜,热烈、直接。这也是一个隐喻,本体没有出现,但喻体似乎某种腔肠科动物。我对这个隐喻很满意。
前几天,我刚交掉毕业论文,写的是一个我不甚了了的内控系统。回顾大学五年,作为一个商科学生,我似乎仍然一无所知。当然理想主义者会说,一无所知,那是大学为人文主义情怀和浪漫梦想保留的罅隙。我想,没那么复杂,那就是一座空无一物的牌坊。
我想起两条不同的路。
有一个朋友,她最喜欢的车是mini cooper,在中国排名偶尔第一的大学,矢志不渝地要进入投行或者咨询(不是四大咨询或者小银行投行部这种)。她告诉我,投行晚餐餐补250块,年薪40万起。这是精英的路子。
另一个朋友的朋友,在华农读书,喜欢穿衣打扮。看过她的微博相册,人挺漂亮,做淘宝卖衣服。大学四年下来,注册了公司,请了人来打理,别的不好说,但听说mini cooper是买到手了。
我想两三年后,精英的路仍然漫长,如果毕业年景不好,或者在accessment center遇到了懂得掏钟抢timer的对手,拿不到好offer的话,估计还要出国读研;而淘宝的路也许就这么赚钱赚下去了,精英硕士毕业时候,也许就嫁人生娃了。
我的投行朋友和我一样,身上有种说不出的别扭,好像cosplay过度入戏的症状。我告诉了她关于牌坊和贝岗的隐喻,她只是笑道:这都是什么蛊惑人心的东西啊。
我们都知道,那些人生长期投资理论都是扯蛋。哪条路踏上去了都没差。有些人会说,问题在于是做痛苦的聪明人还是快乐的无知者,这纯粹是自作多情。我们多半是在选做痛苦的无知者还是快乐的无知者。
只是路漫漫其修远兮,难免忘记当初为什么走来。我们读啊读啊的,错过了市井还价,错过了花间月影,最后做个俗人而不可得,非要向上飞,似乎中国真的准备好了那片天空。于是朋友们飞走了,因为这里太逼仄。
交掉毕业论文之后,我一边打机,一边问自己,我这大学,究竟上来干嘛。似乎只是为了结识一些分门别类的朋友,为以后的人生打个基础,说读书,说能力,说赚钱,大学的效率都低下得令人发指。
我是一个商科学生。在真实的世界里,商科就是一门跪舔的学问,因为万事不通,所以只能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跪舔经销商,跪舔渠道商,跪舔投资人——然而在大学的世界里,商科是一门逼格很高的学问,SWOT,BCG四象限,波特五力,六西格玛,七随便什么吧只要你能编。这导致了日后跪舔的严重不适感。
我曾帮一家贝岗的咖啡店做过咨询,运用了各种咨询工具,最后结论只有两点:店面太小,东西难吃。但居然还赚钱。我无法不自问自己怎么不也去开间咖啡店,然后自答道人生不只是金钱,要活的有意义。可再深究下去,人生还能是什么呢?
大学在人心中竖了个牌坊,让人无法做一些事情,而必须做一些事情。它让人成为这样的品类:每天看着贝岗、吃着贝岗、睡着贝岗,却无法触及它;因为这类人不喜手上沾着泥巴,但还要吃到果子。
无他,只是想继续“胜利”下去而已。小学同学淘宝发了,初中同学开4S店发了,高中同学投资期货发了,这些与牌坊都无关。它所代表的梦,当然不在亲民,在明德,在止于至善(这都是扯鸡巴蛋的干活),而在于进入城市的圈子,一代二代地承续下去。中国人不做浪漫的梦,我们只是活着,继续活着,在活的道路上,无论什么梦,什么圈子,都是争胜毫厘的武器。像循着谷子的野鸽,被拉进了百草园的簸箕里。
做梦的人照例会撑大这个国家的“中产阶级”,我们手里不沾泥巴,但也许日子也会紧巴巴。人生谈不上比开淘宝多多少意义,而SWOT分析自然是永远用不上的了,除去二十年后——那时候女儿上大学了,问妈妈:“什么是SWOT呀?”的时候,告诉她:就是女超人要加班的意思,super woman over time。
女儿也许会说:妈您扯蛋吧,明明是用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thread四个维度来分析企业决策内外部环境从而得出企业战略的分析方法,号称商科PPT百忧解。
你说:这是“胜利者”的自尊。在两种或更多隐喻之间,我们永远只能选择外表光鲜的一种,尽管无人保证前路,尽管道道有人超车,尽管我不知道这条路有多少高尚的含义,可是还是恪尽职守地走到了今天。
女儿肯定会说:妈,我觉得贱人就是矫情。
在我的大学里,每个人都在努力扮演着某种角色,用力过度,却不求甚解。有种因为导演正在和女主角乱搞所导致的剧组集体心不在焉。牌坊就像这大学的权柄,只在每年毕业时,才会热烈一阵子,其余时间冷清惨淡。如果你说这是个隐喻,我不会表示怀疑。
不过我倒是很喜欢贝岗,贝岗就是大学城的灵魂。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过时了,时代精神应该是,所谓大学者,不知所谓也。
贝岗就是个不知所谓的地方,沿街一水儿的吃店,围着内里一水儿的炮房。人们在大学里履行完了表演义务后,常在这里入夜,热烈、直接。这也是一个隐喻,本体没有出现,但喻体似乎某种腔肠科动物。我对这个隐喻很满意。
前几天,我刚交掉毕业论文,写的是一个我不甚了了的内控系统。回顾大学五年,作为一个商科学生,我似乎仍然一无所知。当然理想主义者会说,一无所知,那是大学为人文主义情怀和浪漫梦想保留的罅隙。我想,没那么复杂,那就是一座空无一物的牌坊。
我想起两条不同的路。
有一个朋友,她最喜欢的车是mini cooper,在中国排名偶尔第一的大学,矢志不渝地要进入投行或者咨询(不是四大咨询或者小银行投行部这种)。她告诉我,投行晚餐餐补250块,年薪40万起。这是精英的路子。
另一个朋友的朋友,在华农读书,喜欢穿衣打扮。看过她的微博相册,人挺漂亮,做淘宝卖衣服。大学四年下来,注册了公司,请了人来打理,别的不好说,但听说mini cooper是买到手了。
我想两三年后,精英的路仍然漫长,如果毕业年景不好,或者在accessment center遇到了懂得掏钟抢timer的对手,拿不到好offer的话,估计还要出国读研;而淘宝的路也许就这么赚钱赚下去了,精英硕士毕业时候,也许就嫁人生娃了。
我的投行朋友和我一样,身上有种说不出的别扭,好像cosplay过度入戏的症状。我告诉了她关于牌坊和贝岗的隐喻,她只是笑道:这都是什么蛊惑人心的东西啊。
我们都知道,那些人生长期投资理论都是扯蛋。哪条路踏上去了都没差。有些人会说,问题在于是做痛苦的聪明人还是快乐的无知者,这纯粹是自作多情。我们多半是在选做痛苦的无知者还是快乐的无知者。
只是路漫漫其修远兮,难免忘记当初为什么走来。我们读啊读啊的,错过了市井还价,错过了花间月影,最后做个俗人而不可得,非要向上飞,似乎中国真的准备好了那片天空。于是朋友们飞走了,因为这里太逼仄。
交掉毕业论文之后,我一边打机,一边问自己,我这大学,究竟上来干嘛。似乎只是为了结识一些分门别类的朋友,为以后的人生打个基础,说读书,说能力,说赚钱,大学的效率都低下得令人发指。
我是一个商科学生。在真实的世界里,商科就是一门跪舔的学问,因为万事不通,所以只能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跪舔经销商,跪舔渠道商,跪舔投资人——然而在大学的世界里,商科是一门逼格很高的学问,SWOT,BCG四象限,波特五力,六西格玛,七随便什么吧只要你能编。这导致了日后跪舔的严重不适感。
我曾帮一家贝岗的咖啡店做过咨询,运用了各种咨询工具,最后结论只有两点:店面太小,东西难吃。但居然还赚钱。我无法不自问自己怎么不也去开间咖啡店,然后自答道人生不只是金钱,要活的有意义。可再深究下去,人生还能是什么呢?
大学在人心中竖了个牌坊,让人无法做一些事情,而必须做一些事情。它让人成为这样的品类:每天看着贝岗、吃着贝岗、睡着贝岗,却无法触及它;因为这类人不喜手上沾着泥巴,但还要吃到果子。
无他,只是想继续“胜利”下去而已。小学同学淘宝发了,初中同学开4S店发了,高中同学投资期货发了,这些与牌坊都无关。它所代表的梦,当然不在亲民,在明德,在止于至善(这都是扯鸡巴蛋的干活),而在于进入城市的圈子,一代二代地承续下去。中国人不做浪漫的梦,我们只是活着,继续活着,在活的道路上,无论什么梦,什么圈子,都是争胜毫厘的武器。像循着谷子的野鸽,被拉进了百草园的簸箕里。
做梦的人照例会撑大这个国家的“中产阶级”,我们手里不沾泥巴,但也许日子也会紧巴巴。人生谈不上比开淘宝多多少意义,而SWOT分析自然是永远用不上的了,除去二十年后——那时候女儿上大学了,问妈妈:“什么是SWOT呀?”的时候,告诉她:就是女超人要加班的意思,super woman over time。
女儿也许会说:妈您扯蛋吧,明明是用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thread四个维度来分析企业决策内外部环境从而得出企业战略的分析方法,号称商科PPT百忧解。
你说:这是“胜利者”的自尊。在两种或更多隐喻之间,我们永远只能选择外表光鲜的一种,尽管无人保证前路,尽管道道有人超车,尽管我不知道这条路有多少高尚的含义,可是还是恪尽职守地走到了今天。
女儿肯定会说:妈,我觉得贱人就是矫情。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