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宋英杰
宋英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958,384
  • 关注人气:25,0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气韵律

(2013-05-16 21:15:29)
标签:

杂谈

天气,往往存在着前后呼应的关系。仿佛很遥远,但经常呈现某种相关性。即:甲事件发生,一段时间之后,乙事件发生。人们把某种天气出现后,若干天之后将出现另一种天气的这种对应性称为天气韵律。
在从前的气象谚语中,汇集了先人对天气韵律的归纳总结。其中最著名便是“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人们能从看似飘忽、琐碎的气象细节中敏锐地捕捉到微妙的关联。例如:“头伏遇浇,末伏遇烧”。从头伏的多雨,推测末伏的少雨。“立冬晴,一冬凌”。从立冬之日的阴晴,判断整个冬季的冷暖。
人们总结的天气韵律,大多是30天、60天、90天、100天、120天、150天、180天、240天的呼应关系。例如:“立夏小满田水满,芒种夏至火烧天”,说的是30天的韵律。“寒露前后来寒潮、六十天后见初霜”,说的是60天的韵律。“立春大淋,立夏大旱”,说的是九十天的韵律。“立春下大雪,百日还大雨”,说的是一百天的韵律。“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说的是150天的韵律。“九里一场风,伏里一场雨”,说的是180天的韵律。
当然,很多天气韵律的谚语所反映的是一种粗略的关联,体现的是人们对于天气周期性的一种直觉判断,往往是“泼墨画”,而非“工笔画”。它是在对大气运动的机理缺乏科学认知的前提下,一种质朴的、有时体现灵验的较长时效的推测。需要专注、严谨的审视和跳跃的、灵动的思维。在那样的时代,对于天气韵律的认知和研判,是大智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雅安气候概述
后一篇:小满节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