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正能量中的杂质

“灾民大吃大喝” 不实! 4月22日下午,宝兴县灵关镇中坝村近百名村民集体向记者反映情况,希望帮助澄清媒体近日一则“中坝村村民地震期间大吃大喝”的不实报道。[详细]

“救灾军车坠崖” 假的! 据成都军区雅安芦山抗震救灾官方微博消息,21日下午,网传“雅安又一辆救灾军车坠崖”。经成都军区核实,此信息为虚假消息。真实背景为:21日13时30分,13集团军某团租用地方吊车对20日翻入河中运输车实施作业,于16时30分将其吊至平板车并组织加固运返营区。这一过程被不明身份人员偷拍,人为剪裁制作成虚假新闻后上传互联网。[详细]

“大陆红会要求台湾红会捐款再进震区” 错误报道! 针对21日有媒体报道大陆红十字会要求台湾红十字组织先援助500万人民币再进入四川雅安地震灾区一事,台湾红十字组织21日发布声明表示,此为错误报道,绝无此事。[详细]

假消息源于个别人的不专业

虚假新闻可谓新闻界的一种顽疾,它的每次出现,都表明新闻媒体在新闻生产的某个环节出现纰漏、存在弊端、出了毛病。从雅安地震的几则不实消息来看,个别媒体从业者由于追求报道速度,或者追求某种眼球效应,缺乏对事件本身进行更为详实的了解和核对,才有了虚假消息的诞生。

记者无法在第一时间观察到所有新闻事件,因而必须借助消息来源的讲述来获取新闻素材。消息来源对于新闻工作的完成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在记者与新闻素材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新闻记者日常工作的重点之一,便是寻觅适合的消息来源,以从中搜集为完成新闻选题所需的素材资料。但同时,由于记者无法亲身目睹或经历事件过程,过于依赖消息来源的讲述,也会由于误信消息来源而制造虚假新闻。随着社会的发展,利益的分化,在一起新闻事件中,消息来源更加丰富多样,不同主体往往拥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比如撰稿人故意编造或技术失误、网络媒体的传言与恶搞、党政机关的片面宣传、企业的公关宣传等都有可能制造虚假新闻。面对记者的采访时,消息来源会选择性地发布信息,宣扬对自己有利而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甚至会故意释放出一些错误的信息。

个别从业者为了抢新闻,吸引社会关注,或是采访作风不扎实,没有尽到查证的责任,虚假新闻就这样产生了。

面对灾难一切应以救援为先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灾难的报道彻底告别了被少数媒体垄断的局面,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竞争时代。

整体来看,雅安地震后,中国媒体的灾难报道水平,较2008年有了长足的进步。反应的迅速,细节的把握,报道内容的全面程度,公众的评价明显增高。

然而,公众在肯定中国媒体灾难报道成绩的同时,也在不断挑刺,比如不顾受访者的感受,“打破砂锅问到底”;和医生争抢受伤者,干扰电力、通信抢险人员的工作,以偏概全,看到一个地方有人办婚宴,断言整个县区灾情不重;追求眼球效应,把镜头对准官员,而非灾民。再者,就是扎堆涌进地震灾区,对抗震救灾造成一定干扰。所有这些,足以表明中国媒体的灾难报道还存在着不少亟待提高的地方。

灾难报道和普通的新闻报道不同,它更需要爱心。各国的新闻伦理公约,都会要求新闻从业者尊重生命。西方媒体人在报道灾难新闻时尤其注意不能造成二次伤害。雅安地震后,有记者缠住一位刚刚失去女儿的母亲,尽管那位母亲已经泣不成声,不愿意回答问题。总有些记者喜欢消费遇难者家属的泪水,以为只有呈现这样的镜头,报道才真实,更有“人情味”。这样的癖好绝不仅国内地方媒体。在这方面,日本NHK的灾难报道准则给我们不少启示。他们不去抓拍灾区居民因悲痛而昏厥的场面,恐怕与他们不愿去煽情追问促成的“剧场效应”有关。

灾难造成的巨大损失,给灾区居民的精神造成的冲击,可能超乎外人的想象。作为媒体,应比受过惊吓的人更加理性,客观描述自己的所见,客观记录他们的感受,而不能自己进入“剧情”,以动情的方式赚取公众的眼泪。灾难报道需要悲情,但过度的悲情就有害了。这一点,已经成为多国新闻媒体灾难报道的伦理共识。

理性,要求记者摈弃英雄主义,采访报道不添乱,追求新闻文明,还灾难一个全息的景观足矣,这是灾难报道走向成熟的表现。面对灾难,一切都应以救援为先。(刘海明: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主任)

用职业精神让灾区回归专业救援

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地震的当天,雅安电视台主持人陈莹本来要举办婚礼,可是地震后,她来不及换下婚纱,就前往第一线报道,被网友称为“最美新娘”。也有另外一种声音出现,一些人认为她是在炒作作秀,更指出陈莹明知地震发生,可是不顾他人安危,拒绝取消婚礼。婚礼后,也不脱下婚纱,就安排行程去报道新闻。

新的消息不断传来并接近真相,“最美新娘”的标签逐渐失色。原本以为这是一种崇高职业的体现,到后来却发现这可能是精心安排的一个秀场。正与误、是与非之间,“最美新娘”面临的是道德的重新审视,以及舆论的冰火两重天。从天堂到地狱如此之远,又如此之近。

问题全在于“最美新娘”吗?并非如此。是什么造成了“最美”标签的泛滥?地震灾害发生之后,由于公众对抗震先进或者英雄的崇拜,使得地震成了个别人谋取名利的最好机会。而灾难之后,总会有“论功行赏”。那些复杂的众生表情之中,真与假,实与虚,尤其需要辨别和判断。

灾难会自然催生出社会一种众志成城的情感氛围,灾难越大,这种凝聚力也越大,悲壮的情怀会使人们站到一起去感受彼此的温度;而且,灾难之初,为灾害所震撼而感到无力的人们,也需要情感的表达去寻找一种力量支撑。很多时候并不是灾难中的人需要这种情感支撑,而是远在千里之外的人,借助这种表达来释放自己的焦虑。

这就是灾难之下媒体“煽情”的社会心理基础。其实也不算是“煽”,更多是真情的自然流露和人类对灾难的应激反应。即使有一定程度的煽情,也是救援的精神需要。这不是中国特有,每个社会面临灾难的时候,国家和社会都会本能地被动员起来,媒体会表现并推动这种情感凝聚。不过,随着抗震救灾进入新的阶段,煽情就该退场,从而回归到一种专业有序的救援。

救援并不是靠煽情搅动起的人海战术和全民动员就可以解决,并不是人越多越好,钱越多越好。可以看出,当下灾区最缺的不是人,也不是钱,而是调度和秩序。已经不需要的地方却堆满了物资,而最需要的地方反而缺衣缺食缺帐篷。灾区一些地方堆着很多物资,但最缺的物资却一直缺着。有些地方挤满了人,形成了严重的拥堵和过剩。救援只有专业、科学和有序,才能有效。

还有必要明白一个道理,并不是非要到现场才叫救灾,理性地守望,转求助的微博,捐一份爱心,不转发谣言,甚至仅仅是静默地守在电视前,也都是一种帮助。救援需要能力,需要统一的组织,盲目地凭着一腔热情奔向灾区,对救援并没有帮助,还可能会添乱。这种热情其实是自私的,只是为了寻找一种“我在现场”的存在感,而并没有真正想清楚能为灾区做些什么。[详细]

地震进行时,并不是对红会或其他机构和群体恣意泄愤和“算总账”的时机,也不是各种诛心之论和悲观、怀疑情绪大行其道的时刻。理智、冷静、客观是面对灾难的最好态度。 转发到微博

往期回顾

更多>>

第250期:别让企业捐赠变了味

有些人挥起道德的大棒猛烈攻击;有些企业把捐赠当成营销的噱头。

特刊:来自雅安地震的五个思考

多思考一些,多做一些改进,也许可以挽救更多生命,避免更大的损失。

第249期:凤凰收费,政府“拔毛”

作为公共管理者,政府是否履行好监管职能,是否尊重过民意?政府角色混乱,让“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第248期:一纸通知改不了招聘歧视

企业的情结根源正是他们搞出来的将高校分成三六九等各种的“工程”。

调查

你觉得本期专题质量如何?
很好,给了我不一样的视角
还行,有一点道理
一般,没什么新意
很差,以后再也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