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博
0

新闻

  • 行情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山西苯胺泄漏达320吨 天脊股份误报为1.5吨

2013年02月22日 01:48  每日经济新闻  我有话说

  每经记者 王雅洁 发自北京

  319.87吨-38.7吨=281.17吨。

  这不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而是山西苯胺泄漏事件发生后,当地官方估算的数据与日前最新公布的泄漏量之间的差额。

  昨日 (2月2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新华社报道获悉,2月20日官方正式对外公布山西省“12?31”苯胺泄漏事件的真实调查结果,认定苯胺泄漏总量为319.87吨,流出厂区134.29吨,其中流入浊漳河8.76吨。。而今年1月,山西官方对外称,“经初步核查,当时泄漏总量约为38.7吨,水库截留了30吨苯胺,另有8.7吨排入浊漳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今年1月奔赴山西调查时,发现除了38.7吨的排放,从水库到浊漳河沿途的多条沟渠的苯胺量并未计算在内,也就是说,苯胺泄漏总量应不止38.7吨。日前官方公布的调查结果印证了记者当初的怀疑。

  经调查,造成苯胺泄漏的原因是,天脊煤化工集团方元公司当班人员未按规程操作和检测,导致进料管道上存在质量问题的金属软管破裂,致使苯胺泄漏到围堰内。

  据悉,上述发生破裂的金属软管由北京首航五环工业工程公司生产。经查,该公司无金属软管制造资质,破裂的金属软管存在质量问题。

  “天脊股份公司误报苯胺泄漏量为1至1.5吨,迟报事故及事件信息,误导和延误了政府及有关部门对事件的准确判断和快速处置。”调查结果称。

  据《人民日报》报道,去年12月31日19时40分,接到长治市环保局报告后,长治市政府分管领导指示市环保局、市安监局赶赴现场,查明事故原因,及时上报情况。但长治市安监局既未派人前去,也没有报告。

  另据新华社报道,1月5日,长治市环保局在向省环保厅传真报告的事故初步情况中,亦未提及2013年1月3日、4日浊漳河出省口王家庄断面的苯胺超标情况。

  在此次事故中,共有38名责任人受处分。其中长治市环境监察支队党支部书记赵俊翼、天脊股份公司环保能源部部长皇甫守义等5名责任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相关人士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成品罐区与围堰外相通的雨水阀未完全关闭,是导致部分苯胺进入浊漳河的直接原因。但天脊集团、长治市环保局等部门信息上报迟缓、从轻上报,是造成污染事故的间接原因。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暂时没有数据

欢迎发表评论

发布
  • 新闻中铁隧道逾百名员工打砸抢烧云南村庄
  • 体育欧冠-博阿滕争议破门 AC米兰2-0巴萨
  • 娱乐《破产姐妹》手机失窃流裸照竖中指(图)
  • 财经多地酝酿提高天然气售价 部分地方涨7毛
  • 科技索尼推出新一代主机PlayStation 4(图)
  • 博客北电艺考明星脸(图) 台湾看病经历(图)
  • 读书清末贪官为何横行:赃款存外国银行
  • 教育北京多年出现考城管热 女生为之拒国企
  • 育儿手掌大早产儿挑战极限已存活11天(图)
  • 叶檀:美国楼市如何限购
  • 钮文新:房地产调控到底为什么
  • 方泉:中国能否躲过楼市崩溃
  • 梅新育:白酒垄断案折射权力滥用风险
  • 美国客:美国移民改革对华人有何影响
  • 刘步尘:苏宁云商看起来很美
  • 陶冬:G20为何不指责日本汇率
  • 谢作诗:不要玩弄货币
  • 李迅雷:抑制产能过剩能不能单靠体制
  • 何亚福:计划生育的六种负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