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门(微小说)~~昨夜星辰(10)

http://ww3/mw690/8976df90gw1e2nsy4qn3uj.jpg
配图 @蓠上葱绿
公元七九六年(唐贞元十二年)早春,大唐博陵(今河北定县)才子崔护二入长安。他此行目的主要一是应进士第,再度春试;二是赴叶蓁儿之约,修百年之好。时年崔护年逾弱冠,天生温文儒雅,身材欣长,面如美玉,目若朗星,是“我见犹怜”那类的美男加才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人的一生要进出多少道门?没有人认真统计过,也无法统计。进去了,出来了,忘记了,只有一扇门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博主题记。
上春,崔护初入长安只身应试,虽然满腹才华,诗文锦绣,但缺少考场经验,因而显得底气不足,心中忐忑。父亲宽慰他,说初试权当丢个石头试试水深,别指望能一举成名。我儿有文才,只是家寒,又无达官贵人帮衬,怕要费些挫折。这番话果然有见地,崔护初战失利,与“一举成名”失之交臂。此虽然不出父亲所料,但崔护还是不能原谅自己,懊恼极了!及第的新进士春风满面,得意洋洋,自有达官贵人往来迎请;落第的才子只有落落寡欢,喟然长叹,既羞见同窗,又难见高堂,更愧见闺中“密约”,不免缠绵悱恻,进退失据。
崔护无“密约”之累,就少了这份烦恼,但羞见高堂和乡邻,这种心理也是有的,因而碾转京都也没有急于回家。一日,崔护没心没绪地步出南城门,想看看郊外风景,籍借春光散散心思。这正是“二八乱穿衣”的季节,早间出门还有寒意,崔护只好着冬装;到了晌午,春阳送暖,加之赶路,便渐渐的热起来。
崔护觉得口渴难奈,便寻思找处茶馆讨水喝,但这荒郊之外哪有开茶馆的呢?四面眺望,瞥见南边一处农舍竹篱柴门,绿树环绕,尤其是庭院中那一树盛开的桃花,灿若云锦,十分夺目,撩得崔护情不自禁地朝这边走来。他进入竹篱,见柴门紧闭,不好轻易敲门,便佇立桃树下赏花,期有人开门时再作理会。
等了很长时间,柴门仍然不开。崔护觉得喉咙都冒烟了,少不得硬着头皮上前敲门,同时问:“屋里有人吗?”
“你,你是谁?”屋里传出女人迟疑的声音。
“博陵落第生崔护,赶路口干,想讨杯水喝。”
屋里人轻轻哦了声,柴门也随之打开了。
在这一瞬间,崔护陡然觉得眼前一亮,一个身姿窈窕的少女呈现在他眼前,但见她生就长长瓜子脸,一对柳叶眉,面如桃花,目似秋水;上着淡蓝色暗花夹袄,下穿黑色长裤,虽是乡姑打扮,却吐兰麝之香,不啻九天仙女下凡~~这也是宿世姻缘发动,崔护一时竟看呆了……凝视间,就听少女小声说:“公子请进。蓁儿这就给你斟茶。”说话时,蓁儿也偷偷睨了崔护一眼,莞尔一笑。
崔护如奉伦音,进了门坎。寻思之际,就见蓁儿双手捧上茶碗,小声说:“公子请用茶,赶路辛苦,坐哦。”
“蓁儿,你贵姓?”崔护亦双手接过茶碗,同时问。
“姓叶。母亲辞世了,家中只有老父相伴,他今天进城去了,傍晚才能回来。”蓁儿小声回答,又飞快地递给崔护一个眼波。
崔护热辣辣的眼波也迎了上去,四目相视,又都垂下头。
“公子喝茶哦,茶水也不值什么,喝完了,蓁儿再去斟。”蓁儿抬起头,又朝崔护笑了笑,她被崔护侷促样逗乐了。
崔护说,他今年文战不利,明年必定高中!他家中也只有父母高堂,兄弟姐妹俱无。言下之意,他尚未娶。
蓁儿说,她是深锁闺中描龙绣凤,由于年幼,也未字人。
崔护说,我此番回去即禀明父母,遗媒来提亲,望蓁儿垂怜……
蓁儿说,我是父亲的掌上珠,心头肉;我的终身我作主。
崔护说,我是高堂的命根子~~我满腹才华,他年定送你凤冠霞帔!
他俩卿卿我我,相拥相偎,亲昵之极,都不忍分离……还是崔护硬着心肠起身告辞……
崔护怏怏回乡,父母接着却是欢天喜地。父亲说,这有什么呢?我早就说过,权当是见见世面。我儿满腹才华,八字又好,是贵人之格呢!
崔父深知命理,又是积善人家,他已知儿子非等闲之人,因此对儿子落第十分宽容。即使这样,崔护也没有急于说岀蓁儿,而是一心归门里,重温眼前书。直到春试在即,崔护才向父母禀明蓁儿之事。
父亲笑着说:这是你宿世修的缘分。我儿此番进京,必然是金榜题名,并抱得美人归。娘也说,虽未见面,就知道是我儿媳妇……说完,这老夫妻俩也开心地大笑。
崔护二入长安,带了名家人兼媒人。崔父暗中关照家人,这次不论护儿高中与否,都要把亲事定下来。家人唯唯。
因为离科考还有几天时间,崔护进京要做第一件事就是到南庄叶家求婚。翌日晨。主仆二人来到郊外叶家,但见竹篱柴门依旧,春风桃花一家。院内只闻鸟语,并无人声。崔护敲门多次,屋内无人应答。
“可能是进城了,抑或遇上什么事……?”崔护暗暗自语,心中有些不安。
“公子不妨留下书信,说明我们来过。”家人提醒。
崔护点点头,乃命家人取出墨宝,他自己略一沉思,便于柴门左侧写下那首著名的唐诗绝唱~~题都城南庄:
崔护题毕,仔细端祥,最后郑重地落下“博陵崔护”四个字。
崔护二试金榜题名,进士及第,了却了男儿凌云壮志。他于放榜日,便带上家人再访叶蓁儿。孰知进入竹篱,却听屋里传出嘤嘤哭泣之声。崔护心里一惊,快步走进门来,不料被一个老人劈头拦住,问道:“你就是博陵崔护吧?”
崔护点头称是。老人一把抓住他胸衣,使动揣着:“你,你,你柴门题诗,害死我女儿了……”话未说完就痛哭失声。
据老人说,崔护走后的当天晚上,女儿就向他言明此事。接着便是度日如年,眼巴巴地望着崔护派媒人来提亲,这一等就是一年多。前天,他带女儿走亲戚,回来后发现柴门这首诗,女儿读了两遍,哭着说:崔郎来了,他是守信誉的人。是我薄命,错过了见面的机会……说着说着,竟一时气绝,死了。
崔护惊呆了,这才看见“天床”上躺着蓁儿遗体,脸上覆着“盖脸纸”。崔护伤心欲裂,他再也顾不上礼仪,慌忙抢上前,先是一把拂掉“盖脸纸”,接着就抱起蓁儿搂入怀中,大哭说:“蓁儿;你醒醒,你醒醒。你没有死,你是恨我,气的……你不会死,不会死的,你有一品夫人之荣啊……”
在崔护哭诉声中,奇迹岀现了,死去两天的蓁儿终于缓过气来,她慢慢睁开眼,深情地看着崔护,轻轻地说;“崔郎,你,你终于来了……”
哦,蓁儿回阳了~~在场的人们都发出惊喜地呼声!
崔护后经官场历练,累官京兆尹出为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副相),成为中晚唐名臣之一。
前一篇:心静不惧热~~西窗丝语(13)
后一篇:跳板~~弄潮岁月(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