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正守护神群英谱

法国大革命无数颗人头落地让我们知道即使拥有正义民意也是靠不住的,林达的《总统是靠不住的》告诉我们即使是民选出来的总统也是靠不住的,美国的先贤们早就想到了诸多的靠不住,聪明而明智地设立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的政治制度。作为美国联邦政府三大分支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无疑是美国法律的最终守护神,它坚决地捍卫着美国宪法,从而保障在美国这个民主国家里,只有法律才是高高在上的国王。
美国最高法院对于这个国家的民主以及正常运行如此重要,显然与人们对它的了解并不相呈,不要说对于普通的中国人就是美国民众对于美国最高法院及它有九名大法官都不甚了了。与那些频频在电视上露面的美国总统以及国会政客不同,九名大法官很少在电视上露面,至今最高法院的庭审现场因为种种原因都拒绝摄像设备进入。
2009年,美国公共事务电视台(C-SPAN)为制作纪录片《最高法院》获准进入最高法院采访,9位现任大法官和3位离任大法官竟都一致同意接受同一家媒体的采访,这在美国历史上尚属首次。采访记录最后结集为《谁来守护公正: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访谈录》一书,美国最高法院及大法官们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那些还没有读过此书的读者很容易担心,这样一本全美国最懂法律的几位专业人士的访谈会不会充满了法律术语,从而担心这几位专业人士的专业水平挡住了他们阅读的步伐、影响了他们的阅读快感,其实只需要翻开此书,挑选任何一位大法官的访谈就完全可以打消这种顾虑。在这本访谈录中,最高法院的历史、职能、传统、规则,以及大法官们的司法理念、行事风格和个人偏好一一得以呈现,你最终会明白,美国人民能拥有他们是多么的幸运和幸福。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约翰•罗伯茨在访谈中说:
“我们的政体之所以举世无双,在于它受法治的约束,拥有一部必须由法律人和法官解释的成言宪法。所以,你会发现,这个地方发生的事,与国会大厦、白宫内有些许不同,你会意识到这些事对我们的政体的运行来说,有多么重要。”
那么这么完美的制度设计,作为法律最后屏障的高等法院、作为法律的最终守护神的大法官们会不会犯错呢?会的,比如1857年判决的斯科特诉桑福德案,最高法院罔顾宪法规定,执意拒绝给予黑人美国公民身份,其判决旨在弥合南北双方的分歧,却间接造成了美国内战。该案的判决严重损害了美国最高法院的威望,更成为南北战争的关键起因之一,但更多的时候,美国最高法院是维护了公正与正义,比如1852年的杜鲁门政府接管钢铁厂案,在此案的判决中,最高法院最终以6票对3票裁决总统接管是篡夺立法权的违宪行为。
在接受采访的十二位大法官中,每个人都把能在最高法院任职看作是一生中最高的荣誉,在此你不得不再佩服一下美国先贤们的设计,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一旦被任命就是终生制的,一直可以干到退休,并且不得减薪,除非要重大的职业瑕疵,没有任何人能把任何一个大法官赶下台,大法官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包括总统也包括民意。在记者问到约翰•罗伯茨如何看到最高法院前的抗议者时,他坚决地说:“我们的判决不能随着大家的喜好走,更不能被一时的民意所主导。”,而在另外一个大法官的访谈中,他表示,如果总统是某个案件的当事人,那么他受到的待遇与任何案件的当事人没有任何不同。
因为大法官们的特殊“工种”,我们很容易把大法官们想像成不食人间烟火的老顽固,但事实不是这样,大法官之间不乏观点相左,甚至针锋相对的,但仅仅限于他们对司法理念的认知,他们可以为了某个观点争得面红耳赤,但一点也不会影响他们的私人关系,在最高法院的餐厅共同午餐时,他们也会相会开开玩笑。金斯伯格大法官在访谈中提到,有一次庭审她在审判席上正好位于斯卡利亚大法官的邻座,她时常得靠掐自己才能防止不被斯卡利亚那些冷嘲热讽的俏皮话逗得笑出声来。
在《谁来守护公正: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访谈录》,除了十二位大法官的访谈,还附有几位经常与最高法院打交道的人士的访谈,他们中包括曾经的政府首席律师、多年报道最高法院的资源记者、某个案件的当事人的律师等,他们都对最高法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与赞美,包括那些曾经在这里输掉官司的人。在他们的访谈中,我们同时也知道,即使是被最高法院束缚住手脚的总统,他们也对最高法院赞美有加,因为他们知道,正是最高法院让这个国家最大程度减少了灾难的发生,无论是美国总统,还是普通民众,都是这套民主体制的受益者。
========
发表于2013年1月22日《法治周末》:法律的最后一道屏障。
http://www.legalweekly.cn/index.php/Index/article/id/1929
美国最高法院对于这个国家的民主以及正常运行如此重要,显然与人们对它的了解并不相呈,不要说对于普通的中国人就是美国民众对于美国最高法院及它有九名大法官都不甚了了。与那些频频在电视上露面的美国总统以及国会政客不同,九名大法官很少在电视上露面,至今最高法院的庭审现场因为种种原因都拒绝摄像设备进入。
2009年,美国公共事务电视台(C-SPAN)为制作纪录片《最高法院》获准进入最高法院采访,9位现任大法官和3位离任大法官竟都一致同意接受同一家媒体的采访,这在美国历史上尚属首次。采访记录最后结集为《谁来守护公正: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访谈录》一书,美国最高法院及大法官们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那些还没有读过此书的读者很容易担心,这样一本全美国最懂法律的几位专业人士的访谈会不会充满了法律术语,从而担心这几位专业人士的专业水平挡住了他们阅读的步伐、影响了他们的阅读快感,其实只需要翻开此书,挑选任何一位大法官的访谈就完全可以打消这种顾虑。在这本访谈录中,最高法院的历史、职能、传统、规则,以及大法官们的司法理念、行事风格和个人偏好一一得以呈现,你最终会明白,美国人民能拥有他们是多么的幸运和幸福。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约翰•罗伯茨在访谈中说:
“我们的政体之所以举世无双,在于它受法治的约束,拥有一部必须由法律人和法官解释的成言宪法。所以,你会发现,这个地方发生的事,与国会大厦、白宫内有些许不同,你会意识到这些事对我们的政体的运行来说,有多么重要。”
那么这么完美的制度设计,作为法律最后屏障的高等法院、作为法律的最终守护神的大法官们会不会犯错呢?会的,比如1857年判决的斯科特诉桑福德案,最高法院罔顾宪法规定,执意拒绝给予黑人美国公民身份,其判决旨在弥合南北双方的分歧,却间接造成了美国内战。该案的判决严重损害了美国最高法院的威望,更成为南北战争的关键起因之一,但更多的时候,美国最高法院是维护了公正与正义,比如1852年的杜鲁门政府接管钢铁厂案,在此案的判决中,最高法院最终以6票对3票裁决总统接管是篡夺立法权的违宪行为。
在接受采访的十二位大法官中,每个人都把能在最高法院任职看作是一生中最高的荣誉,在此你不得不再佩服一下美国先贤们的设计,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一旦被任命就是终生制的,一直可以干到退休,并且不得减薪,除非要重大的职业瑕疵,没有任何人能把任何一个大法官赶下台,大法官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包括总统也包括民意。在记者问到约翰•罗伯茨如何看到最高法院前的抗议者时,他坚决地说:“我们的判决不能随着大家的喜好走,更不能被一时的民意所主导。”,而在另外一个大法官的访谈中,他表示,如果总统是某个案件的当事人,那么他受到的待遇与任何案件的当事人没有任何不同。
因为大法官们的特殊“工种”,我们很容易把大法官们想像成不食人间烟火的老顽固,但事实不是这样,大法官之间不乏观点相左,甚至针锋相对的,但仅仅限于他们对司法理念的认知,他们可以为了某个观点争得面红耳赤,但一点也不会影响他们的私人关系,在最高法院的餐厅共同午餐时,他们也会相会开开玩笑。金斯伯格大法官在访谈中提到,有一次庭审她在审判席上正好位于斯卡利亚大法官的邻座,她时常得靠掐自己才能防止不被斯卡利亚那些冷嘲热讽的俏皮话逗得笑出声来。
在《谁来守护公正: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访谈录》,除了十二位大法官的访谈,还附有几位经常与最高法院打交道的人士的访谈,他们中包括曾经的政府首席律师、多年报道最高法院的资源记者、某个案件的当事人的律师等,他们都对最高法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与赞美,包括那些曾经在这里输掉官司的人。在他们的访谈中,我们同时也知道,即使是被最高法院束缚住手脚的总统,他们也对最高法院赞美有加,因为他们知道,正是最高法院让这个国家最大程度减少了灾难的发生,无论是美国总统,还是普通民众,都是这套民主体制的受益者。
========
发表于2013年1月22日《法治周末》:法律的最后一道屏障。
http://www.legalweekly.cn/index.php/Index/article/id/1929
有关键情节透露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