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教育书获得者蔡朝阳在现场发表感言。

  【答谢词】 年度教育书

  □蔡朝阳

  (《寻找有意义的教育》作者)

  作为一个外省文学青年,还有什么,比来到现代文学馆更令人激动呢!尤其是《新京报》主导的这个评选,小子无知,忝列期间,尤其诚惶诚恐。

  史景迁在《天安门》一书中,将现代的中国的起点定在1600年。而唐德刚则认为,当下中国所处的历史转型,起自1840年。无论以哪一个年份作为起点,我们都面临着对现代中国的一个追问,我们无法自外于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之中。近100年前,邵飘萍先生“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是为文章报国。同时,另有一种对现代中国的追寻,便是教育报国之路。在先贤的视野中,教育从来便是一件经天纬地之大事。乡贤蔡元培先生,以翰林而为革命者,以学者而为教育家,令人高山仰止。

  教育中人,理应追寻这种可贵的传统。我以为,就个体而言,教育之义乃在守护个人自由,教育是要人成为他自己。而就国家民族而言,一个自由的国度,势必需要自由的个体来创建。在先贤那里,这一点毋庸置疑,胡适云:要争取你个人的自由,鲁迅则强调立人,莫不是对教育重大作用之深刻解读。冯友兰在《人生的境界》中说到一个词,叫做“觉解”。于我,16年来一直是基层中学的普通教师,但当我觉解到与这个伟大的传统的联系时,便不敢妄自菲薄,有所懈怠。

  感谢《新京报》及诸位评委老师,竟能将眼光投注到一个边远小城的普通中学教师的不知天高地厚的书写。事实上,正是诸位前辈的道德勇气、思想成果,滋养我不断进步。在今天,一种基于公民教育之上的理想主义的教育,是可以期待的,我们已经看到很多这样的教育实验。

  小书的获选,或许是诸位先生对我的过度褒奖,但一定会成为对那些身处基层,而教育理想从未磨灭的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最大鼓励。你们想通过我,告诉那些仍在基层辛苦跋涉而心怀教育乌托邦之梦的朋友们:你们的努力,从来没有被无视!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教育之道,爱与自由。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