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用户1408034522
用户1408034522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73,031
  • 关注人气:89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说韩寒代笔人的锁定

(2012-12-10 18:16:44)
标签:

金线

韩寒

代笔

文本分析

语言指纹

杂谈

分类: 时事点击
说说韩寒代笔人的锁定

  我们都知道数学中有一种证明方法是构造性证明,还有一种证明方法是存在性证明。通常,构造性证明会很困难,而存在性证明要简单许多。对此,数学泰斗希尔伯特(Hilbert)曾经在给学生讲到存在性证明时,举过一个例子:“这个班里一定存在一个学生,他的头发数最少,可是我们不可能知道他是谁”。
  证明韩寒的代笔,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存在性证明,即只要证明韩寒写不出这样的作品,就可以证明一定存在一个代笔人,不管这个人是谁。
  而构造性证明代笔的方法,就是直接找出韩寒的代笔人。@聪明的一叔冒险采用了直接找出韩寒的代笔人的策略,并且断言周云蓬就是《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的代笔人,他这种迫切的心情并没有在逻辑上形成支持。
  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了无理数的存在,他们用的是构造性方法,即他们找到了一个具体的“不可公度的量”——单位正方形的对角线。而到了20世纪,开创了集合论的康托尔另辟蹊径,用对角线法,以存在性证明的方式证明了无理数的存在。
  在数学中,否定一个命题,只要给出一个反例就可以,而要证明一个命题,却要穷尽所有可能的情况。
  @聪明的一叔说:“现在假设1988的作者是周云蓬,你来把他否定掉,得出是韩寒代笔的结论。”——这里的根本逻辑方法错误是试图用验证法来证明一个命题。而我们知道用验证法只能用于否定一个命题,却不能成为一个命题证明。
  费尔马大定理历时360年才被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却至今没有被证明也没有被否定。之所以如此地艰难,就是因为所有的验证都不能给出否定的结果,而另一方面,从逻辑上讲,纵使10万亿次的验证肯定结果,也不能形成严格的数学上的证明。
  现实中的所谓证明或者说服,当然不需要也不可能像数学证明那样严格苛刻。但证明的原理和方向却是相通的。
  比如,想要否定“《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的作者是韩寒”,我们只要举出少量的足够有力的反例(自相矛盾)作为证据就能形成有说服力的证明。但是,要证明“《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的作者是周云蓬”,却不能单纯靠文本上“肯定验证”的方法。
  首先,从证明原理上,@聪明的一叔大脑里“现在假设1988的作者是周云蓬,你来把他否定掉”的逻辑是行不通的,因为虽然验证法的一次否定可以证伪一个命题,但多次肯定的验证却仍不足以证明一个命题。简而言之,没有发现反例,并不代表形成了证明。——即使我们没有发现比周云蓬更有嫌疑的代笔人,也并不代表就已经证明了周云蓬是代笔人。
  现实生活中,偷了你铅笔的人不一定是你最怀疑的那个人,也不一定是在你严密的分析中最有可能偷你的那个人。
  @聪明的一叔做了大量的文本分析,他至多可以说服大家,周云蓬是已知的最有可能为韩寒代笔《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的人。但现实中代笔的人,不一定是最有嫌疑的人。
  我在《倒韩的伦理和逻辑》一文中,提出了【有动机 有条件 有能力 有实施 有结果】的证明模式,依此模式,韩仁均代笔《三重门》就在“有实施”这一环一直没有像样的证据。但【fjfh6602博客穿帮】事件和【韩戴戒指】事件使得韩仁均为儿子代笔的“有实施”增强了很多说服力。而且,《三重门》和《三重门》之前的文章,韩寒的代笔人范围局限于韩寒的家人,是非常合理的判断,能够“排除合理怀疑”说服别人。《三重门》的代笔人可以用排除法,锁定韩仁均,这是相当有说服力的。
  但在韩寒成名之后,尤其是《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出版于2010年,此时的韩寒已经是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公民,原则上在全球任何一个角落里用华语写作的未成名的作者,都有利益动机借用韩寒的名字出版作品赚钱。只要《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的出版商与原作者和韩寒订好协议,保证安全,《1988》的代笔者范围可以很广,可能根本就是外人在公开文本检索里找不到的某个作者。
  所以,@聪明的一叔把侦察线索锁定在唯一的一本《独唱团》的作者里面,又在里面锁定了第一篇文章《绿皮火车》的作者周云蓬,怎么保证这个搜索方向不是缘木求鱼?
  最后总结一下@聪明的一叔证明“《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的作者是周云蓬”逻辑漏洞:
  ①【有动机 有条件 有能力 有实施 有结果】五项中,“客观条件”上你要证明周云蓬确实熟识韩寒或者熟识《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的出版商。“有实施”一项,你要有哪怕支持这种代笔关系的间接证据,比如周云蓬有韩寒的博客密码,或者哪怕有韩寒与周云蓬在同一个房间里呆过的照片。有吗?
  ②《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的代笔者未必是《独唱团》的作者。
  ③就算《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的代笔者是《独唱团》的作者,你还要证明周云蓬是所有作者里最有嫌疑的。而且,《独唱团》的作者里有没有跟韩寒接触却并没有来得及发表作品的人呢?他们的嫌疑你如何与周云蓬的嫌疑进行比较?
  ④就算你已经证明了周云蓬是整个宇宙中最有嫌疑给韩寒代笔《1988》的人,但最有嫌疑的人也并不一定就是真正代笔的人。
  ⑤你证明周云蓬嫌疑的方法是文本分析的方法,而文本分析法天然更适于排除作者而不是锁定作者。
  ⑥文本分析锁定作者,更靠谱的方法是用词习惯等特征而形成的语言指纹。而@聪明的一叔用的却是情节内容的类似,这是全世界的创举,可惜,这种发明的逻辑严密性没有得到过认可。
  ⑦就算“情节内容的类似”可以当成语言指纹,@聪明的一叔给出的10几条例子还是太少了。而且,你掌握和分析的周云蓬的作品文本有多少部?共计多少字?
  
  啰嗦了这么多,希望@聪明的一叔知道自己的考证工作,离证明“《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的作者是周云蓬”这个结论,差距还有多么遥远。
  同时也希望@聪明的一叔知道什么是严密的逻辑思维,什么是清晰明快、以理服人的行文。
  戏仿一下@冯唐:在逻辑证明的世界里,有一条逻辑的金线,达到了就是达到了,没达到就是没达到。你只宣布自己达到了是没用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