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言以贯万物 > 1月23日 >
第96期

  • 1如果中国继续采取以限制为主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整个国家都陷入老龄化的危机
  • 2社会年轻人口太少,而且政策和资源势必向中老年人倾斜,而扼杀年轻人的创业空间
  • 3现代经济历史中,还没有国家是由于资源瓶颈而发展不起来的。人才是真正的稀缺资源
  • 4有人担心,一旦放开限制,会有很多人一下子生出七八个。其实这些想法纯属杞人忧天

如继续推行计生政策 中国将陷入老龄化危机

如果继续采取以限制为主的人口政策,那么未来总人口中年轻人的比例会变得越来越低,从而导致整个国家都陷入老龄化的危机,会在养老、医疗等诸多方面遭遇麻烦。对于中国来说,日本应该成为我们在人口问题上的前车之鉴

财知道:我们知道最近你和一些学者一起发布了《停止计划生育政策的紧急呼吁》,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公众可能只有一个观感,觉得中国人太多。作为人口学家,能不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中国人口的现状?中国面临什么样的人口问题?

梁建章:“中国人太多”这个概念关键要看怎么来理解,如果只看人口总量,那么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全国人口达到13.3亿,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12.4亿相比,仍然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在总量增长的同时,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却下降到仅有1.18,远远低于2.1的更替水平。

我们可以从数学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个数据所具有的意义:如果第一代的总人口数是100,那么在1.18的总和生育率之下,第二代的总人口数会缩减到59人,第三代则只剩下35人,导致人口结构呈现出畸形的倒金字塔结构。

也就是说,中国目前的人口总量仍然保持在高位,主要还是人均寿命延长所导致的结果,并不意味着出生的人口数字太多。未来一段时间里,人口总量应该会继续保持在高位,但进一步分析人口结构,会发现年轻人口在总量中所占比重越来越低,进而带来一系列社会和经济层面的问题。

财知道:中国的人口现状会对未来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如果不改变计划生育政策,中国会被印度超越吗?

梁建章:如果继续采取以限制为主的人口政策,那么未来总人口中年轻人的比例会变得越来越低,从而导致整个国家都陷入老龄化的危机,会在养老、医疗等诸多方面遭遇麻烦。除此之外,我近年来在研究过程中,还特别关心人口结构对于整个国家创新氛围的影响。

以美国为例,近年来最成功的一些企业,基本上都是由年轻人所创建的,比如比尔•盖茨在20岁时创建微软,乔布斯21岁时创建苹果,佩奇和布林在同为24岁时共同创建了谷歌,正是这些企业为美国经济乃至整个美国社会注入了活力。相比之下,已经进入老龄化的日本,近年来并没有涌现出同等级别的优秀企业,目前冲在第一线的还是夏普、松下之类的“百年老店”。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就是日本社会的年轻人口太少,而且在老龄化的社会环境下,政策和资源势必向中老年人倾斜,从而扼杀年轻人的创业空间。

对于中国来说,日本应该成为我们在人口问题上的前车之鉴。因为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所公布的预测数据,如果中国继续保持目前的生育率,那么等到2040年时,我们的人口结构图几乎就是当下日本情况的翻版,绝大多数人口集中于中老年的年龄段,工作人口比例出现大幅度下降。相比之下,印度由于并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所以他们未来会保持更为均衡而健康的人口比例。至少在人口这个项目上,印度会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马尔萨斯理论过时 人才是真正的稀缺资源

马氏理论只适用于前工业化社会,或者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最为贫穷的非洲国家。现代经济历史中,还没有一个国家是由于资源瓶颈而发展不起来的。反而,资源相对匮乏的东亚国家的发展速度远胜于资源丰富的拉美国家。人才是真正的稀缺资源

财知道:“中国人口太多,中国的土地或者资源无法承载这么多人口,不能停止计划生育”,中国最初也是以所谓的马尔萨斯的理论为指导出台计划生育政策,这样的理论有说服力吗?

梁建章:马氏理论在200年前工业革命刚起步时提出是很自然的,因为它较好地解释了之前几千年中,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关系。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社会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生产技术进步缓慢,少量渐进式的改进确实会很快被人口增长的作用所抵消。所以,在人类工业革命之前的农业社会,人口缓慢增加,但是人均收入却几乎没有变化。

可以说,马氏理论很好的概括了古代经济和人口发展的关系。按照他的观点,过多的人口只会减少人均土地的拥有量,是经济发展的拖累。但是马氏理论已经完全不适用于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了。第一个原因是农业已经在现代经济中处于一个非常次要的地位。其二,马氏理论中人均土地减少导致生产率下降的逻辑已经不太适用于现代经济的工业和服务业。压倒马氏理论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并没有像马氏理论一样,生产出更多的小孩。正好完全相反,所有国家随着收入提高,都无一例外地经历了生育率快速下降的过程。为此,当代的经济和人口学家,都公认马氏理论只适用于前工业化社会,或者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最为贫穷的非洲国家。

关于人口和资源的关系,其实在现代经济中,资源和资源业所占的比例非常低,农业和矿业在发达国家中的占比不到10%,在中国也不到20%。现代经济历史中,还没有一个国家是由于资源瓶颈而发展不起来的。反而,资源相对匮乏的东亚国家的发展速度远胜于资源丰富的拉美国家。更长远的看,100多年以来,资源的价格都是一个长期下行的趋势。而人力资源,尤其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的价格却在快速增长,人才是真正的稀缺资源。

计划生育不是必需品 停止最大阻力在观念

在计生委那里的确会存在着一定的阻力,但这应该不是调整生育过程中所遭遇的最大困难。真正的问题,在于通过长达三十年的宣传,从上到下有很多人都把计划生育政策当成了一种“必需品”,无法在观念上接受放开限制的思路

财知道:停止计划生育的最大阻力在什么地方?是计生委等机构的相关既得利益者吗?

梁建章:应该说,在计生委那里的确会存在着一定的阻力,但这应该不是调整生育过程中所遭遇的最大困难。真正的问题,在于通过长达三十年的宣传,从上到下有很多人都把计划生育政策当成了一种“必需品”,无法在观念上接受放开限制的思路。比如有些地方上的领导会担心,一旦放开限制,那么随着地区人口总量的增加,当地包括GDP在内的一系列人均数据是否会随之降低?在很多官员眼中,人口可能只是摊薄数据的“分母”,却没意识到人力资源也有可能在明天创造出更多的“分子”。

还有人担心,一旦放开限制,会有很多人一下子生出七八个,重新回到“光荣妈妈”那个时代。其实这些想法纯属杞人忧天,首先以收入较高的城市人口而言,考虑到抚养孩子所支付的直接费用和职业女性有可能承受的机会成本损失,他们的生育意愿已经变得越来越低,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基本上已经成为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城市。即便在以往被认为有可能成为“超生游击队”的农民工里面,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城打工,他们的生育观念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如果想要说服决策者放开人口限制,首先必须让他们意识到以上社会现状的变化,否则就难以消除来自旧观念的巨大阻力。

财知道:我们看到,关于人口,都是在功利主义的意义上被讨论的。从伦理上讲,即使马尔萨斯的理论成立,生育被管制具不具有正当性?

梁建章:生育权应该说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人类得以繁衍和延续的根本所在。以行政强制的手段去限制公民的生育权,在伦理上肯定存在着巨大的争议,同时也会带来较高的执法成本,以及蕴藏着矛盾激化的风险。

当然,国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出台计划生育政策,主要还是担心当时的人口急剧扩张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所以我们今天呼吁放开限制,并不意味着否认过去的一切。只能说“计划生育”就是一剂猛药,在极端情况下可以用来进行急救,哪怕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我们对于这种猛药的效果不能存在依赖性,尤其是与政策出台时的背景相比,现在的生育率已经出现了大幅度下降,而且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育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施以猛药,所产生的主要就是副作用。

另外除了中国之外,其它国家在历史上也曾出台限制人口总量的政策,比如韩国等等。但他们在实施过程中,一般不采取强行剥夺生育权的方式,而是通过舆论宣传、免费进行节育手术等方式。而且像韩国也根据其人口形势,早就取消了原先的限制措施,近年来转而开始鼓励生育。对于中国来说,放弃目前以强行限制为手段的生育政策,应该说是大势所趋。

梁建章系人口学家、携程网创始人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本期简介

第96期

计生不是必需品

人口学家、携程网创始人梁建章认为,如果中国继续采取以限制为主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整个国家都陷入老龄化的危机,或被印度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