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陷入美国政府和中国媒体的两面夹击
(2012-10-21 15:00:05)
标签:
财经 |
三一陷入美国政府和中国媒体的两面夹击
杜建国
“跟不讲理的地痞一样”!这是三一集团总裁向文波在10月18的新闻发布会对美国政府针对三一集团的所作所为的评价。
9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发总统令,以涉嫌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中止中国三一集团关联公司美国RALLS公司在美开展的风电项目。10月1日,RALLS公司正式向华盛顿地方法院提起诉讼,将美国CFIUS及奥巴马总统列为共同被告。随后,三一集团决定就此于10月18日召开媒体沟通会。
那么,就在美国政府如“地痞”般强征或没收三一集团在美资产的时候,就在三一集团为“尊严”(向文波语)而战并认真准备新闻发布会的时候,中国的媒体在干什么呢?令人无比吃惊的是,中国的许多媒体,不但不对美国政府的“地痞”行径予以声讨,不但不对欲讨还公道的三一予以声援,反而在竞相大肆报道三一集团国内经营方面的“负面消息”,这在三一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前几天形成了一个小高潮。
一时间,三一集团遭到了美国政府与中国媒体的夹击。
更加令人不解的是,媒体炮制的对三一的大量的所谓负面报道和评论,很少有能站得住脚的。
比如,10月15日,《理财周报》刊发记者冀欣的文章《三一重工负债高达394亿 利息压力拖累业绩》。三一重工大名鼎鼎,是三一集团所属的核心企业和上市企业之一,针对此报道,三一集团总裁向文波不禁发微博予以怒斥:
“理财周报又在造谣!我毎天都收到三一重工资金报表,三一重工银行负债205亿,394亿中的194亿被记者贪污了?三一重工股票滑铁卢是什么意思?跌幅比排行业第几?排上市公司第几?”三一重工与三一集团什么关系弄清楚了没有?”
理财周报的记者,为了制造耸人听闻的效果,竟然将整个三一集团的贷款额算到三一重工一家头上,于是乎,三一重工的贷款总额几乎翻了一番,还款压力自然上升。记者如此操作,如果不是刻意而为之,那就只有该记者不具备起码的职业素养这一种解释了。
10月16日,《第一财经日报》紧跟着发文《三一重工资金状况再遭质疑》。此文毫无新鲜内容,不过是将前一天《理财周报》的文章稍加编辑重新刊出而已。
10月17日,《经济参考报》刊发文章《三一重工主营收入恐现断崖式下降》。如此耸人听闻的标题,又是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加重了人们对三一集团的担忧。
《21世纪经济导报》所属的21世纪网,则将《经济参考报》的文章稍加编辑后,以《三一重工主营收入或断崖式下降》为标题,刊登在自己网站上。
10月18日,三一重工发布了“三一重工关于“媒体报道严重失实”的声明 ”。声明指出:
澄清说明:此信息完全失实,公司今年9月份混凝土机械实际销售额11.6亿元,其中泵车销售占比超过50%。”
“请问向总,以前三一的高管否认过要起诉奥巴马,这次又开新闻发布会很高调,为什么选择奥巴马?有一点作秀的嫌疑?”
如果不是看到录像,我几乎不相信一位记者能提出如此问询。三一集团,蒙受了财产损失和精神,愤而起诉讨还公道,怎么就成了“作秀了呢?”难道三一集团逆来顺受、夹起尾巴不吭声才不是作秀吗?
另外该记者的提问还有令人啼笑皆非的一面。三一集团公布起诉美国政府的消息后,许多媒体大丢其丑,竟然错报道成三一重工将要起诉美国政府,为此三一重工赶紧声明起诉主体不是自己而是三一集团。而该记者呢,竟然将澄清声明理解成了否认起诉,同时继续将三一集团和三一重工混为一谈,进而指责三一出尔反尔。面对如此荒唐而又义正词严般地质询,向文波总裁不得不在现场就三一集团与其所属上市公司三一重工的区别向该记者进行了启蒙。想象一下,中国媒体如果都充斥着这样的记者的话,我们从她们那里能获取怎样的信息呢?
中国的媒体素来以私营企业的喉舌和保护人自居,可是面对遭受美国政府蛮横对待的三一集团,他们却采取了一种近似为“落井下石”的行动,这该如何解释呢?而且,这种“落井下石”并非最近才开始的,早在数月前就已经展开了,对此笔者将在以后的文章里详述。
同时我还想起,就在一年前的这个时刻,同样的媒体正在呼吁政府“救助”温州那些因投机失败而欠债跑路——窃以为这已经是在犯罪了——的投机商,而今天他们对三一这样一家在实体经济领域大放异彩的私企却是完全相反的态度。如此厚此薄彼,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2012/10/19
附言:此文是观察者网的专稿http://www.guancha.cn/du-jian-guo/2012_10_20_104938.shtml,引用者敬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