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教授吴必虎在微博上发表观点,建议“错龄入学”,让男孩比女孩晚入学,“鉴于男女儿童智力发育速度不同,男童普遍晚于女童两年左右,同性学童之间也有智力发育差异,建议女童可在6-7岁入学,男童可在7-8岁入学。”此观点引发社会热议,也得到不少网友认可和支持。
对北大吴必虎教授的倡议,笔者不敢苟同。智力发育以及社交、协作等适应能力发展,当然与每个人生来的先天基础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环境的影响。目前并无权威可信的调查或科研结论,宣称同年龄女童智力高于或智力发育早于男童,一些人之所以得出类似结论,依据来源于目前国内中小学和大学的考试成绩差异。但那也只能说明,女生更能适应现有教育体系、考查测试方式,无从证明女生智力更高或发育更早,有关媒体的报道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并且,正因为现有的学校教育及考试让女孩成为暂时的“优胜者”,无论是从保证男童成长的自尊出发,还是避免前述教育差距拉得更大的考虑,都需要让男童和女童在大致相同的年龄入学(具体个体可以有所差异)。道理很简单,如果男童更晚入学,就意味着5-8岁间更长的时间失去了在学校环境中发育智力、发展适应能力的机会,而后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此外,赞同男童更晚入学的人们所没有考虑到的是,更晚入学,意味着更晚毕业,即男生将从现在22、23周岁大学毕业推延到24、25周岁,终将更晚进入职场发展——取得事业成就的平均年龄应当也有所抬升,这样一来,会不会造成更多的女孩找“大叔”、剩男遍地走的现象呢?
四川成都 郑渝川
智投·资讯 | 行业专区 |
|